APP下载

汇改3周年的回顾与展望

2018-09-14林鸿钧

大众理财顾问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元汇率贸易顺差降幅

林鸿钧

汇改3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先贬、后升、再贬的走势,结合此期间国内外经济情势的变动,对3个阶段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走势及资本流动进行探讨,可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势提供参考。

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1172贬值到6.9370,贬值幅度达13.4%。同期间的美元指数由97.32提高到102.43,升幅5.3%,人民币的贬值幅度远高于欧元与日元现对于美元的贬值幅度。英镑因当年6月的脱欧公投大幅贬值,人民币对英镑升值。同时期的外汇储备由36513亿美元下降至30579亿美元,降幅达16.3%。由于人民币贬值趋势明显,境内银行与企业主动增加境外资产或提前偿还外债导致资本流出,2015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达5044亿美元,抵消了大部分贸易顺差。

2016年12月—2018年3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9370升值到6.2881,升值幅度达9.4%,同期间的美元指数由102.43下跌至90.09,跌幅12.1%。在此期间,人民币虽对美元升值,但相对其他主要货币仍贬值。同时期的外汇储备由30579亿美元升到32403亿美元,增幅达6.0%。2017年貿易顺差2107亿美元,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570亿美元。

2018年3—8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2881贬值到6.8513,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达到6.9105,贬值幅度达9.0%,同期美元指数从90.09升到95.65,升幅6.1%,人民币贬值幅度高于其他主要货币相对于美元的贬值幅度。由于此期间日元兑美元升值,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的贬值幅度超过10%。外汇储备由32403亿美元降至31179亿美元,降幅3.9%。这一降幅相比第一阶段减小,主要原因是贬值时间较短,且国家加强了外汇出境管制。2018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逆差283亿美元,2018年7月的货物贸易顺差为280亿美元,其中对美贸易顺差仍维持6%的增长,对提高关税的影响不显著。

2018年8月4日,央行设置了20%的远期销售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目的是牵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脱缰的步伐。这一次的贬值与“8·11”汇改后第一波贬值不同,显得又快又猛,主要是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进行到了实际阶段。

预计2018年下半年,贸易顺差将缩小,全年的经常账赤字将扩大。美国在3月与6月的美联储会议上两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而此期间中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与美国的利率差异已经逐渐缩小到0.5%以内,如果美国按预期在年底前两次降低利率,而中国仍维持利率不变,年底时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很可能高于中国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从贸易账与资本账两个基本面因素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有趋贬压力。但短期间的快速贬值,可以淡化对人民币继续贬值的预期,银行远期业务提20%的风险准备金,也会将成本反映在买卖价差上,提高购汇持有美元的成本,这些都可以降低短期内汇率破7的压力,但中长期是否能守住这一心理关卡,还需要看中美贸易战的后续发展以及央行如何运用政策工具。

猜你喜欢

美元汇率贸易顺差降幅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2019年6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2019年5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
零售量额降幅环比收窄
主要有色金属市场参考价 (2011.4.11)
主要有色金属市场参考价 (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