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的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浅析

2018-09-14宋小红曹峰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现状

宋小红 曹峰

摘 要:中职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需求而开展中职教学,为部分文化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提供了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机会,有效地解决了大部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数据显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中职教育虽然有效地提升了中职学生的就业率,然而却没能够彻底地解决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基于此,就中职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18-0175-02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实际状况分析

(一)总体状况:就业率普遍偏高,但失业率也在持续上升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毕业生成了企业单位哄抢的“香饽饽”。据毕业生追踪调研发现,中职学生往往只能在企业当中工作较短的时间。在这种形势下,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普遍偏高(据教育部数据,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但失业率也在持续上升。然而很多中职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都依据这种数据进行的,出现了较大误差也是在所难免。

中職生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大部分被企业录用后只是完成一些简单、重复且技术性低的辅助性工作,几乎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更谈不上专业对口,甚至部分企业只是为了突击完成某些临时性的工作短期招录部分中专毕业生。很显然,从事这样工作的毕业生很快就会遭遇被企业抛弃、淘汰的命运,这无疑造成中职学生失业率的提升。

(二)教学体系方面:教材和课程设置滞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经常造成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企业前沿应用需求滞后甚至脱钩的事实。企业市场需求倒逼学校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要按照市场的岗位需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显然,不少中职学校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与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固定按照教学规定时间实施,企业用人高峰按照市场的发展,学校计划与企业用人的时间很难同步一致。当企业用人高峰时,学校的教学任务往往还未完成,造成学生不能及时到岗顶岗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综合素质不高

中职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由于心理、学历、定位等原因,普遍存在人格不完善、综合素质不高、思想不成熟等诸多情况,这使得他们在就业中频频出现问题。

1.心理问题。中专学生大部分中招的落榜生或问题学生,他们普遍有自卑、自负、焦虑、挫折心理,心理上的阴影使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是无能的,是失败的,认为毕业后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对未来悲观失望。

2.学历问题。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中专毕业生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有限,且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学习上的困难生,甚至有厌学情绪,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在校没有学好知识,也没有掌握好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能力也都有所欠缺。因此,他们不敢主动参与甚至惧怕就业竞争。

3.定位不准确。中职毕业生正值青春期,有些中职毕业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缺乏对自身价值的准确判断,对就业形势及自身没有准确的定位,眼高手低,期望值过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当现实与理想有了较大落差时,不会自行想办法解决,遇事逃避或不能正确面对,只会怨天尤人,要么抛给学校,要么抛给家长,要么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很难去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

二、改善就业现状的策略

(一)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课改力度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实施中职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为适应市场需求对自身提出的必然要求。为此,中职学校首先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规范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1.专业设置一体化,实现一专多能。体现培养目标多元化,从面向单一岗位转为面向岗位群,合理选择课程组合,做到宽而有度,体现一专多能,增强适应性。例如,设置汽车维修工、电工、驾驶、销售等多位一体的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培养出一批“善维修、会电气、通销售”的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增加就业机会。

2.教材设置校本化,实现学科整合。开发校本教材,要根据企业需求、学生实际,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实施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专业课教学。重点放在技能教学上,增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内容; 开发和编写体现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使专业课程能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如汽修专业的机械基础课、液压与气动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就可以合三为一,形成一门综合课程机械知识课,从而避免各课程之间不必要的重复,缩短课时,腾出时间让学生去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

3.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拓宽就业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模式,调研企业的管理与需求,甚至把企业引进来,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课程计划,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订单式培养学生。

(二)加强教育,明确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要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情况之下完成择业和就业选择相对困难。为了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教师可以在中职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断贯彻职业择业观、就业观教育,为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实训技能指导,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就业需求情况。学校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追踪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解决,不断地提升中职学生实习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硬实力

中职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来扩充师资力量,完善实训装备,提高教学软实力,为能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创造硬环境。学生只有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团结协作,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至少一门精湛的技术,方能与时俱进,适应当今腾飞的时代并在今后就业阵地上占据一席之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不仅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也为社会输送了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面对他们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真正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质量,降低失业率,为社会发展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中职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天航.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下旬,2015,(3).

[2] 徐永杰.浅谈中职教育与就业的重要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

猜你喜欢

中职生就业现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