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智慧广电的建设症结与应对路向

2018-09-13张波

声屏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智能时代

张波

摘要:智慧广电已成为广电传媒下一步转型创新的新方向。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后,智慧广电战略在媒体融合框架与思路基礎上又纳入了智能运营的新内涵。当下我国智慧广电建设实践存在起步晚、升级试错成本高与战略亟需聚焦等症结,应从做强内容与协同渠道、运营整合与降低成本,审视自身与聚焦重心等方面入手积极应对。

关键词:智慧广电 智能时代 智慧媒体 建设战略

当下我国网络用户已逐步完成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诸如机器人写稿、VR与AR新闻报道、大数据算法新闻推荐、人工智能主持等新型传媒业态大量涌现,公众层面的信息来源多样化、传受过程社交化与生产传播合一化倾向凸显。新的传媒生态环境凸显了我国智慧广电的建设动力和迫切动因。

智慧广电战略的题中之义

从我国广电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国家有关部门与组织的方向引导是智慧媒体建设兴起的重要背景。2015年,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家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打造智慧广电,畅享数字生活”,将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以及广电+网络之后实现的智能化、数字化作为基本要义。2016年和201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将“加速智慧广电建设”列为核心命题。近两年“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两届会议主题均是“融合媒体、智慧广电”。至2018年,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则倡导“新智慧、新生态、新视听”,核心内容依然是推动广电媒体智慧化进程。综合来看,国家层面的智慧广电建设强调对广电物质、信息、智力等资源的统筹应用,目的是促进广电行业的跨行业生存和智慧化、可持续发展,其愿景包括智慧传播、智慧生产、智慧服务、智慧发展多个方面。①智慧广电战略的提出,正凸显了有关部门和行业主体对广电传媒业适应新媒体演变的期望。

智慧广电主要有两个齐头并进的建设路径,一是立足物联网及其他信息技术革新探索智慧媒体的发展空间,二是发挥广电媒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生活服务中的功用。其中,前者伴随整个广电信息化进程,侧重智慧广电业务的技术架构和终端融合,吁求大数据技术、智慧云媒体手段等领域的进步;后者涵盖并细分出了更多领域——如新媒介与智慧社区文化建设、智慧城市与城市广电媒体平台构建等。总体来看,智慧广电与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智慧媒体与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乡村等范畴密不可分,广电行业的媒介优势与城市转型和大众文化、生活提升相互促进。广电媒体智慧战略的主体性和联动性也在于此,即以广电为能动主体,带动社会文化、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后,智慧广电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它不再停留于对媒介融合的单向度热衷,而是被期望能够真正地变成新兴的人类智慧载体。人工智能发展与智慧广电思路高度契合。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医疗领域均有重要体现,这些领域将是新阶段广电媒体塑造自身地位,凸显广电传媒功用,实现“大电视产业”的必由之路。②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广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往广电媒体在媒介融合中的努力和尝试将被纳入新的发展框架。如对比网络媒体,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等已逐步建立起数据算法基础上的个性化信息定制、推送和机器人写稿,这些新兴业态深刻地改变了传媒业的运营模式与市场格局。因此,广电的智慧化发展必须把握住这一潮流。

智慧广电建设实践与症结

伴随我国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推动,建立在新一代广电网络基础上的智慧广电模式已拉开帷幕。审视该领域已有得失经验,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

立足新旧媒体融合升级、广电业务转型改造以及综合服务智能拓展等方面,当下我国各级广电机构和媒体正在探索“智慧广电”的可行之道。这主要体现在智慧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网络融合架构与智慧广电服务体系探索几个方面。其一,智慧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广电纷纷积极构架广电云平台与大数据中心,以广电融合网为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城乡广电光纤覆盖工程。其二,智慧网络融合架构。一批“广电网+互联网”融合功能机顶盒被陆续推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广电主导的网络终端普及与应用,进一步深化了媒介融合业务。③2017年,广东省佛山广电网络推出“谷豆TV”APP,集合了电视直播功能与本地资讯、热门综艺等内容板块。同时,佛山广电与中国联通达成合作,推出包括流量和通话服务在内的优惠套餐,目的是以多媒介多场景锁定用户。④与之相似,扬州广电之“扬帆”APP、苏州电视台的“无线苏州”、台州电视台的“无限台州”均属电视台转战移动终端的运营尝试。其三,智慧广电服务体系探索。2015年以来,东方有线积极拓展智慧社区业务,为用户提供医疗养老、生活资讯等多种信息服务;四川广电网络推出智慧党建、数字博物馆、精准扶贫等业务,还尝试通过依托广电网络平台系统销售农产品;贵州广电的“广电云”研发了“父母乐”智能融合系统,致力于服务老年人群体;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有线智慧社区”涵盖社区电视、广播、全媒体信息管理平台等多项业务。

已有尝试基本囊括了智慧广电战略中的智慧生产、智慧传播、智慧服务几个方面,彰显了广电媒体应对新兴智慧浪潮的勇气和执行力。与此同时,发展困难与症结如影随形,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起步晚。广电建设智慧媒体战略可被区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区域。其中,内部区域是指广电媒体自身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改革以及相应规划与策略演进;外部区域是指其在履行智慧服务职能时所并行的角色拓展与功能开拓,包括广电媒体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一系列领域中担当的功能与责任。两个区域不是截然分开的,存在相互依存和重合的部分。单从外部战略的规划和实施来看,广电媒体其实起步较晚,相较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而言,其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布局并不领先。与此同时,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已在智慧服务相关开发与运营层面开始发力,未来也将与广电智慧战略发生竞合关系。

其二,升级试错成本高。粗略来看,广电媒体在新一轮的智慧媒体转型中迎来了更多机遇。建立在继续深化媒介融合实践的基础上,诸如中央厨房、云端生产与管理等运营已被纳入智慧广电的新框架。然而网络技术更新迭代快,广电媒体体量大、设备升级成本高,一旦盲目投入且不能及时更新,将很容易重新陷入落后的境地,徒增投入成本与市场风险。所以,对不少非一线实力的国内广电媒体而言,这是个两难选择。一方面是大规模革新的成本与风险极高,另一方面是若守成观望则只能坐等消亡。

其三,智慧战略亟需聚焦。目前有一个宏大的“前景陷阱”摆在广电人面前,即未来智慧广电将无处不在,甚至无所不能。在这个可以展望的未来图景下,广电系统似乎可以轻易迎来新媒体转型的彻底成功,进而成为服务于未来城市生活的中坚力量。但是关键问题在于——智慧广电战略应如何切入?智慧广电的智慧生产、智慧传播与智慧服务之间是否应有主次定位以及首要目标?从各地广电系统对其智慧媒体建设的梳理和报道不难发现,其智慧战略目标尚不够聚焦,大有将现有自身所有新媒体业务都纳入“智慧媒体框架”的趋势,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沾沾自喜”。

智慧广电建设路向

从上述智慧广电建设症结出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

其一,做强优势内容,构建传媒矩阵。以内容生产而言,传统广电媒体仍然在信息品质与渠道公信力上有特定优势,建设智慧广电仍需立足这一自身长处才能有所作为。广电智慧升级的基础是内容与技术有机嵌合的新业态,技术优势只有在与内容优势的齐头并进中才能高效落地转化。从国外媒体如BBC近年来的新媒体革新行为来看,围绕高质量新闻内容的采编播仍旧是业务核心,内容侧重并未发生改变。智慧广电建设牵涉到云网络与云技术连接、智慧社会服务智能深化与泛媒体生态构建,上述机制架构应服务于内容的生产与传播。随着我国对网络媒体的规划管理力度加强,未来网络媒体将更加吁求高质量的内容供给,由此传统媒体将有机会再次占据产业链上游,重塑内容输出优势。从当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看,广电传媒仍旧是重要的新闻信息与大众娱乐内容输出方。

伴隨各类型各终端各形态媒介平台及应用的大量涌现,传媒内容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然而,越是媒体日益泛滥驳杂,越是观众日益浮躁热衷新花样,社会大众对优质节目内容的吁求就越会凸显。近两年,当《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一路热播后,观众开始惊叹“央视爸爸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电视荧屏热播之外,上述节目也迅速在各类媒介终端上快速扩散和被认可。因此,无论技术如何变迁,智慧广电的首要前提和根基仍是做强内容。

其二,整合智慧媒体资源,降低建设成本。智慧广电建设绝不等于广电自身单打独斗,应当把那些互联网公司和社会技术企业更擅长的内容分包出去,以协同创新或委托开发的模式统筹资源。建设智慧媒体应打造以用户体验为目标,以媒体运营效果为绩效标准开放共享、共赢互促模式。未来,广电媒体与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合作将成为智慧广电建设的重要基础。智慧广电战略必须从互联网思维出发,避免高成本的“另起炉灶”,学会在资源整合的视野下拓展业务。以智慧城市战略而言,广电媒体应积极探索多方合作的PPP模式,“会同软件开发商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共同参与智慧城市的共同基础设施建设”。⑤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均将成为智慧广电体系中“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力。另一方面,上述每个领域中均有主流公司或其他相应主体已在发挥重要作用,广电媒体应积极利用和整合这些对象,加强各媒体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不是将所有智慧架构都附加在自身上,最终却导致疲于应付却又低效重复的局面。渠道的对接和协作是媒介融合和智慧媒体建设的共同要义。只有在做强内容的同时实现渠道的优势互补,才能凸显广电传媒在传媒格局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智慧媒体建设基础,塑造广电媒体的市场话语权。

其三,审视自身特点,聚焦智慧重心。智慧广电的最终目标是使广电在大众生活与社会服务各方面扮演更重要更主流的角色,但这不等于一拥而上和不分主次,也不等于千篇一律无所差别。不同规模与体量、实力的广电机构,其智慧媒体战略理应有所区别。对于贵州、云南等广电机构而言,以广电光纤网络的覆盖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渠道铺设是首要工作,提升智慧传播能力是其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其他媒体融合战略与智慧服务业务均需在此基础上展开。而对于上海、浙江等广电传媒而言,其广电网络建设已相对完善,当下智慧广电建设的重点在于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因此应以智慧城市与智能社区发展、智慧产品开发投放来穿引起整个智慧战略体系。智慧广电有其题中之义和相对稳定的建设方向,但也需量身定制。以各省级广电而言,尤其需要审视自身特色,扬长补短,构建特色化的智慧广电体系。(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网络自制节目的文化构成与价值取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CC186)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胡正荣,王润珏:《建设“智慧广电”的愿景与路径》,《广播与电视技术》,2017(10)。

②高红波:《融媒时代大电视产业的形成动因、竞争格局与发展流向》,《视听》,2016(1)。

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广电服务新期待——贵州努力构建智慧广电的创新实践》,《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1/24。

④《“谷豆 TV”让电视无处不在》,《佛山日报》,2017/11/23。

⑤孙金中,蔡 伟:《广电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定位与创新》,《有线电视技术》,2017(11)。

猜你喜欢

智能时代
智能时代劳动法何去何从
智能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如何转型
浅谈智能时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论智能时代的医院信息化建设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前言技术,开启“智能时代”
世界机器人总动员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艺术类图书出版与智能时代
物联网时代下用户体验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