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料库在历时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2018-09-13毛文伟

外语电化教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语法化语料库

摘 要: 在各种语言中,都会出现实词向虚词的转化即所谓的语法化现象,日语也不例外。日语中的机能辞可以被视为处于实词和传统意义上的助词助动词之间的中间形式,其变化较为迅速、显著。因此,研究其发展轨迹对于揭示语法化现象的过程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历时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语料库素材为基础,考察了机能辞「とたん(に)」在整个20世纪的使用情况,分析了该机能辞由单纯的词语组合向机能辞转变的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呈现出的各种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书写形式的变化以及助词脱落等现象的发生与名词语法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语料库;历时语言学;语法化;とたん(に)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09)01-0014-0006

在各种语言中,都有可能发生语法化现象。所谓语法化就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吴福祥,2004:18)。考察语法化现象产生的过程和标志对于把握语言发展客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接续机能辞(1)「とたん(に)」为例对日语中的语法化现象加以考察。从语法性质来看,机能辞正好处于实词(词汇意义实在的词语)和传统意义上的助词助动词(无实在词汇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成分)之间,即语法化的中间阶段(2),性质较为活跃,变化较为迅速、显著。从其演变过程中,更容易一窥语法化的端倪。

「とたん(に)」原由名词「途端」和格助词「に」复合而成,但目前「途端」已失去了名词用法,在句中主要起到接续作用,即发生了名词的语法化。从形态上看,「とたん(に)」共有四种形态(例1)~4))。运用语料库素材,从历时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观察分析其接续、功能以及各种形态使用频率的变迁,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其语法化现象发生的具体时期以及标志,从而为语法化研究提供一定的佐证。

1) 私が声をあげた途端に蛇は頭をもたげ、ニシ子さんに似た光る目でじっと見つめた。(1996『蛇を踏む』川上弘美(3))

2) そう思った途端灯は消えた。(1969『孤高の人』新田次郎)

3) 読み終ったとたんに、この手紙の上に、音をたてて涙がしたたり落ちた。(1957『人間の壁』石川達三)

4) 食用と思ったとたん、不気味さが半減した。(1993『飛ぶ男』安部公房)

1 先行研究

田島優(2001)在观察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横光利一三位作家作品中的用例后指出,明治时代「とたん(に)」通常出现在动词「スル」形之后。从大正后期至昭和初期,开始向「シタ」形转化。到了昭和10年即1935年左右,其使用情况就和现在基本相同了(田島優,2001:35)。

在运用历时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这一方面,田島優(2001)的论述很有参考价值。但是问题在于,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是否具备较高的代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当时的语言使用情况。众所周知,作家在遣词造句方面通常会有些独特之处。田島優(2001)以「とたん(に)」的用例出现较多为理由,选择了这三位作家的作品,其实并不恰当。实际上,在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作为接续机能辞使用的「とたん(に)」出现频率极低。本次研究中,共检索其作品54部(计63.6万字),仅得1例。其他的均为接续词「その途端に」(例5))等的例句。在考察「とたん(に)」作为接续机能辞成立的过程时,这些例句也许能够起到参考作用。但是,将芥川龙之介作为大正后期至昭和初期的代表则肯定是不恰当的。而仅仅以一位作家作为某一时代的代表,其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5) その途端に罠が飛んだのでしょう。続けさまにけたたましい黒の鳴き声が聞えました。(1923『白』芥川龍之介)

此外,根据是否以汉字书写以及助词「に」是否脱落,本文的研究对象可能以四种形态出现(例1)~4))。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的出现频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对于考察「とたん(に)」的语法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笔者将运用语料库研究法,考察「とたん(に)」在接续以及功能上出现的变化,确定其语法化现象发生的具体时期。

2 对「とたん(に)」使用情况的初步分析

为了观察「とたん(に)」的具体使用情况,笔者在语料库(4)中对所有有关例句进行了分类检索。根据接续不同,以10年为单位整理、统计(5)后,得到表1。

由于作家在表达上各有特色,导致「とたん(に)」在某些作家的作品中频繁出现,而另一些作家却很少使用。如果单纯计算例句数量的话,前者必然会对统计结果产生更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结论出现偏差。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笔者除了统计例句的绝对数量以外,还引入了作家认可度的概念。所谓作家认可度,简单地讲,就是该形态在多少位作家的作品中出现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多少作家认可该用法。表2从这个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下,「とたん(に)」各个形态的受认可程度。

以下从几个角度分析这些数据,考察「とたん(に)」的具体使用情况。

3 机能辞「とたん(に)」语法化时期的判断

如田島優(2001)所述,接续在「とたん(に)」之前的动词发生了由「スル」形向「シタ」形,即由非过去形向过去形的转变。那么,这种变化是何时发生的呢?根据先行动词时态不同,重新统计例句比例和作家认可度后得到表3、4(图1、2是根据其制作的图表)。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先行动词中「スル」形占压倒多数。进入30年代之后,「シタ」形开始处于支配地位。而随之而来的,是使用该表达形式的作家比例不断提高(6)。因此,可以将接续的变化视作「とたん(に)」语法化的一个标志。

4 对「とたん(に)」功能的分析

从功能层面分析例句可以发现,「とたん(に)」表示的时间关系与先行动词的时态存在着密切联系。当从属句的谓语是 「スル」形动词时,「とたん(に)」可以表示以下几种关系。

4.1 同时关系

例6)中,应该认为将烟头向下扔和两人从屋中出来是同时发生的动作。例7)中,岛村也是在垂下目光的同时,就看到了男子的手。前后事项的发生应该不存在时间差。因此,不能插入「たちまち」或「すぐ」等表示继起的副词。

6) 呑みかけの「敷島」を二階の欄干から、下へ抛げる途端に、*たちまち/*すぐ難有うと云う声がして、ぬっと門口を出た二人連の中折帽の上へ、うまい具合に燃殻が乗っかった。(1907『野分』夏目漱石)

7) 彼女等が汽車に乗り込んだ時、なにか涼しく刺すような娘の美しさに驚いて目を伏せる途端、*たちまち/*すぐ娘の手を固くつかんだ男の青黄色い手が見えたものだから、島村は二度とそっちを向いては悪いような気がしていたのだった。(1937『雪国』川端康成)

4.2 继起关系

与例6)、7)不同,例8)中,正如「忽ち」所示,在「疑う」和「影は見えなくなる」之间,存在着短暂的时间差。而在例9)中,虽说是「アッと思う間もなく」,但是甚兵衛确实是在「思う」这一动作发生之后,才「ショックを感じて昏倒する」的。也就是说,此时「とたん(に)」表示的并不是同时关系,而是继起关系。因此可以在前后两事项间,插入「すぐ」等副词。

8) 高く差し上げた旗が横に靡いて寸断々々に散るかと思う程強く風を受けた後、旗竿が急に傾いて折れたなと疑う途端に浩さんの影は忽ち/○すぐ見えなくなった。(1906『趣味の遺伝』夏目漱石)

9) …敵の十字架に折柄入りかかる夕陽が煌めいて、燦然輝いたと思う途端、甚兵衛は○すぐ頭上に強いショックを感じて、アッと思う間もなく昏倒した。(1916『恩を返す話』菊池寛)

4.3 在前事项进行过程中,发生了后事项

随后,看一下例10)、11)。在这些例句中,不可能将前后项理解成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事件。灯泡是在落向地板的途中,擦过“她”的头发的。而那个人也是在下梯子的过程中,跌下来死去的。也就是说,在例6)~9)中,先行动词是瞬间结束的,而在例10)、11)中,从属句的谓语则被视作持续了短暂的一段时间。这是其与用法1、2的根本区别所在。

10) 電球は床へ落ちる途端に彼女の前髪をかすめたらしかった。(1926『年末の一日』芥川龍之介)

11) 散々に銀子と遣り合った果に、太々しく席を蹴立てて起ち、段梯子をおりる途端に裾が足に絡み、三段目あたりから転落して、そのまま気絶してしまった。(1941『縮図』徳田秋声)

以上,探讨了接续在动词「スル」形后的「とたん(に)」的意义。观察图1、2可以发现,此类用法自20世纪30年代迅速消亡了。

而当先行词是「シタ」形动词时,其功能就非常单一,在句中只能表示继起关系。通过替换试验(例12)、13))可以发现,在前后事项之间,可以插入表示继起关系的「たちまち」和「すぐ」等副词。但是如果插入表示时间间隔更长的「やがて」,就会显得不自然。也就是说,在「とたん(に)」句中,要求前后事项之间的时间差很小。而且,这已成为默认的前提,即便不出现这些副词,人们依然会如此理解。

12) だが、やれうれしと思ったとたん、すぐ/○たちまち/*やがてまた波は引きはじめた。(1981『筒井康隆四千字劇場』筒井康隆)

13) そいつらが大通りへ出たとたんたちまち/○すぐ/*やがて車とがちゃんこよ。(1972『いつか汽笛を鳴らして』畑山博)

进一步观察主句可以发现,充当谓语的都是一些[-自制性(7)]的动词(例14))、类似「顔をしかめる」的惯用句(例15))或是动词的被动态(例16))。作为例外,在小说的叙述部分中,当客观描写他人动作时,偶尔也会出现[+自制性]的动词充当主句谓语的情况(例17))。

14) その声を聞いた途端、太郎は「あ、入ったな」と思った。(1979『太郎物語大学編』曾野綾子)

15) でもユキは部屋に入ってきた途端にちょっと顔をしかめた。(1988『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村上春樹)

16) そう思ったとたん、彼はまた伏兵のような突風に襲われて、あやうく突きとばされそうになった。(1969『孤高の人』新田次郎)

17) 加藤は外山の姿を見かけた途端、廊下を左の方へまがった。(1969『孤高の人』新田次郎)

唯一可能被认为不符合以上规律的可能是例18)、19)那样「动词未然形+う/ようとしたとたん(に)」的例句。在例18)中,并未发生「声を強める」这一动作。而在例19)中,岛村也是在反问之前,就注意到了某种情况。也就是说,在这些句子中,前事项似乎并未发生。其实,如果将句中的「とした」换成「と思った」,意义也基本不变。由此可见,先行事项并非是「声を強める」这些具体动作,而是想要做这些动作的意志。说话者的意志出现在前,主句谓语发生在后,因此也构成继起关系。

18) 全く徒労であると、島村はなぜかもう一度声を強めようとした/○と思った途端に、雪の鳴るような静けさが身にしみて、それは女に惹きつけられたのであった。(1937『雪国』川端康成)

19) 問い返そうとした/○と思ったとたん、はっと気がついた。(1990『村の名前』辻原登)

5 对其他语法化标志的考察

以上,从接续和意义两个方面,考察了「とたん(に)」的发展变化。从中可以发现,「とたん(に)」的接续和意义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先行动词以「スル」形为主,「とたん(に)」的意义也较为多样。之后,「とたん(に)」通常只出现在动词「シタ」形之后,意义也固定了下来,只能表示继起关系。因此可以认为,「とたん(に)」 就是在这个时期转变为机能辞的。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本文的考察对象可能以四种形态出现。接下来,观察一下30年代之后各个形态的具体使用情况。表5、6分别统计了出现在动词「シタ」形后的各种形态的使用频率(8)以及作家认可度。图3、4则是将这些数据图形化的结果。

20世纪30年代,各个形态的使用频率和作家认可度都很低。进入40年代以后,以汉字形式出现的两种形态使用逐渐频繁。其中,在30年代,「途端に」稍占优势。而到了40年代,则是「途端」出现较多。之后,自50年代被「とたんに」和「とたん」超越之后,二者的使用频率都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而在以日语假名形式出现的两种形态中,50年代至60年代,「とたんに」具有较大优势。但自70年代起,「とたん」便一跃成为使用最为频繁的形态(9),其作家认可率也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由此可见,在历史上,「とたん(に)」最常用的形态经历了「途端に」→「途端」→「とたんに」→「とたん」的变化历程。

塚本秀樹(1991)指出,构成复合格助词(即本文所述机能辞)一部分的动词保持的实质性意义越多,以汉字形式出现的情况就越频繁。反之,则以假名形式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塚本秀樹,1991:89)。这也同样适用于名词。随着语法化程度的提高,「途端」失去了作为名词的主要功能。这导致其既不能充当被修饰成分,也不能成为谓语的一部分(如例20)的用法已不复可见),而是越来越多地作为语法成分以假名形式出现。

20) 白は今では帰って来たことを後悔する気さえ起りました。するとその途端です。坊ちゃんは突然飛び上ると、大声にこう叫びました。(1923『白』芥川龍之介)

此外,原本在表示时间的名词后通常会出现表示时间点的格助词「に」。但随着「途端」的语法化,格助词的脱落现象也开始频繁发生。以上现象显示,源自实词的机能辞在演变过程中,组成单位的原有个体性质逐渐弱化、消失,整个组块在形式上也出现了缩减的倾向。而这正是典型的语法化特征。

正是由于「途端」的语法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以假名形式出现且发生了助词脱落现象的「とたん」使用最为频繁,而未发生这两种现象的「途端に」的使用频率则处于最低水平。

6 结语

本文运用语料库研究法,从历时语言学视角出发,考察了「とたん(に)」的语法化进程发生的时间、标志以及与使用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毋庸赘言,要彻底把握这三者的关系,还必须进一步拓展视野,收集更多的例证。同时,在「とたん(に)」的周边,还存在着多个与之近义的机能辞,探究它们在功能上的异同也很有价值。这也是笔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受学力所限,本文在考察分析中难免挂一漏万。在此仅作抛砖引玉,敬请各位前辈学者批评指正。

注:(1) 在迄今为止的相关论述中,研究者往往用「複合辞」或「複合助詞」等术语定义这些形式。但正如毛文伟(2007b)指出的那样,传统意义上的「辞」很多也来源于多词的复合。因此,复合与否并不能构成区别「辞」(包括助词助动词)和所谓「複合辞」的标准。而本文考察的「とたん(に)」发生助词脱落现象后形成的「途端」和「とたん」也不再是多词的组合。由此可见,先行研究过于拘泥于"复合"这一属性,导致不能完整涵盖此类表达形式。因此,笔者摈弃了“复合”,而改用“机能辞”来定义这一大群形态、意义较为固定、在句中以一个整体起到类似于助词助动词功能的表达形式。

猜你喜欢

语法化语料库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的广告翻译平行语料库问题研究
浅谈语料库分类及用途
国内外语料库建设研究简述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