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

2018-09-12李宇飞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药

李宇飞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4例,抽取37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骨伤手法;中药;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5..0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由颈部交感神经受内外在因素影响而导致颈椎受累,可引起患者出现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对其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立即给予其对应治疗,确保其健康。本研究选取7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7例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4例,抽取37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7例作为观察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7.5±1.3)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7.4±1.4)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设置牵引重量,每天以30 min为宜。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中医骨伤手法。针对患者肩部两侧肌肉及背部肌肉采用拇指按压的方式进行按压,每次10 min;同时针对风池穴进行按压,协同牵引实施治疗,将其下颌部采用前臂及手肘部进行固定,引导患者单侧旋转,后使用另一只手对患者脊椎棘突下侧位置进行按压,充分放松进步后采用双手配合将其反向旋转提拉,完成治疗;(2)中药内服。给予患者内服天麻钩藤饮,由大枣、生姜、炙甘草各6 g、天麻、黄芪、枳实、陈皮、钩藤、竹茹、半夏、茯苓、牛膝、山栀各10 g、石决明、珍珠母各30 g组成,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2组均治疗15天。

1.3 研究指标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经治疗,临床体征及症状均消失,肢体及颈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体征及症状均得到缓解,肢体及颈部功能得到一定恢复;无效:患者经治疗效果未能达到上述标准,临床体征及症状未得到缓解,甚至存在加重迹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中,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其中显效30例、有效6例,对照组64.86%(24/37),其中显效19例、有效5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60,P=0.00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0/37),其中血肿0例、疼痛0例、肌肉痉挛0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43%(12/37),其中血肿2例、疼痛6例、肌肉痉挛4例,对照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35,P=0.001)。

3 讨 论

目前,临床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多采用常规牵引治疗,通过将牵引力作用于骨骼而达到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存在血肿、疼痛、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极易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故而应选用更为有效直接的治疗手段。中医治疗各类临床内外科疾病自古有之,通过按摩、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手段治疗疾病。中医骨伤手法是中医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推、拽、按、捺等手法作用于骨骼,使肢体变形复原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而天麻钩藤饮则为治风剂,由大枣、生姜、炙甘草、天麻、黄芪、枳实、陈皮、钩藤、竹茹、半夏、茯苓、牛膝、山栀、石决明、珍珠母等中草药注组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配合骨伤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取得满意效果[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血肿、疼痛、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其他学者对其开展研[3],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具有显著效果,能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正祥,王海梁,李秀彬,等.经穴疏导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1):46-47.

[2] 程肖芳,曹雪梅,刘书田.内热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改良ESCV评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3):34-36.

[3] 卢 雄.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J].甘肃科技,2017,33(1):120-121.

本文编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的“人事档案”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小针刀配合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辨证熏蒸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