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建造海绵城市的基本构造

2018-09-12朱偲铭

居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构造城市建设海绵城市

朱偲铭

[摘要]北方地区旱涝严重,部分街区洪涝严重;需要海绵城市系统对城市的雨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让绿地成为雨水的一个载体。在原有城区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从而对绿地系统进行更新,使之符合现在城市建设的标准,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改造。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建设;构造

文章编号:2095 - 4085(2018) 07 - 0066 - 02

海绵城市主要以城市的绿地系统为承载体,让绿地变成城市的“海绵”,运用绿地及雨水收集系统回收雨水及处理废水用以补充其他水资源。海绵城市理论以绿地系统作为重要的载体,同时海绵城市体系的规划结果又对城市绿地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两者虽然在规划过程中可以相互指导,但是在结构布局上仍存在差异[1]。海绵城市中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传统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相比,两者在建设目标、构建载体及技术措施上均有差异性。传统雨洪管理模式存在着混凝土化、土地破碎化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土地吸收雨水速度急速下降,加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原有的雨水收集系统早已不堪重负,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现阶段城市的排水问题。

1 西北地区的城市内涝问题

2016年全国范围内普降大雨,西安市小寨地区在经历3h的降雨后,整个地域内涝严重,道路被淹;暴露出诸多问题;北方城市缺水严重,但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的雨水又得不到良好的运用从而遭到浪费。所以就有必要在原有老城区进行改造,使之复合新型海绵城市的要求,对老旧城区进行改造一般有排水分流,建立多个排水口、在道路下方预留蓄水池以便收集雨水,经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以便加以利用[2]。

西安市城市路面往往低于绿地,从而导致雨水经过地形高差快速流向路面。而绿地边缘的路缘石高15cm,导致路面雨水未能進绿地中从而造成雨水不能回补地下水及浇灌绿植,这样滞留在路面中的雨水便回不到市政管网中,单一的雨水径流回收方式给市政网络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在西北城市的建设中没有考虑到将雨水集中再加以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能将雨水资源和城市景观用水结合起来,用以浇灌绿植和市政景观用水,从而减少过渡用水。所以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改造。

2 改造原则

所要遵循的改造原则如下。(1)通过减少面源污染,净化雨水资源使之成为灌溉用水和景观市政用水。首先针对的是雨水循环平台的建立,如何减少施工的影响,在一些内涝严重地区建立雨水收集槽,就近埋人地下,经过时间的沉淀,将雨水中的杂质沉淀。从而将劣质的五类水通过物理沉淀改变成为市政用水。将暴雨中积聚在道路上的雨水通过改造种植池设计,将种植池下方的土壤换成颗粒大的砾石基层,砾石颗粒空隙大,利于雨水收集。(绿植池的雨水净化过程)。(2)遵循最小改造原则:在每个城市最容易引起洪涝灾害的就各个城市的老城区域,但是对老城区进行改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改造的原则需要遵循最小改造原则,减少对城市的影响。(3)对于建立地下蓄水库要遵循的原则:选址不能处于路面下方,方便后期维护。

3 改造手段

那么暴雨会在特定的街道或者广场产生多少积水呢?以西安市为例,小寨地区115.6mm,电子科大地区113.4mm,永阳公园102.7mm。所以在城市区域对雨水进行排散,最好的的方法为重修排水系统,但是造价昂贵。所以需要采用海绵城市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步;确定一场暴雨在特定街道或者广场产生的积水,降低雨水的影响,计算出相应需要的软质种植空间,运用GIS图测算出大概的地表流量,找到一定坡度,让水从高处留到蓄水口处,在没有坡度的地方人为的加造一定的高度,从而让雨水移动到蓄水口,第二步通过在地下预埋管道将雨水运送到沉淀池,蓄水池将过量的雨水沉淀,将杂质沉淀到池底部,放置数天。圆形的管道将收集来的雨水运送到远处的水槽。水槽通过水泵就可以提供给市政用水。第三步蓄水池只可用于市政用水,只可用于清洗路面或市政绿地灌溉。然而长期储存雨水必然在池底会产生大量的淤泥,所以需要对池底进行定期的清理。第四步收集槽与蓄水池的距离需要进行计算,不能一味的加长管道,因为淤泥或者其他杂质会长期聚积导致管道堵塞。

通过绿色屋顶、生物滞留、透明路面等多种的雨水渗漏方式,对地下水、湖泊、湿地的雨水进行补充。在屋顶建立雨水花园,在雨水花园基层建立回收系统,让雨水顺利排到底层,通过地下回收系统。并且将大面积的硬质铺装转换为透水性较强的铺装。做到小雨不愁,大雨疏导的海绵城市。

而传统排水还是依赖于管渠、泵站等进行排水,这些老旧的雨水规划措施,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情况,所以“海绵城市”是为了解决传统规划下的水资源流失、排水系统所存在的压力、内涝频繁所提出的概念。在雨水花园、利用路边植草沟进行排水,下沉式绿地等组织来进行主要规划,才能将北方传统的网管模式进行改变。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要遵循地方降雨的程度从而进行不同设计以改变局部区域水捞严重的趋势,切记不能一味照搬国外,需要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胡楠,李雄,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2015,31(6):21 - 25.

[2]牛闯.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雨水处理技术浅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

猜你喜欢

构造城市建设海绵城市
真空挤压成型机螺旋及其对坯体质量的影响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一对奇N阶幻立方MCl和MC2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印度尼西亚金多金属成矿条件及规律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