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系统评价

2018-09-1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延续性入院冠心病

曹 华

(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心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该病的危害极大,难以彻底根治[1-2]。患者大多需长期在家治疗,但因其病情复杂、健康知识缺乏,导致其心理压力较大,治疗依从性不佳,会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多主张给予患者恰当的延续性护理干预[2]。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为研究对象,就延续性护理对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为(69.5±3.7)岁;病程2~13年,平均(6.0±0.8)岁;文化程度:小学14例,初中18例,高中及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8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为(69.9±3.9)岁;病程2~14年,平均(6.1±0.9)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19例,高中及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9例。经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以上资料的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科学、可行。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向其宣讲相关疾病知识;积极与患者交流,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为患者制定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用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的食物,适当补充叶酸,禁食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进行锻炼,但需严格控制运动量;嘱咐患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充足,戒烟酒。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共同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在实施护理前需先对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②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以了解其病情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强调遵医饮食、用药、锻炼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③每月对患者进行1次家访,需通过家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心理干预,指导患者规避影响治疗的因素,嘱咐其定期来院复诊。④向患者发放病情追踪卡,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⑤组建病友群。可通过微信群和QQ群的方式增进护患沟通,以及时了解患者动态并解答其疑问。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6个月后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得分均以低者为佳。

1.3.2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测评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软件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各项实验资料,分别以标准差(±s)、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分别实施t值和χ2检验,在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在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表1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入院时 治疗6个月后 入院时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 50 53.2±5.4 40.3±4.6 58.7±6.0 40.1±4.4对照组 50 52.8±5.1 47.8±4.9 58.2±5.8 48.2±5.2 t 0.381 7.891 0.424 8.408 P 0.704 0.000 0.673 0.000

2.2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0%,相比于对照组(72.0%)更高,两组比较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冠心病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致病,其发病率较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致死[4]。该病的治疗难度较大,仅依靠短期的住院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患者往往还需长期在家治疗,相关研究认为患者大多心理压力较大,且健康意识较差,治疗依从性不佳,会降低临床疗效[5]。延续性护理是一项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具体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这一护理模式具有明确性、计划性、有效性、连续性的特点,其出发点为对患者的人性关怀,其目的为快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深受医、护、患好评[6]。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能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发放病情追踪卡、病友群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其遵医行为,有利于病情的控制[7]。本次实验表明: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的SAS和SD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高达92.0%,且以上指标均优于单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两组比较P<0.05,本次实验结果与刘曼等[8]的实验结果一致。

可见,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入院冠心病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