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中的应用效果

2018-09-12孙艳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脏病剖宫产孕妇

孙艳红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妇产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一类危险性极大的妊娠期并发症,可引起心力衰竭,是造成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加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护理干预对保障母婴健康十分关键,在临床中需引起重视[2]。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就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分析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4±2.4)岁;孕周33~42周,平均孕周(37.5±1.8)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9±2.5)岁;孕周32~41周,平均孕周(37.3±1.6)周;初产妇23例,经产妇13例。经分析,以上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产妇进行各项孕期检查,给予生活上的指导,实施基本心理支持。分析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产前护理。a.病情监护。需加强对孕妇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要重点观察其阴道出血和子宫收缩情况,需加强对规则性宫缩患者呼吸和脉搏的观察,以防其出现心力衰竭[3]。b.用药护理。需提前准备好各类急救药品,在必要时需注射镇静剂,以防患者情绪过于紧张。加强对患者尿量的观察,如少于600~800 mL,则需观察其是否出现肾功能衰竭或钠潴留,给予严重浮肿的患者利尿剂,以降低其心脏负担。c.心理干预。患者大多背负严重的心理负担,在临床中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心理状态,向其详细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提升其康复信心。规范探视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以保持心情平静。d.饮食护理。嘱咐患者饮食宜清淡,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并注意适当控制体质量,顺产产妇需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剖宫产产妇在产前需禁食禁饮,且注意休息。②分娩期护理。a.第1产程护理。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推荐患者无痛分娩,并加强对其生命体征和产程进展情况的观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消除其负面情绪。向患者介绍分娩时的配合要点,使其做好相应的准备。b.第二产程护理。该阶段患者的心脏负担较大,处于心力衰竭的高发期。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并体现做好抢救准备。需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若患者产道条件不佳、身体疲惫,则应实施剖宫产分娩。c.第三产程护理。产妇在这一阶段腹压会出现减低、血液动力学会发生明显变化,在分娩成功后需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以加强宫缩,并在其腹部放置沙袋加压,以免腹压降低引起心力衰竭。在产妇进入产房后给予其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其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待其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将其送至休息室。③产褥期护理。a.产后监护。产后72 h仍为心力衰竭的高发期,此时仍需加强对患者身体情况的观察。如患者心功能情况较好,可适当为其改变体位,并按摩下肢或下床活动,以免形成血栓。b.喂养护理。如产妇心功能达到Ⅰ~Ⅱ级则可采取母乳喂养,如产妇心功能在Ⅲ级以上则可需采取人工喂养。需嘱咐产妇保持外阴清洁,并观察其恶露情况,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c.健康指导。需密切关注产妇心理状态,注意预防产后抑郁症。嘱咐产妇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母乳喂养,并为其制定产后康复计划。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分析组、对照组患者分娩结局。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

1.3.2 比较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行拟定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估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项,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之和。

1.3.3 比较分析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新生儿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于本次实验完成后,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分析组、对照组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标示,实施t值检验,计量资料采取百分率(%)标示,实施卡方检验,若P<0.05时两组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对比:分析组患者剖宫产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相比于对照组(77.8%)更高,两组比较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分析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新生儿病死率对比:分析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1±0.5)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2±0.4)d,两组差异显著,t=11.524,P=0.000。分析组未出现新生儿死亡现象,对照组共有4例新生儿因重度窒息死亡,病死率为11.1%,组间差异显著,χ2=4.235,P=0.040。

3 讨 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在产科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高至1.1%,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引起孕妇死亡[4]。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为:妊娠晚期血容量达到高峰,横膈出现上抬,心脏向左上方移动,使得心脏负担增加,进而引起心力衰竭[5]。在临床中需给予患者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以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确保母婴健康[6]。常规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高要求,对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心力衰竭的效果不佳[7]。全程护理干预是一项具有计划性、综合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在产前、分娩期、产褥期给予患者恰当的护理,利于尽早识别心力衰竭早期症状,并提前预防,进而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本次实验证实,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实施围生期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剖宫产率仅为33.3%,心力衰竭发生率仅为2.8%,护理满意度高达94.4%,且住院时间大幅缩短,新生儿未出现死亡现象,以上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本次实验结果与刘春梅[8]的实验结果类似。

可见,全程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孕妇围生期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脏病剖宫产孕妇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剖宫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