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药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8-09-12姚洪延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直腿腰椎间盘颈椎病

姚洪延

(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辽宁 凤城 1181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颈椎病分型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50%~60%[1]。颈部疼痛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就医时主要以解决疼痛为首要之急。因此,笔者运用针灸合并中药薰药组旨在通过此研究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止痛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2013年7月~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针灸合并中药薰药组。针灸组14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6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年龄(28.61±0.14)岁;最短病程0.5年,最长病程12年,平均病程(1.41±0.51)年。针灸合并中药薰药组16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5岁,平均年龄(31.54±0.72)岁;最短病程1.5年,最长病程6年,平均病程(1.64±0.1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椎间盘部位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制定[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①有腰部慢性损伤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③腰椎侧凸畸形,生理前凸消失,活动受限,棘突旁压痛并放射至下肢;④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仰卧挺腹试验(+);⑤神经系统检查示膝腱、跟腱反射减弱,下肢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过敏或迟钝,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⑥X线片可见椎间隙变窄、椎缘增生,脊柱侧凸,生理前凸消失,并除外其他疾病;⑦腰椎CT或MR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位于L4~L5的患者;②年龄在30~70周岁;③近3个月未予应用任何治疗方法;④自愿接受配合中药薰药结合针灸治疗;⑤排除椎管狭窄、椎管肿瘤等患者。

1.4 治疗方法:治疗期间能保证卧床休息,每天保证10 h,时间10 d。

1.4.1 针灸方法:选主穴位:肾俞、大肠腧、委中、腰阳关、膈腧、次髎、悬钟、后溪、申脉、阳陵泉、环跳、丰隆、承山、承扶、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申脉、志室、关元;局部选穴:夹脊穴(L1~S1,两椎体之间旁开0.5寸,每侧5穴,两旁共10穴)远端:水沟、养老针用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

1.4.2 中药薰药方法:中药薰药方:大艽15 g,伸筋草15 g,透骨草15 g,羌活15 g,独活15 g,威灵仙15 g,丹皮15 g,元胡15 g)。患者取俯卧位,将温度适宜的药液倒入容器内,敷布浸湿药液后夹出,拧至不滴药液为度,敷于患处。TDP照射20 min。以达到疏通经络,再与以针刺取穴:分别为:肾俞、大肠腧、委中、腰阳关、膈腧、次髎、悬钟、后溪、申脉、阳陵泉、环跳、丰隆、承山、承扶、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申脉、志室、关元。局部选穴:夹脊穴(L1~S1,两椎体之间旁开0.5寸,每侧5穴,两旁共10穴)远端:水沟、养老针用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

1.5 观察疗效

1.5.1 疗效评价:采用直腿抬高试验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对所采用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分为疗效优,疗效良,疗效一般。疗效优: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直腿抬高。疗效良: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直腿抬高。疗效一般: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直腿抬高。总有效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治疗后针灸合并中药薰药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上腹痛 腹胀 反酸 食少针灸合并中药薰药组(16例) 治疗前 7.11±2.11 6.36±2.54 6.88±2.41 6.74±2.46治疗后 1.73±1.29* 1.24±1.63* 1.87±1.05* 0.89±1.19*针灸组(14例) 治疗前 7.07±1.93 6.41±2.01 6.53±2.51 6.49±2.65治疗后 3.18±2.15*# 3.66±2.81*# 2.97±1.67*# 2.93±1.87*#

1.5.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由表1可知,针灸合并中药薰药组优+良共15例,有效率达93.75%;针灸组治疗有效率为71.43%;针灸合并中药薰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组(χ2=12.056,P<0.05)。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上腹痛、腹胀、反酸、食少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降低,且针灸合并中药薰药组中医症候评分降低程度较针灸组更明显,见表2。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中医学的“腰痛”,痹症范畴。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L4~L5,L5~S1发病率最高,约占95%。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痹症等范畴。中药敷药治疗用于肌表贴敷,直达病所。因此产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等功效。

猜你喜欢

直腿腰椎间盘颈椎病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