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治疗中TE方案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9-12张溪若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辅助乳腺癌病灶

张溪若

(本溪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乳腺癌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已经仅次于子宫癌,严重威胁到女性人群的健康水平,且其发病呈现轻龄化的发展趋势。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进步,有学者指出,采用TE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法对乳腺癌具有较好的诊治效果[1]。基于此,本次研究将对比分析法作为主要方法,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后,分别予以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探讨了TE方案新辅助化疗手段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价值,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EF组和TE组。CEF组39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11±0.75)岁。TE组33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3.04±1.04)岁。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1.2 方法。CEF组:予以CEF组CEF辅助化疗方案。每日为患者静脉滴注环磷酰胺550 mg/m2,表柔比星75 mg/m2,氟尿嘧啶450 mg/m2,每日1次。TE组:予以患者TE新辅助化疗方案,每日为患者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75 mg/m2,表柔比星75 mg/m2,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西咪替丁片和苯海拉明进行辅助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骨髓抑制、脱发和胃肠道反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和化疗时间。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TE组患者的病情基本治愈和改善的患者人数为39例,治疗有效率为100.00%,无效人数为0。CEF组患者的病情基本治愈和改善的患者人数为33例,治疗有效率为84.62%,无效人数为5例,占比15.38%。

2.2 不良反应:TE组患者的脱发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2.56%(1/39),无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CEF组患者的患者的脱发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为10.26%(4/39),白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为5.13%(2/39)。见表1。

3 讨 论

现阶段,乳腺癌与子宫癌已经成为危害女性群体整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有学者在其调查中指出,乳腺癌在年龄为40~50岁的中年妇女群体多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低龄化的发展趋势[2]。目前,对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持续进行阶段,有学者指出,乳腺癌的发病具有规律性的特征。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25岁后逐渐升高,并在50岁左右达到峰值[3]。至今为止,关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医学界仍未给出统一答复,部分医学研究人员认为遗传因素是乳腺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4]。同时,家族病史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在乳腺癌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以化学疗法为主,随着诊疗方法的不断进步,采用TE新辅助化疗方法对乳腺癌进行治疗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的广泛青睐[5]。

TE新辅助化疗方案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全身进行化疗,达到缩小肿瘤面积的根本目标,实现对肿瘤细胞扩散的有效预防。随着TE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能够实现对肿瘤发展情况的实时了解,并据此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6]。有学者指出,TE化疗方案中所使用的多西紫杉醇能够实现对微管解聚的有效抑制,表柔比星可以实现对DNA转录的干扰,通过将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从而实现消除肿瘤病灶的终极目标[7]。

TE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优势如下:①TE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运用,有利于实现对患者肿瘤病灶的彻底清除,有利于提升对局部肿瘤的治疗效率,通过全身化疗,能够实现对肿瘤病灶转移的有效预防,对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大为可观。②通过加大TE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应用力度,能够有效缩小肿瘤的面积,针对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进行保留乳房手术,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③在以往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术后辅助化疗的方式,不能够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病理学改变进行精准定位。而实施TE新辅助化疗方案后,医务人员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患者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物学指标,为化疗药物的合理选择奠定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同时,TE新辅助化疗方案还能够发挥药敏试验的作用,一旦发现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较差,可及时更换化疗药物,对提升化疗药物的药效大有裨益。④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会随着血液向全身扩散,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患者诊治,实现对病情发展的有效遏制。因此,采用TE新辅助化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必然性。⑤乳腺癌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能够在患者体内形成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对疾病发展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在手术切除肿瘤后,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较之前相比有所降低,加剧了病灶向全身转移的速率。因此,应加强TE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应用,阻断病灶的转移路径[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分别予以CEF组和TE组患者CEF辅助化疗方案和TE新辅助化疗方案后,TE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39/39),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均优于CEF组,充分验证了TE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应用价值。

由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仍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因此,应基于流行病学的层面,做好乳腺癌的预防工作,具体如下:第一,应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尽量减少甜食和肉类食物的摄入量,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食物的摄入量。第二,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协调好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确保心情始终处于愉悦状态。第三,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实现对心情的放松,定期体检,实现对乳腺状况的了解,严格依据医嘱治疗乳腺型疾病,戒烟戒酒,避免使用外源性雌激素。

应将TE新辅助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预防脱发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产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欢

辅助乳腺癌病灶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