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妥昔单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探析

2018-09-1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西妥表皮生长因子

韩 丹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 营口 115007)

西妥昔单抗在临床当中指的是以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作为特异性靶点的重组人鼠嵌合型IgG1单克隆抗体,可以竞争性抑制其他配体与表皮生长因子相结合,对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给予有效抑制,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2004年,美国FDA批准这种药物应用在中晚期的恶性肿瘤当中。在2006年7月,西妥昔单抗在我国上市,并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一共有82例,当中男性52例,女30例。年龄在30~71岁,平均年龄为(50.1±4.2)岁。其中结肠癌一共有36例,占总体的43.9%,直肠癌一共有32例,占总体的39.0%,胃癌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7.3%,肺癌一共有4例,占总体的4.9%,咽癌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2.4%,小肠癌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2.4%。另外,发生转移一共有70例,占总体的85.4%。

1.2 临床标准:①确诊为中晚期恶性肿瘤;②使用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者肿瘤进一步进展;③患者没有采取过其他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同时排除严重的基础疾病,以至于影响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病例[2]。

1.3 治疗方法:82例患者全部采取西妥昔单抗进行治疗,首次负荷剂量为400 mg/m2,静注2 h以上,之后每周维持量在250 mg/m2,一次给药,静注1 h以上,最大滴注速度不可在每分钟5 mL以上。另外,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过程当中,这种药物首先于化疗药物应用,使用药物间隔1 h以上,使用药物之前30 min采取抗组胺药物给予预处理。另外,化疗药物采取FOLFOX2治疗方案,一共有40例(48.78%),FOLFIRI方案一共有14例,占总体的17.9%,卡培他滨一共有8例,占总体的10%,伊立替康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7.7%;XELIRI治疗方案一共有4例,占总体的5.2%;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一共有4例,占总体的5.2%,奥沙利铂联合培美曲塞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2.6%,吉西他滨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2.6%,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2.6%,临床使用药物时间为2~21周,平均为(4.2±1.3)周。

1.4 观察指标:治疗效果按照实体瘤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RECIST(2000年版),其中包括有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稳定)、PD(进展)。RR(有效率)定义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DCR(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3]。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CR一共有2例(2.43%);PR一共有26例(31.7%);SD一共有26例(31.7%);PD一共有6例(7.31%),DCR一共有54例(65.85%),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2.2 临床不良反应变化情况:另外,皮肤不良反应一共有58例(80.6%),过敏反应一共有8例(11.1%),低镁血症一共有6例(8.3%),8例过敏患者当中有6例由于反应较为严重而停止用药,皮肤主要包括有颜面部、上胸部、背部以及颈部,大部分在使用药物以后的1~2周发生;脱发以及手足综合征全部为轻度和中度,对症治疗以后得到明显缓解。

3 讨 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头颈部癌、前列腺癌以及肺癌等相关实体瘤当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根据相关研究表明[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表达的患者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不甚理想,预后较差。西妥昔单抗利用对配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给予有效抑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给予有效抑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以及活性给予有效抑制,并且上调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以及促进凋亡基因Bax的表达,进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给予有效抑制,使发生肿瘤转移以及浸润的概率明显减少。在2004年2月,每隔FDA以两项Ⅱ期的试验以及BOND试验结果作为依据,批准这种药物单一应用或者联合伊立替康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之后开展的相关研究也表明这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5]。另外,本文笔者认为在临床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之前首先应该采取肿瘤组织病理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根据相关研究表明[6],在2008年ASCO会议上报告了相关临床试验研究成果,证明Kras基因突变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耐药有密切关系,因此,对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能够作为预测治疗效果的另外一个关键指标。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大约有5%的患者在采取这种药物治疗过程当中会出现过敏反应,当中大约50%的患者相对较为严重,大部分出现在首次静注期间或者初次静注完毕1h以内,同时一旦出现严重的低镁血症则会造成患者乏力、感觉异常、行为异常以及意识模糊等,同时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因此,使用药物过程当中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血清镁离子浓度给予密切监测。西妥昔单抗是首个获准上市的特异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虽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因为上市相对较晚,价格昂贵,在临床的应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结果显示,CR一共有2例(2.43%);PR一共有26例(31.7%);SD一共有26例(31.7%);PD一共有6例(7.31%),DCR一共有54例(65.85%)。另外,皮肤不良反应一共有58例(80.6%),过敏反应一共有8例(11.1%),低镁血症一共有6例(8.3%),8例过敏患者当中有6例由于反应较为严重而停止用药,皮肤主要包括有颜面部、上胸部、背部以及颈部,大部分在使用药物以后的1~2周发生;脱发以及手足综合征全部为轻度和中度,对症治疗以后得到明显缓解,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8]。

综上所述,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西妥表皮生长因子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EPHA2抗体对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耐药的逆转作用
西妥昔单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后的后续应用研究进展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化疗对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COX-2及MMP-7的影响*
西妥昔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