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兰索拉唑与凝血酶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8-09-12林新革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兰索拉凝血酶实验组

林新革

(普兰店区第三人民医院 内科,辽宁 普兰店 116224)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是指患者胃部、食道以及十二指肠出现病变,造成大量出血的情况;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便血与呕血为主,且该病的出血量较大、出血速度较快,病情较为凶险[1];患者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很容易使得患者因失血过多而造成血容量降低,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了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了兰索拉唑与凝血酶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本院所收治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7.24±6.23)岁;3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为(46.69±6.64)岁;所有患者出血部分均为上消化道,且经过内镜检查均出现出血性胃炎或是消化性溃疡情况;排除所有伴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所有对于本次实验药物过敏以及不配合接受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等各项因素中均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联合60 mg兰索拉唑(生产厂家: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67606)进行治疗;1次/天,共持续治疗3 d。实验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静脉推注1000 U凝血酶(生产厂家:上海长城药业;批准文号:H31022822);2次/天,共持续治疗3 d。

1.3 评定标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中临床疗效主要分为以下3项:①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压稳定,且胃管的吸出液没有血液;在内镜检查中没有出血情况;②有效:治疗后,患者出血症状消失,低血容量得到改善,血红蛋白与血压稳定;③无效:均为达到以上指标,甚至加重;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此次研究中得出的所有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此后,采用SPP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所有资料进行最终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作为两组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选用χ2作为检验方法,选用t作为两组计数资料(±s)的检验手段,最后,P<0.05。因此,两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进行治疗后,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后,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86%;由此可见,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共出现了2例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71%(2/35);对照组共出现了1例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86%(1/35);由此可见,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很容易由于失血过多而出现血容量减少的情况,从而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兰索拉唑与凝血酶进行治疗[4];其中血凝酶属于一种高纯度酶类抑制剂;当钙离子存在时,凝血酶会促使凝血因子活化,从而使血小板发生凝聚;同时,凝血酶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能够促使血小板凝聚增加;且凝血酶只会对患者的出血部位产生影响,因此不会造成患者出现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兰索拉唑属于一种能够在胃壁细胞中小管的酸性环境下,转化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在形成活性药物后,其能够同H+-K+-ATP酶进行脱水耦联,在胃部酸性的环境下逐渐转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以此来阻断胃酸的分泌[5];同时兰索拉唑能够高效抑制H+-K+-ATP酶的活性成分,且兰索拉唑能够提高患者胃中的pH值,进而达到止血的效果;联合两种药物共同使用,不但能够提高单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出凝血酶的功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6]。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35例实验组患者共出现了1例无效情况;35例对照组患者共出现了6例无效情况;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纯使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兰索拉唑联合凝血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兰索拉凝血酶实验组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及禁忌*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兰索拉唑的十例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