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9-12史娟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阿司匹林

史娟娟

(东北大学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冠心病又被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病变的现象,导致患者的血管变得狭窄,从而造成患者的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产生心绞痛症状,最终导致患者患上心脏病[1]。除此之外,冠心病还包括由于炎症、栓塞等导致的血管管腔变窄或者是闭塞。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越来越高[2],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一般会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将对挑选的冠心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实际临床价值。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表1 甲、乙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对这120例冠心病患者平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的资料都是完整的,而且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其中,甲组女性患者有15例,男性患者有45例;患者年龄最高为79岁,最低为42岁,平均年龄为(61.1±9.9)岁;患者的病程最长为15年,最短为8个月,平均病程为(6.3±0.5)年。乙组女性患者有17例,男性患者有43例;患者年龄最高为78岁,最低为43岁,平均年龄为(60.8±10.1)岁;患者的病程最长为14年,最短为7个月,平均病程为(6.1±0.6)年。甲、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这表示组间的实验资料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在采取治疗之前,护理人员要对选取的所有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仔细的检查,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状况,比如,是否有疾病史,是否有过敏药物等。然后,再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在进行对照治疗前,都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常规治疗,然后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25 mg;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普拉格雷片口服治疗,每天3次,每次2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治疗期间对冠心病的日常注意事项等进行宣教,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对甲、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进行观察和统计,临床效果参考文献[3]进行评价: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而且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则被判定为显效;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则被判定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并没有改善,或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不良反应,则被判定为无效[3]。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χ2来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t值来进行检验。若得到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数据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若得到P>0.05,则说明本次研究数据没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2 结 果

2.1 甲、乙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33%,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要高于甲组,可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见表1。

2.2 甲、乙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比较:甲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有5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甲组总例数的8.33%;而乙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只有1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仅占乙组总例数的1.67%。由此可见,乙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概率明显要低于甲组,可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χ2=4.807,P<0.05)。

3 讨 论

当前,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通过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过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或者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都是会引起人们患上冠心病的重要因素[4]。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变得越来越高了,并且开始越来越年轻化[5]。目前,一般会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表明[6],引起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脏缺血、心绞痛,甚至是发生猝死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血栓。另一方面,一旦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受到了损伤,人体内的血小板就会为了使伤口能够尽快愈合而聚集在损伤位置,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患者的动脉血管由于聚集了过多的血小板而发生阻碍现象,最终就会引起血栓疾病。如果产生血栓疾病之后,还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冠心病患者的四肢动脉或者是其他器官都有可能会发生血栓疾病。由此可见,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阿司匹林、普拉格雷、氯吡格雷均为常用的抗血小板口服用药,其中,阿司匹林具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7],它可有效改善血小板聚集,对血栓形成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普拉格雷属于前体药物,口服后转化为活性代谢物质,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氯吡格雷是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是重要的药物[8]。本次研究采取比较的方式,对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果,一方面,甲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33%,明显要低于乙组的91.67%;另一方面,甲组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为8.33%,明显要高于乙组的1.67%,可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总而言之,采取阿司匹林与普拉格雷口服治疗的方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比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更具有应用价值;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更能够加快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脚步。采取阿司匹林与普拉格雷口服治疗的方式不仅能够改善临床治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概率,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