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

2018-09-12李雪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2期
关键词:负性内科消化

李雪梅 崔 杰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临床中消化内科属于重症科室,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包括消化道溃疡、炎症及消化不良等,患者病情易反复,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这样不仅使患者深受疾病困扰,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给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1]。所以,消化道内科患者经常会出现如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常规护理工作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就需要对更高效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本文我院消化内科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是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消化内科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是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患者均为慢性疾病,且反复发作,因出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而选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综合组与单一组,每组各48例患者。综合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为22~66岁,平均年龄为(41.5±3.3)岁;病程时间为5个月~3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9±1.2)年;其中,有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9例胃溃疡患者,有1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20例慢性胃炎患者。单一组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年龄为(42.3±3.1)岁;病程时间为6个月~3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1±1.3)年;其中,有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9例胃溃疡患者,有1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18例慢性胃炎患者。综合组与单一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与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单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按医嘱进行护理操作,介绍治疗方案,告知抗生素药物服用时间和剂量,使患者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基础护理: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在完成治疗后,进行生活护理,具体内容是帮助患者翻身,对其口腔进行清理、床上擦浴及尿道护理等;住院环境要温馨,病房要整洁,温度要适宜,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以便于松弛肌肉。②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应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认真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护理人员要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内心诉求,并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帮助其建立治疗的信心。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排遣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综合组与单一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和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满意为8~10分,较好为4~7分,不满意为0~3分。综合组与单一组患者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评分>50分,表示有焦虑或者抑郁状态,评分越高表示状态越严重[2]。

1.4 统计学分析:选用统计软件SPSS17.0来分析所得数据,以百分率%代表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对比;以(ffffe0±s)代表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2.1 综合组与单一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明显高于单一组77.1%,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综合组与单一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2.2 综合组与单一组患者心理评分对比:综合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综合组与单一组患者心理评分对比(±s)

表2 综合组与单一组患者心理评分对比(±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综合组(n=48) 57.4±3.2 38.9±2.7 56.2±4.6 36.3±2.5单一组(n=48) 58.1±3.5 49.7±2.6 55.4±4.9 48.8±3.1

3 讨 论

消化内科疾病发病大多数与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关,加上患者需要反复治疗,焦虑和抑郁情绪就会增加,进而影响治疗效果。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同时,不了解情绪对于疾病的影响;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未遵医嘱进行治疗[4]。针对上述情况,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并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因此,需要对综合护理服务方式进行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的运用通过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的运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让患者在温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进而消除长期住院治疗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且利用健康宣教让患者可以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而心理干预则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及时的解答患者的疑虑和困惑,让护理人员成为患者的朋友、亲人,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排遣负性情绪,使其勇敢的面对病症,积极的进行治疗[5]。由此可见,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明显高于单一组77.1%,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评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应被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负性内科消化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消化不良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