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18-09-11胡雅马铭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胡雅 马铭芳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中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学习发展尤为重要。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对一个人进行整体的职业规划设计的过程。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人生职业计划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对中学生成长带来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一、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引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社会各个层面越来越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缺失,心理健康教育较少的关注中学生的职业规划,心理教育缺乏针对性与新意。大部分中学生都有理想、有目标,却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哪儿,更不懂的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这将不利于中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我国不同的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例如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贯穿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阶段,瑞典不仅将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还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社会实践。

国外的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推动我国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程,并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成长带来的优势

职业生涯规划是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提升自我的一个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对未来的要求。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这一时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朝着目标奋斗。根据调查发现现在初中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如何规划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的学生很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是学生的理想意识与真正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能使学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思考和规划。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是加快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致使每一个学生所要走的成长道路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每一位学生的最终目的都是步入社会之中,从而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对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如今健康已经不止是身体上的健康,而是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相结合。初中阶段是每个学生所经历的比较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发展得很快,从幼稚阶段慢慢走向了成熟,他们慢慢有了自己的性格,有了自己做事的习惯,并且知道了一点什么事情该做与不该做的区别,这是决定性格的重要阶段。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生面对学习压力大,容易产生不能全面的认识自我,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一系列的青春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在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等通过学生自己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通过个人的主观因素结合外界的客观因素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奋斗。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在心理上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是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强、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它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了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更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延续。

三、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如今的中学生在学习阶段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认识,因此缺乏对自我的认知。虽然有自己的理想但是缺乏实现理想的具体方向。因此在初中生教育中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势在必行。针对中学开展各项活动,开设各种教育课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相结合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利用教学活动是学生达到某种学习效果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总要求。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将二者的教育目标相结合能更好的促进二者的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塑造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能积极面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目标是是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己并朝着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采取的一种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多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现实社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认识社会过程中能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社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开展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肯定自我。

3.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手段是教师教授学生所有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种类多。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时候播放视频可以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其中。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将职业生涯规划写入本节课的课程目标中。

4.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

如今中小学中都已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时候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能使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恰当有效的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知识的讲授。

5.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时候,统一二者教学目标并在开展两项课程的时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去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对待职业规划出现的迷茫等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我,包括中学生的迷茫,青春期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人际交往的问题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去正确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

结束语:在中学开展职业生涯课程能帮助学生充分的认识自我、认识并适应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一生的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通过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了解到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整体心理素养。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羅小梅.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5):147.

[2]盛柳柳.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0):9-12.

[3]胡春森.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胡雅 出生年月:1993年5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林州;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 从事工作:中学政治老师,担任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员。马铭芳,出生年月:1988年9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林州;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二级; 从事工作:中学政治老师,担任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员。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幸福中学455000)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