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山穿三国

2018-09-11若凡

户外探险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木屋瑞士小镇

若凡

勃朗峰(Mont Blanc),在法语中的意思是“白色的山峰”。这座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宛若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三国交界处的一颗纯净宝石。这里是大自然赋予户外爱好者的天然场地,每年有许多人或攀至峰顶,或滑雪而下,或来一场环绕勃朗峰的徒步旅行(TMB, Tour du Mont Blanc)。TMB线路全长约170公里,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长距离徒步线路之一。每年8月底,全世界的越野跑大神都会汇聚到这里,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一场越野盛会——UTMB(Ultra Trail du Mont Blanc)。这个夏天,我选择了这条经典的线路,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徒步之旅。

三国: 法国 瑞士 意大利

方式:徒步

行程:6天

路线亮点:这条徒步线路的难度低且成熟,非常适合第一次体验徒步的人。沿路有完善的指示牌,山上的住宿和山下的酒店选择很多,可以满足各种住宿和餐饮的需求。可以负重,也可以轻装上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整个行程环绕勃朗峰徒步,风光秀丽,体验丰富。自然方面:经过各种路段,包括冰川、雪山、湖泊、草甸、森林;人文方面:跨越法、瑞、意三国,有机会感受三国的文化,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法国 邂逅雪山湖泊 FRANCE

7月28日,我们一行人在日内瓦机场和法国向导Didier会合,乘出租车前往这次徒步的起点—霞慕尼。天空飘着零星的雨丝,高速公路两旁,起伏的青山在远方模糊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一个半小时后,出租车驶离瑞士,将我们送达群山怀抱中的霞慕尼小镇。

这个坐落在山谷中的小镇充满着活力和激情,这里是第一届奥林匹克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是攀登勃朗峰和环勃朗峰徒步的出发地,是户外爱好者心中的天堂。每年从9月开始,霞慕尼地区将进入雪季,几场大雪过后,勃朗峰山区就会披上银装,变身为一个个天然雪场,滑雪季能一直延续到来年4月。而在短暂的夏季,霞慕尼小镇迎来的是它的旅游旺季。每天会有近10万名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个人口不到1万人的小镇,登山、徒步、攀岩、漂流、越野跑、飞滑翔伞、骑山地自行车,或只是悠闲地乘坐缆车前往南针峰(Aiguille du Midi)峰顶的欧洲最高缆车站,静静欣赏云海中的勃朗峰。在这个美丽的高山小镇,我们的跨越三国的TMB徒步之旅也即将启程了。

day1

TMB 第一天 勃朗湖邊遇群山

霞慕尼(法)—阿让蒂耶尔(Argentière,法) 距离:14公里 累计升降:+50/-1000(米)

对于我和队伍中的其他几个小伙伴来说,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徒步旅行。而TMB用灿烂的好天气和平易近人的路况温柔地迎接了我们。徒步的第一天,我们乘坐公共巴士来到La Flégère缆车站,缆车将我们带到了海拔1913米的La Flégère观景台。从这里望去,群山层次分明地叠在云层里,一座一座贴着天际线环绕着我们铺陈开来。行走在山间,脚下是被无数脚步踩踏出的小径,它沿着山脊平缓地上升。山的向阳处,前一天落下的雨水已经完全被太阳晒干,双脚和登山杖交替落地,迸起细小的石子和灰尘;而在山的背阴处,地面仍然潮湿,零星散落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积水潭。从向阳处到背阴,每一个转弯处与远方雪山的相遇都让我们惊喜连连。

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神秘优雅的勃朗湖(Lac Blanc)。微风阵阵,皱起的绿松石色湖面如一块巨大的磨砂玻璃,将一幅阿尔卑斯群峰全景图倒映其中:德鲁峰(Les Drus)犹如一顶撑开的帐篷,南针峰峰顶直指天空,还有欧洲群山之王勃朗峰。太阳升高,云层渐散,山顶的白雪和裸露的岩石在阳光下发出金属般的光泽。湖边有一座小小的庇护所,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座建于这里的小木屋曾被一场雪崩毁坏,现在这座小木屋在那之后重建,背靠稳固的岩石作为支撑。因为是周末,小木屋并没有开放。

身上带的水喝光了,小木屋又停业,我只好在湖畔一条流动的小溪里补水。一位旅行者走过来,隔着一条小溪问我:“中国人?”我点点头。他说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徒步,他们从意大利的库马约尔出发,今天已经是第5天,还告诉我最好不要直接喝小溪里的水,烧开会更安全卫生。和他们告别后,我们开始下山。比起轻松的上山路,下山的路则显得辛苦而漫长。我渴得实在受不了,忍不住喝了一口刚刚接的溪水,溪水冰凉清冽,还有点甜,但还是没敢多喝。虽然又累又渴又热,但我还是走得飞快,因为Didier说山下有一个可以喝啤酒的小木屋,我满脑子都是一杯加了冰块、冒着气泡的冰可乐。于是,很少喝碳酸饮料的我在山下的小屋喝了我2018年第一杯可乐,这是迄今为止我喝过的最好喝的饮料。

瑞士 穿过茂密针叶林 SWITZERLAND

day2

TMB 第二天 森林中的宁静

阿让蒂耶尔(法)—尚佩克斯(Champex,瑞) 累计升降:+500/-650 徒步距离:15.2公里

清晨,出租车带着我们穿越法瑞边境,穿过阿尔卑斯小村庄特里安(Trient),来到Col de la Forclaz山口。这里最初是骡队和走私者运送货物的通道,如今已成为TMB路线上一个重要的连接点。我们第二天的徒步由此启程。

这一天,我们将要步行穿越这一片瑞士境内的针叶林。森林有它独特的气质:草木的清香混着潮湿泥土的腥气,蒸腾的雾气融化了枝叶间细碎的阳光;动物在忙碌地生活——飞鸟啁啾,松鼠在树上跳跃,蓝色的甲虫趴在嫩叶上汲取甘露;而老朽的枯枝和新抽的嫩芽正在演绎植物界的轮回法则。登山杖在泥土上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洞,所有人都放慢了脚步,感受这份自然赠予的宁静与惬意。中午时分,我们穿过森林,来到海拔1978米的高山牧场Bovine。牧场的小木屋由一家人经营,为徒步到此的人提供啤酒、奶酪和甜点。坐在牧场的躺椅上,喝着啤酒,晒着太阳,欣赏着眼前的田园风光:奶牛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远方的峡谷若隐若现,河流蜿蜒曲折地静静流淌,勃朗峰北麓遗世独立。下山的路上,我们偶遇了几只野山羊,它们站在岩石上,从容淡定地面对着围观游客的镜头,好像早已经习惯了人们的关注。伴随着西边高耸的大孔班山(Grand Cobin),我们一路起伏上下,最终来到小镇尚佩克斯。

这座迷人的瑞士小镇如同世外桃源,静静坐落在山脚湖畔。天色尚早,我们放下行李就来到了湖边。几个年轻人趟过齐腰的湖水去往湖心的小岛,一对情侣在湖畔草地上晒太阳,一家人牵着爱犬在湖畔的步道上散步。一直到晚上9点,这里的天还是亮的,时间流动得就像天上的云一样缓慢。

意大利 穿越山脊 ITALY

day3

TMB 第三天 左手瑞士,右手意大利

尚佩克斯(瑞)—库马约尔(Courmayeur,意) 累计升降:+900/-750 徒步距离:15公里

乘车前往村庄La Fouly的路上经过许多营地,早起的旅行者们在帐篷外整理背包,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徒步之旅,即使隔着车窗也能感受到他们散发着扑面而来的活力。经过两天的徒步,大家的身体都多少有些疲累,但这些朝气蓬勃的同行者无疑给我们注入了一股力量。

沿着河流La Dranse一路向上,我们来到牧场l'Alpagede La Peule。这里有自制的奶酪和橘子派,在小屋外的楼台上可以一览无余远方的冰川。在这里稍作休整过后,我们继续出发,经过3个小时辛苦的爬升,来到了海拔2490米的弗莱山脊(Le Col Ferret)。这条蜿蜒的山脊是瑞士和意大利的天然国境线,同时也将勃朗峰山脉(Massif du Mont-Blanc)和本宁阿尔卑斯山脉(Alpes Pennines)分隔开来。站在山脊的路石旁,左手是瑞士,右手就是意大利。山脊上风很大很凉,似乎裹挟着对面冰川Le Glacier de Triolet的冷气;而西南边就是闻名遐迩的大乔拉斯峰(GrandesJorasses)。

我们的法国向导Didier有一个中国的女朋友,又在成都学过两个月的中文,因此会说几句汉语,每次都字正腔圆地招呼我们“吃饭”,叫我们“走啦”,喊我们“靠边”,也总是一本正经地学我们说话。队伍里有一个外号叫“大头”的小伙子,于是下山路上无聊时,我们就把“大头大头,下雨不愁”这首经典的童谣教给了Didier,叫他说给大头听。Didier学得很快,从此,大头童谣就成了我们队伍的口号,每次会合出发时都要先念一遍。

当晚,我们到达勃朗峰南侧山脚下的意大利小镇库马约尔,并在这里休整一天。向导建议我们可以去泡温泉、购物、骑山地车或单纯在酒店休息,而我满脑子都是意式冰激凌、肉酱意面和薄脆披萨……

画个圆圈回法国 FRANCE

day4

TMB 第四天 回到法国

库马约尔(意)—雷夏皮于克斯(Les Chapieux,法) 累计升降:+900/-750 徒步距离:21公里

在库马约尔经过了一天的休整,每个人都恢复了体力和精神。这一天,我们要徒步穿越意法边境,再次回到法国。米亚冰川(Glacier du Miage)脚下的小镇维赛耶(La Visaille)是徒步的起点,在山谷Le Vallon de La Lée Blanche中,冰山融水从高处落下汇成涓涓细流,细流又汇入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溫暖和煦的夏风吹拂着漫山的野花和青草,阿尔卑斯牛群在这里悠闲地吃草,清脆的铜铃声响彻山谷。山谷蜿蜒至海拔2516米的拉聂山口(Col de La Seigne),跨过山口,我们从意大利回到了法国。勃朗峰又回到了视野中,南麓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在山口下的背风处,午餐派对开始了。每天的午餐时间是我们一天之中最期待的时刻。垭口开满鲜花的草坡、湖边安静的草地,或是陡峭悬崖边的巨石,都是自然借给我们的大餐桌。一上午辛苦的徒步后,我们卸下背包,扔掉登山杖,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向导迎着风抖开红色格子的餐布,从包里取出准备好的午餐盒子,麻利地一一摆开。除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还有当地特色的法国火腿、瑞士奶酪和意大利薄饼。大快朵颐之后,大家打起了头顶那块儿大石头的主意,一个个手脚并用攀上巨石,凹出造型拍起照来。于是这天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张看上去格调很高的攀岩照。

下山的路上,我们又遇到了徒步第一天碰到的那个旅行者,还有他同行的妻子和孩子。这是他们TMB徒步的最后一天,今天晚上他们将到达库马约尔,结束他们为期9天的徒步旅行。而今天晚上,我们将要到达雷夏皮于克斯。今晚的住处是今天最大的惊喜和辛苦一天的最好犒劳—一座静静伫立在湖畔的小木屋。太阳落下,湖水由碧绿变成宝石蓝最后变成一片宁静的黑;繁星升起,湖面泛起的微风吹进屋中,吹进我们的睡梦中。

day5

TMB 第五天

雷夏皮于克斯—霞慕尼 累计升降:+900/-1130 徒步距离:20公里

徒步的最后一天,向导选择了一条非TMB常规线路,人更少,但风景毫不逊色。经过了5天行走,我们不像第一次见到雪山时那样欢呼雀跃,更多地只是静静地走着,让自己成为景色的一部分。

在山里,因为每个人的体能各异,节奏不一,山路又狭窄难行,所以我们通常都是分开行走,只在岔路口集合。但在漫长的徒步中,即使是一个人,也绝不会觉得孤单。你可以与自己的身体交流:感受心脏随着呼吸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毛孔中溢出的汗水在干燥的山风中迅速蒸发,每一次迈步时肌肉因不断发力而微微酸痛。你也可以与自然交流:用力呼吸清澈的空气;感受脚下岩石尖锐的凸起;聆听风穿过树林发出的沙沙声响;观察一朵云彩在天空缓缓游动。你还可以和路上偶遇的人们交流:攀岩爱好者像蜘蛛侠一样挂在笔直的岩壁上;山地车骑行者和越野跑者掠过身旁,扬起一片灰尘;还有那些和你一样的徒步者,他们当中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也有天真烂漫的孩童,有人牵着自家的爱犬,也有人背着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每每照面,只需对视微笑,道声“Bonjour”(法语:你好),便能给你充值一整天的好心情。在TMB,这些户外爱好者不只是匆匆的过客,他们已经成了TMB沿途让人无法忽略的风景。

走着走着,一大群在山谷中吃草的牛群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这群牛丝毫不怕人,只是看到人会嫌弃地走开。我拿出一颗车厘子,找了一头看上去面目和善的牛想要喂喂它,但它瞥了我一眼,扭头就走了;而初生的小牛犊却好奇得很,主动凑过来,一口吃掉了车厘子,还追着我要第二颗。这回该换我扭头走开了。

翻过山谷,穿过镶嵌在陡峭岩壁中的小路,我们在垭口和TMB常规路线上的大部队相遇了。下山的路很长,路过巴姆小屋(Le Chalet de La Balme),远望南博朗避难所(Le Refuge du Nant-Borrant),在转角遇到圣母院修道院(Notre Dame de La Gorge),最终到达莱孔塔米讷(Les Contamines)。在这里,我们为期5天的徒步之旅结束了。坐上出租车,我们又回到了旅行开始的地方—霞慕尼。

TIPS

虽然是夏季,但山里昼夜温差很大,天气也时常变化。所以务必携带防风、防雨、保暖的衣物。一双减震、防滑的徒步鞋,一对登山杖、一副太阳镜也是徒步必备的,当然,防晒也很重要。

不论缺少任何户外装备,都可以在霞慕尼购买。虽然这里物价不便宜,但户外店经常打折,而且正价产品也通常卖得比国内专卖店便宜。

几个落脚的小镇和酒店都可以使用Visa和MastCard信用卡消费,但如果想在山上的小屋和农场喝杯啤酒的话,最好随身携带几十欧元的零钱;即使是在瑞士境内也可以用欧元结算,所以可以不必带瑞士法郎。

徒步路上要随身携带垃圾袋,除了脚印与汗水,不要把任何自己带来的东西留在山里。

这里的一切都很慢,慢得让这次徒步像度假一样悠闲。无需长途跋涉,也不必风餐露宿,在很多人心中,这也许并不是徒步真正的样子。但TMB依然是世界最经典的徒步线路之一。或许是因为,在这条长168公里的路上,诞生了欧洲历史悠久的徒步文化;在这片跨越三国的勃朗峰山区,集结了全世界户外爱好者的勇气与热情。也或许是因为,这里从不以高难度的技术线路把人拒之门外,它用轻松惬意的户外方式告诉人们:享受自然,才是TMB徒步的意义。

猜你喜欢

小木屋瑞士小镇
美丽的小木屋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瑞士镇迷阵
还是那间小木屋
穿毛衣的小镇
交友小木屋
一起游瑞士
红红的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