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发展探讨

2018-09-10刘姣姣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对策

刘姣姣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和我国对外经贸交流日益频繁,应用型高校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前景广阔。本文立足于商务英语专业的自身定位和社会需求,分析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教学;对策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从事国际经贸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迫切需要既懂得国际商务基本知識理论又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业务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开办商务英语专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前景广阔,各方面认可度也比较高[1]。为了对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发展有所贡献,本文立足于商务英语专业自身定位和社会需求,着重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界定

目前,学界认可度较高的观点是,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个分支。学者王兴孙的观点即具有代表性,“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也就是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工作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 [2] 按照学科层级划分,属于四级学科,其上一级为三级学科英语教学,再上一级学科为二级学科应用语言学,总体属于一级学科语言学[3]。同时也必须认清,这一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吕世生认为其“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或世界经济学科的交叉学科” [4]。可以看出,商务英语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以英语作为交流语言的商务环境)、由特殊职业群体(商务职业人)使用的语言。由于商务环境会因宏观经济环境、具体商务事项所处的国家和地域、商务事项的独特行业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商务职业人的自身特点也千差万别,所以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鲜明:一是与实践紧密结合,即商务英语必须紧密跟随商务实践的发展需求;二是严格区别于普通英语,即与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的日常表述有着严格区别;三是具有独立的逻辑体系,即商务英语从概念表述、和表意习惯到交流形式与思维方式,都具有自身独立的体系。综上,商务英语专业是语言学与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商务思维方式、在商务环境中能够使用英语熟练处理各类业务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1)指导思想模糊。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比较完备,但是其指导思想仍然不清晰,尤其体现在培养目标上。从形式表现上来看:首先,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没有摆脱“英语学习+各门类商务知识”的模式,特别是在现代社交礼仪、商务知识领域、全球区域文化特征等方面,缺乏体系化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其次在语言训练方面,仍然沿袭普通英语专业的方式方法和学习理念;再者,商务英语专业究竟应该教授哪些商务知识,每一门类商务课程讲授知识的广度、深度难以把握;还有,目前商务英语教学重知识点的教授,轻思维方式的培养。从结果上来看:一是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不高。对西部地区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学生进行调查后显示,对商务类课程基本满意的学生仅占42.76%,不太满意的学生占46.91%,完全不满意的学生占10.47% [5];二是知识点的教授滞后于社会发展。因为教材具有时效性,写入教材的知识点一定会或多或少落后于商务实际;三是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较差,目前一些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记、写作业、考试背”的模式中,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研讨和师生互动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2)师资力量不足。从英语语言教学来说,从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一般以前都是英语专业教师,缺乏系统的商务英语训练,他们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有一些明显的弊端:一是语言训练的针对性不足,二是难以结合商务专业知识。从商务专业教学来说,一般都是聘请不同门类的商务专业老师进行通识性教学,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系统性难以保证。从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程度来说,常规课程都是由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在高校任教的老师担任,缺乏商务领域的实践经验,讲授的课程也偏于理论化,有的甚至与实际不相符合。

(3)实践教学不够。实践教学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环。首先,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管控。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只有校外实训和毕业实习两种形式,最后的考核方式仅仅是一纸报告,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进行实时指导和管控,这些无疑影响了实践的质量。其次,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应该占多少学时,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的合理性评估,都缺乏系统的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第三,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够,无论是校内模拟实验室的软件、硬件设备投入,还是校企联合培养的经费投入,现阶段的投入力度均与实践教学的需求不相匹配。

三、对策建议

(1)确立以培养学习能力和商务思维方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客观上,无论如何设置课程,写入教材的知识点一定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社会发展,如果局限在“让课程设置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一逻辑,必然会造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这一结果。因此,必须树立“重能力培养、重思维方式塑造、轻知识点灌输”的教学理念。第一,在语言训练上,要突出商务环境中语言特点的灌输,主要是专业词汇的时代性、语意表达的准确性、细节表达的严谨性、沟通交流的艺术性等方面。第二,在商务知识教学中,要突出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独特思维方式的教育,不应拘泥于知识点的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在教材编写中重视案例介绍和规律总结。第三,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多进行课堂研讨,多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特别是通过模拟辩论、案例研讨、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广泛、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老师也要以极大的容错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应用型高校应更加重视把商务英语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派出去,结合校企合作,让熟悉理论的青年教师去商务岗位一线进行脱产实习,让熟悉理论的老师同时也熟悉社会需求和商务工作的真情实景。积极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商务工作者请进来,可以通过招聘兼职教师、定期举办企业家、管理人员讲座,使师生能够全景式、零距离的接触商务案例,并熟悉商务知识的实际运用。还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继续教育机会,鼓励教师自学商务方面的知识并参加相关资格证书的考试,对取得含金量较高资格证书的老师予以奖励。要积极举办和派遣教师参加相关的研讨会,交流经验,丰富眼界。

(3)大幅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的目标应当是“三交替”:学生与员工的角色互换、课堂教学与实地训练的交替、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交替进行[6]。老师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管控,对学生校外实训等各类实践、实习的过程要进行跟踪指导和督促考察,特别是要求学生以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经验总结等。学校也要加大投入,尽可能地建设高水平的模拟实验室,方便学生进行校内实践;尽可能地联系用人单位展开校企合作,方便学生进行校外实践。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荷兰、德国、法国以及北美国家的四年大学本科生教育中,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是一年级2:8,二年级4:6,三年级6:4,四年级8:2 [7]”,这一经验就非常值得学习。

四、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发展中的复合应用型专业,教学发展方向必须以需求为引领,教学设计必须以实践为重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国际商务领域对复合型人才标准的不断提升,现有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次优胜劣汰,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塑造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紧密联系商务实景的实践能力,才能够在这场竞赛中生存下去并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朱文忠. 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理论脉络、特色与实效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4):22-27.

[2]王兴孙. 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 国际商务研究,1997,(1):24.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 论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06,3(5):4-8.

[4]王立非. 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J]. 中国外语,2012,(3):6.

[5]付明霞,向晓红,刘沙沙. 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51.

[6]邓英凤. 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4):174.

[7]陈蕾. 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研究文献综述[J]. 科协论坛,2011,(10):166.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应用型对策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诊错因 知对策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对策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