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9-10叶嘉玮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设计微课

叶嘉玮

摘 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越发先进,在微博、微信之后,在教育领域中悄然兴起一股新型的“微”潮流——微课。它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微课不仅让教学更加高效、直观且充满趣味,同时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化学教学;教学设计

一、微课概述

那什么是微课呢?“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并开展的简短的完整的教学过程[5]。完整意义的微课,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问题驱动:围绕一个问题或几个相关的问题展开学习活动;二是内容丰富:不仅系统讲解知识,更传授化学学科的学科观念和学科方法;三是知识分类: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分类,把符合各类题型的规律分类讲解;四是短小精悍:一般设定在5分钟左右。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微课不仅仅是一部短片、一份PPT,更是集优秀教师的智慧与一体,体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单凭以为优秀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及设置是远不及一群优秀教师共同交流后提出的方案完善的。借助微课这种空中课堂的开展,教师不仅能学习到各个地区的名师的教学风采,也能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尤其是对新教师,更可在备课室借鉴这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可实现快速成长[6]。

(二)補充课堂 巩固知识

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最具特色且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教学设施的限制,有的学校无法配备所有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但教学大纲有对某些内容有一定要求,微课在这时便可克服这样的困难,辅助教学的实施。例如,讲解 “水的净化”相关知识时,学生对于蒸馏水的制作过程由为好奇,但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演示。这时微课就发挥了极大作用。通过微课带领学生来到蒸馏水操作车间,观看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蒸馏水的印象,更加容易掌握与天然水的区别。即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7]

(三)链接化学实验 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中,微课还能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尤其对一些有毒有害的实验以及反应时间过于长的反应,微课采用视频的形式都能很好的节省课堂时间,课堂效率。例如,在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中,实验涉及到有毒性的氯气,反应时间又很长,还需要用到强光照射仪,在课堂上难以完成。因此可在实验室将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并剪辑成微课视频,不仅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还能供全体教师共同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及教师备课的效率。

(四)趣味直观 突破重难点

化学学习是一个相对枯燥难懂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知识点多且细,微课以短小精悍的特点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上它既可以以小点的形式对重难点层层突破,课后又可将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且直观的微课相比于传统方法来的更加有效。例如,在《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一节课中,通过“碳族好元素”的“评选”,以微课的形式在十分钟内对这三种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进行串讲,既直观又有趣,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也成功将课题一用一个课时高效完成。

三、做精致的微课

微课之微在于其短时间内讲明某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20分钟,所以微课最好时长为5分钟左右。在这5分钟时间内,要做到高效,就必须做到精致。[8]

一个精致的微课,重点在于,要有一个个富有启发性、连贯性的问题,要有科学且简单易懂的讲解,要有突出重点的多媒体素材,要有画龙点睛的归纳总结。在选题上,重、难、疑点,是微课制作围绕的核心。

微课的语言也尤为重要。抑扬顿挫、略微夸张的语言表现更能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由于是提前录制,在制作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会遇到的问题,斟字酌句地选择解说的语言,做到字字珠玑,言简意赅。

但也要注意的是:微课虽好,但不能滥用,更不能依赖。俗话说得好: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某教师在公开课上由于操作失误,使教室中充斥着SO2的气味。众多听课教师对其产生质疑,认为其缺少环保意识。但也有一些教师持不同意见:若不让学生真正闻到SO2的气味,他们如何得知什么叫“刺激性气味”呢?我认为,微课在展示温度、气味等除了视觉以外的现象上,的确不如亲身体验来的直观。而且,如镁燃烧这样剧烈的反应,演示实验远比微课效果要好得多。[10]

所以,微课的出现必然带有两面性,就犹如PPT刚进入课堂时一样。对于这样的“新式武器”我们既不能依赖,更不能固守自封。微课与传统方法相交融才是达到高效课堂的途径。适时的使用微课这样的新式武器才能“拉车抬头两不误,且思且行且迈步”。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管教学手段如何变化,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提升其综合能力。化学教学的探索是漫长的,其过程中必然产生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教师应当学习并熟练掌握,有选择的运用于课堂中,找到合适自己合适学生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单从凯,王丽.中国远程教育,2013,(12):74-77

[2]陈明,戴乐梅.论高中化学微课教学.西部素质教育,2016.2,第2卷(4):148

[3]赵志刚.微课与化学课堂教学.考试与评价,2016,(5):132

[4]张丽君,周信军.谈微课辅助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2015,(1):16-17

[5]王国峥. 微课勿重走“黑板上讲实验”的老路——来自基层教研员的冷思考.化学教学,2015年,(8):25-26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