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探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2018-09-10裘辉连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图式课外阅读文章

裘辉连

摘 要:阅读不仅能习得知识还能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实基础;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核心素质;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一、阅读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这五个方面既是英语课程的内容,也是课程的标准。其中在语言技能“读”的目标描述中,六级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要求达到23万词,八级要求达到30万词以上,每一级的阅读量以几万词增加;在语言知识“词汇”的目标描述中,从七级要求“学会使用约2200个左右的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要求“学会使用30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到九级要求“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用语或固定搭配”,每一级的词汇量以成百上千个增加。这些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还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等。

二、阅读的现状

目前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课本的教学。使用的阅读材料除了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其余大多来自阅读练习题。由于受到阅读材料的限制,学生们越学越觉得单调枯燥。二是,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阅读课仍然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使有提问或讨论,也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不少教师处理阅读材料要么是精讲细练,要么就是草草处理,简单核对答案。三是,教师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语言形式的分析,忽视整体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不能熟练阅读外文书籍,也往往缺乏課后阅读的能力。四是,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至于达到一定阅读量的要求就更无从谈起了。

三、阅读的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对于有效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策略是指读者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使用的方法。根据认知学理论,阅读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快速阅读策略(快读和略读);细读策略(找主题句,找细节,区分重点与次重点和推理)。而元认知策略则包括:读前策略(预习,预测,想象);读中策略(自我询问与自我监控);读后策略(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根据前人的间接经验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总结出以下三条在阅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培养的阅读策略。

高中生往往偏爱逐字阅读法,费时费力。在碰到较多生词时,极易半途而废。这种情形对解决高中阅读中的猜测词义题型非常不利。教师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首先应关注前缀,后缀,词根,合成词等词汇知识的输入,同时还应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的能力。高中生由于词汇量不大,针对他们的文章难度系数也不会很大。纵观高中阶段的各级各类外语考试中的阅读题型,60%左右的题型都是事实细节题,这一阅读策略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成绩。因此语言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这一策略。

四、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D·Rumelhart)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回忆“板块学说”(plate tectonics)相关内容,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语言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没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就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

五、扩大阅读量

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能促使其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教师除鼓励小组成员之间或全班同学之间阅读资源共享外,还以题材广泛(如人物类、体育类、文化教育类、时事新闻类等)、内容丰富(涉及环保、娱乐、体育、历史等)、篇幅较短(300-800词)、难度适中(难度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生词率控制在3%-5%之内)(李翠芝,2005)、材料新颖有时效、针对性强等标准精选了各种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总之,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几乎每一科的知识传授都是通过阅读来落实的。大量的有效英语阅读不仅促进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还为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图式课外阅读文章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