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课堂教学的体会

2018-09-10赵芳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一体化创新能力

赵芳

摘 要:中职生对学习有抵触性已是普遍,一体化教学虽能较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玩手机、睡觉。因此,应针对学生的现实状况,在“七巧板加工制作”课堂教学中采取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即:转变观念,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弹性化;改变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关键词:一体化;说中学;学中说;创新能力;自信能力

“七巧板的加工制作”是中等职业学校钳工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我校早在2012年即开始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原先理论与实践分阶段教学的方式改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时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做”为主,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模式,我们的一体化完全是与企业的工作情景符合的。在改革初期,学生学习热情明显升高,学习效果良好,技能掌握度较高,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不适应,跟不上甚至完全放弃学习。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和自主性?问题接踵而来,在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不断思考做了一些新尝试,自认为取得了一些成效。

例如:《七巧板》是由七块形状不同的图形来组成的,可以拼凑出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状分析能力及创意逻辑能力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提高。《七巧板》适合于具有初级钳工专业技能基础的学生来完成。正对于刚入校的15级新生初步踏入实训车间的同时,他们心里充满着很大的自信心和好奇心,所以我认为,这个时候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兴趣是最重要的。在“七巧板的加工制作”一体化的课题项目上,我应用了六个学习环节:

环节(一)分组

在分组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每个班级的人数要求7个一组,但这每组的人员是经过班主任及班级的班长细心的分析及平日的观察根据个人的特点而组成的,从中选取有调动整个组的积极性为组长。组长关系到这个组的整体任务分配、团结合作、带领整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讨论。

环节(二)收集资料、设计七巧板的结构、绘制图样

在这里,我也抓住了现在中职学生存在的通病——玩手机现象。学生玩手机那就让他们玩好了,但是我会在一堂课上控制好度,是在查询资料时大家都把手机拿出来,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并且有自己的想法,这里的想法不是光说不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那个人的想法方案好。

环节(三)制定计划、确定加工工艺、领取毛坯和工、量、刃具

通过小组讨论民主评议拿出该组的制定计划也就是经过讨论的方案,确定加工工艺。小组之间出代表,这时老师要把讲台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尽情的阐述该小组的计划方案,同时老师的角色是评委,对每一小组的阐述及制定方案给出评价,分析是否合理。最终决定该计划是否能合理的实施。

环节(四)七巧板的各零件制作及检验

通过以上的环节开始对零件进行加工制作,老师要把安全的内容认认真真的强调,并且每组当中必须有一个安全员,负责好该组在实训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其次,老师要讲一下在本课题中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这里,我要说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要根据当堂课学生的状态来看。例如,我讲述怎么样来检验一个平面的平面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喜欢听,效果好,我可以多讲些,多操作些。反之,我可以把组长集合到我这里,我光对组长讲解及操作,然后让组长充当我的角色,去给每组讲解,在讲解的過程中,老师旁听,在一定情况下要给与补充。

环节(五)组装七巧板及检验装配质量

当有个别组有加工完成后,老师给与一个总体的检验,每个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当然先让学生自己发现,然后老师再去指导,有能力的同学可能还会重新制作,因为每个人加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小组的配合影响小组的成绩。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强,从而增加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环节(六)工作总结、成果展示、经验交流

最后展示成果的时候终于到了,小组讨论研究将自己组的图形展示给大家,我在黑板上给出几个提示:

1.介绍本组(组名、代表含义)

2.本组展示的图形(至少两个、多两个加分、图形含义)

3.对本组员在这次课题中从接受任务到成果展示给出评价(具体到个人给出优秀、良好、及格)在评价之前小组是经过民主商议决定的。小组的评价老师可以作为参考,不能完全按小组的评价,必须公平公正。

在本次课题中,我认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看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而不是看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内容或教的是否认真,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的再辛苦,再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以上是我的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算是经验方法吧,如有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劳动部培训司组织编写:《钳工生产实习》,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年(96新版)。

[2]李向东:卢双盈 主编:《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3]吴全民:《浅谈职业学校实习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一体化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