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革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2018-09-10洪瑞兰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洪瑞兰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存在很多困难,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被提出。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紧紧联系,有助于学生面对社会需要和提升理解数学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与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一项具体要求,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就现阶段来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意义

只有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才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可以随处发现各种各样的数学元素,如时间、零用钱等等,在计算时,必须要应用到基本的数学知识。从这一层面而言,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让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待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二)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上挖掘数学知识,就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可以说,生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这对于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一)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其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求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打电话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打电话中产生的数学问题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电话中的费用计算等问题可以利用四则运算解决,这就为电话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找到了一个生长点和切入口。从学生的兴趣和认识水平来看,现实生活中的电话计费问题又是比较复杂的,限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可能考虑诸多复杂的因素,只能选取学生所能解决且感兴趣的内容。经调查发现,学生对无线市话——小灵通比较感兴趣。究竟应该怎样选择比较合适的资费方式,恐怕连许多成年人都不甚清楚,而这需要从调查到的一些信息中分析整理数据,作出比较、判断、选择和决策。这有利于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锻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围绕“小灵通”的知识,设计、指导和组织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请你当参谋。

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简单的生活知识

小学阶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偏低,对于他们而言,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抽象、复杂的,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简单的生活知识,将复杂的数学难题转化为简单的生活问题,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效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当然,这需要注意到做到以下几项:第一,教师要积极的走入学生生活,努力挖掘出生活中的素材;第二,要注意到的是,并非所有复杂的知识都能够转化为简单的生活元素,教师必须要考虑到知识应用与后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从全局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能顾此失彼。

(三)知识的应用设计和呈现应体现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方法的呈现上,应具有开放性,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的方法强加给学生,也不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讨论的时间,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途径,形成创新的土壤,培养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在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渠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生活,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要重视课内学习,还要抓好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课题需要由教师来选定,单独探究、小组探究的形式均可,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进行全程的指导,只要进行适度的点拨即可。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小学的基础打好,才能更好地理解更高层次的数学理论。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腾达.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J].华夏教师,2013(06).

[2]吕秀俊.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2).

[3]仇桂霞.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

[4]部分资料通过网络搜索、借鑒。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