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道路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

2018-09-10谭延强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模式

谭延强

摘 要: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镇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导致城镇交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笔者拟通过分析交通拥堵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为交通拥堵现象的缓解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模式

一、城镇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交通拥挤定义为一段时间内过量的车辆通过某路段,造成某路段的满负荷现象,超过部分的交通出现在滞留在该路段的交通现象。从根本上探究,出现交通拥挤的原因是供求关系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详细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点:(1)经常性的交通需求大于交通容量的现象;(2)偶尔性出现交通通行能力不能满足交通需求,例如突发性交通事故、公里养护、特殊时段的交通拥挤等。交通安全是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中仅次于交通拥挤的第二大交通问题。在智能化道路行驶,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或是大流量的交通路段,经常会因为驾驶员判断失误、不熟悉道路条件和天气条件以及车辆故障、交通流等原因出现突发性交通事故。尤其是在交通容量不足的路段,对驾驶员的要求比较高,造成交通事故的外界因素也会增多,然而,发生交通事故又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拥堵。从经验和研究数据来看,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成为影响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旅客的旅行成本,而且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甚至影响旅客的人身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就更不可避免。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按交通规则的规定路线和要求行走,易妨碍交通;二是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酒驾、超速超载驾驶、疲劳驾驶、闯红灯、乱停乱等违反交通法律规定的行为和现象突出;三是驾驶技术不熟练的驾驶员驾车上路加剧了交通堵塞。车辆尺寸超标,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车辆“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的情况。超限车辆不仅容易引起交通堵塞,而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路网规划不完善、公路等级低。许多城镇的干道网尚未规划形成,使得大量机动车只能拥挤在现有干道行驶,不能形成合理分流。一些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使得很多往来于城区的机动车被迫需要经过城镇中心。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行人道路、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大量行人穿梭于机动车道之间,造成车辆通行缓慢。道路建设质量不高。一是道路路面质量不高,路面病害治理不及时;二是交通服务设施站点不完善,城镇中有的交通服务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城镇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妨碍了道路整体交通功能的发挥。城镇公共客运发展滞后,加剧交通紧张。停车场位不足,许多车辆被迫停靠在公共道路上,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二、加强城镇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的建议

将城镇交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应当从城镇布局方面来解决城镇交通的可持续问题,城镇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路从注重发展速度、用地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转向注重合理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形态。以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网络共同作为城镇布局的骨架,优化城镇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城镇公交。城镇交通规划应当着力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在城镇交通结构中的比重,合理确定各种车辆的发展比例和速度。同时根据城镇发展的现状,对城镇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形成公交主干网与次级线路相互配合的网络体系,弥补新建小区和新发展地区无公交线路的空白,使线路布局合理,站点设置科学。

大力发展、快速建设公交系统。强化交通信号管理,一是交通信号灯由点控制到线控制乃至平面控制,改变原来一个路口一个信号灯的线性控制模式,从而提供最优的信号灯时间分配,使道路中驾驶员的总的时间延误和停车等待次数最小。二是引进和开发先进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并将整个市区的交通指挥联网,合理调节交通红绿灯,提高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疏导交通的机动队伍,随时处理交通堵塞。

大力建造公共停车场。一是要严格控制新建中心商业区的审批,只有配建足够的停车泊位的商业区才可以开工建设。二是对老商业区进行改造,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多建停车场,以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三是对学校、行政部门和沿街饭店等,应充分考虑客流量,建设路外停车场,减少占道停车现象。四是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资源,在保证道路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合理建设路边停车场,不因停靠车辆而影响车辆行驶,造成安全隐患。落实路面、路段、路口的优化工作。具体可采取单向通行、分时段通行、单双号通行、特定车型通行、禁左、禁右、强行隔离和设立港湾式停靠点等措施。

加快智能化交通建设步伐。要逐步提升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加快智能交通建设步伐,科学分配各路口、路段通行时间,实时分析、监控交通流量;提升电子警察使用效果,严管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加快建立城镇道路及公路交通信息实时通报制度,通過电台、短信、交通诱导标志等有效形式,实时向驾驶人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全面提升交通科学管理水平。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发现想要从基础上完善管理模式系统,需要重点建设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监控和安全管理系统以及紧急救援系统;(2)路政管理系统;(3)收费管理系统;(4)旅客信息服务系统;(5)交通信息预报系统和交通数据管理系统。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主要服务对象。其实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模式的主要服务对象不仅是道路使用者(驾驶员等),还包括交通路政管理部门、公共安全管理服务部门以及运输管理部门等相关的机构和团体。以上各服务对象在享受智能化道路管理服务的同时,需要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需要为维护智能化道路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从智能化道路交通运输的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实施智能化管理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简单化的处理,这样才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也就是要简化行人、障碍物、道路结构等因素对系统的影响。

三、结语

城镇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等行业,影响到人们出行、公共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服务大众的角度出发,政府制定出台各项措施,交通参与者规范自身行为,交通拥堵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社会将更加文明安全和谐。

参考文献

[1]江新凯,杨晓光. 小城镇交通系统特征分析及其在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4(01)

[2]乌亚琼,王月霆. 浅述现代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J]. 北方经济. 2010(20)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管理模式
试析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