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辩证法在美术创作中的指导作用

2018-09-10朱宝琛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然界艺术作品科学技术

朱宝琛

摘 要:自然辩证法在美术创作中各个方面的具体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辩证唯物主义对美术创作的帮助与指导。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美术创作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冠以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地关系,作出科学的说明。艺术来源于自然,取之于自然,自然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艺术无法脱离自然,即便是抽象艺术也是从自然中提取某些元素,再用艺术的表现方式加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目的创造而来的,因此可以说自然是艺术创作的伟大宝库。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反映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艺术的发生发展也离不开历史的作用,艺术的源头是什么,西方哲学家提出了像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活动,比如说早期的图腾,祭祀用品,还有像游戏说、劳动说等等一些论点,它们都是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为角度去揣摩当时的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但是美不一定就等于艺术。从古代直到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的越来越远离自然,但是艺术起源于自然这一根本定律是无法否认的。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和飞跃,是他们科学技术思想的凝练和精髓,同时也是包括对艺术等上层建筑的理论,体现出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自主性、人本等特征。所谓时代性,简而言之就是艺术会反映一个时代的特性,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目的,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艺术也会随着其逐渐变化,不断的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是必须通过政治等媒介的作用,因为艺术在上层建筑中的位置比较偏远无法直接联系经济基础,而政治则与经济基础联系紧密。所谓实践性,就关系到认识论,何为第一性,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好的认识可以促进实践顺利进行,错的认识会误导实践,艺术也是同样如此,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认识,从中取得正确的认识再去引导实践的顺利完成。我认为艺术中的科学性在于对自然,材料等的选取和运用,比如最近几年特别流行的综合材料艺术,通过不同材料的运用,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互补关系。自主性的理解就是艺术作品必须是艺术家独立完成的,如果一味的模仿和抄袭别人的作品即使技术上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的作品依然是苍白无力的,没有艺术的价值,所以我们必须主动的创新,现在正是中国的创新时代,年轻人应该赶上这个潮流,大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从创新大国到创新强国的转变,这是当代下、年轻学者的责任。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悠悠五千年的丰富文化,我们一定要学会继承传统文化,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像明代画家董其昌一样,虽然他在绘画史上有着杰出的贡献,但他提出的重视形式和笔墨的追求对后代画家造成了忽略自然世界本身的重大缺陷。

随着20世纪中叶的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空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成为标志的现在科学技术革命,是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见具有全球性、根本性影响的大事,科学技术作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极大的发展了生产力,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类进入了高技术时代和信息时代。现在科学技术革命以高新技术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与海洋技术等领域。其中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都在艺术方面有责不俗的表现力,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当然也受到这股科技浪潮的影響,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效果。

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浪潮中,自然辩证法大有可为。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艺术家的绘制,当他还是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或想象时,它是没有物质外壳的,需要依靠艺术家的理论思维进行选择、考察、模拟等一系列的审美活动,在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中,理论思维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艺术家看清事物的本质,特性,再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使自然美转变为艺术美。

三、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自然界是客观的、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物质在其永恒的循环中是按照规律运动的”;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艺术作品同样也是物质,有其共性和规律性,应该运用自然辩证法去寻找,探索它的规律加以利用,当然只有美的事物不能称之为艺术,所有艺术作品上都被烙印上了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念以及他要表现的审美理想,所以要创作艺术作品不仅需要物质这一客观基础,还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更需要遵从自然的客观规律性。

结束语

在当今世界已经连成一个整体的背景下,对于我们当代青年而言必须学习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精华,又要从西方文化中取其精华,拿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艺术作品,时刻保持思想的开阔性、灵活性,不能固步自封,舍弃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合理的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规律去指导我们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自然界艺术作品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自然界的一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