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人笑他太疯癫——悲情才子唐伯虎

2018-09-10张君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征明唐伯虎唐寅

张君

摘 要:唐伯虎的一生比影视剧本还要跌宕起伏,他被称为“诗、书、画”三绝,文章以唐伯虎一生的经历为线索,主要探讨他个性、身世对他艺术风格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悲情才子;唐伯虎

60年代初,几个收破烂的人从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婆手里用4块钱买了一幅画,后来又有人用40元从收破烂的手里将这幅画购回。这幅画就是唐伯虎的《庐山图》,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整幅画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又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为全景山水,画面中山峰和岩石蹉跎巍峨,古木惨淡,瀑布和泉水湍流倾泻,画风清刚俊逸,而意境却萧索苍冷。

这一年,45岁的唐伯虎从江西宁王府逃回,路过庐山去散散心。当初迫于生计,打算在宁王府谋得一官半职,没想到当时皇帝的叔叔宁王招兵买马,意图谋反,他只能装疯卖傻,脱光了衣服在大街上裸奔,被宁王轰出去了。三个月后宁王果真造反,他的下属多被满门抄斩,唐伯虎虽然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但心情极度郁闷,从政的心愿又一次破灭了,于是在心灰意冷中以画抒情。此时他的山水画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画风,他打破门户之见,融合南北画派,博采众长,最重要的是他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无论造型、笔墨还是韵律气魄都独树一帜。

话说唐伯虎于1470年3月1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爸爸虽然开了个小酒馆,却对这个大儿子基于厚望,希望他能光宗耀祖,摆脱在当时属于地位最低的商人阶层。唐伯虎也不负众望,不但长得漂亮,貌似潘安,潘安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美男子,更重要的是喜欢看书,爸爸精心为他准备的满屋子藏书都被他翻遍了,还不满足,经常跟小伙伴们交换各类经典。当然,他性格外向,想法也和别人不一样,免不了调皮捣蛋,传说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去摘果子,他第一个翻墙过去,掉进一个粪坑,小伙伴等半天见没声响,以为他在偷吃果子,其实唐伯虎故意不吱声,大家一个个翻墙过去,纷纷掉入了粪坑。他还经常和小伙伴们扮成要饭的,把要来的钱用来吃喝玩乐。

他的铁哥们张灵,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另一个莫逆之交祝允明,是明代的大书法家,因为右手指上多了个指头,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字叫“枝山”,他虽然比唐寅大十岁,俩人却甚是谈得来,少年唐寅每天在家饱读诗书,不愿出门,祝枝山就劝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是找个理由俩人去耍了。另一个就是文征明,他们都拜沈周为师,小时侯的文征明开化得晚,有点呆头呆脑,相比自己这个聪明机灵鬼,唐伯虎他爸经常没事偷着乐。你看,他的朋友们都是学霸。后来呢,因为诗学,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共称江南四才子,因为绘画,沈周、文征明、唐伯虎、仇英共称吴四家。

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就这样过去了,16岁那年,唐伯虎中了秀才,而且是第一名,惊动了整个苏州城,紧接着应该就是省里第一,乃至全国第一,爸爸的理想就要实现了。但看到少年成名的儿子有些骄傲得意,整天跟那些个铁哥们吃吃喝喝,嘻嘻哈哈,吟诗作画,心里自然有些担心,于是在伯虎19岁那年给他娶了媳妇徐氏,徐氏呢,对唐伯虎关爱备至,搞得伯虎是既依恋又依赖呀。可不幸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了,他爸因为操劳过度,也是忧郁成疾,在伯虎25岁那年突然过世了,刚料理完丧事,祸不单行,母亲因为哀伤过度,几天后也走了,没想到,不久妻子怀着对夫君的挂念病死了,而他们唯一幼小的儿子也夭折了,短短的时间内死了四个亲人,而唯一远嫁的妹妹也在婆家病死了,短短的一年当中,家里的人都几乎死光了,他欲哭无泪,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写下了“肝裂魂飘扬”这样的伤感诗句。

不对呀,寅年寅月寅日生,是不是自己命硬,方人啊!他疯狂的思考与自问,白虎与伯虎谐音,自己是不是就是灾星白虎星啊,可倔强的他偏不信邪,刻了一枚印叫“白虎”,表达他无奈的自潮和反叛命运不公的剧烈抗争。他一下子老了很多,愁出了许多白发。于是他消极,出入青楼, 画了很多以青楼女子为模特的仕女画。那时候大家闺秀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难怪只有唐伯虎才画得出中国古代最好的仕女画,如《秋风纨扇图》,借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色衰被弃的故事,好比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搁弃的命运来抨击世态的炎凉。画中一仕女(其实模特可能是青楼女子)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的神色。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此画虽纯用水墨,却能在粗细,浓淡变化中显示出丰富的色调。画面气韵生动,美感十足,让人一见就有种被打动的感觉。他的工笔重彩仕女画《王蜀宫妓图》,又称《四美图》,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后宫生活,画面中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她们头戴花冠,身着道衣,粉面桃腮,柳眼樱唇。并以白粉晕染“额、鼻、脸颊”,谓之唐寅式的“三白”画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当然后来因为穷困他也画了很多春宫图借以度日,但却个个生动,富有情趣。《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也是这样传开的,其实秋香比他大20岁,是冯梦龙等文学家给他嫁接上去的,体现了老百姓对才子佳人美好结局的期望和对才子怀才不遇的感伤。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唐伯虎在好哥们的鼓励下决定奋发图强,于是在29岁那年参加应天府乡试,果然名列榜首,人称“唐解元”,相当于现在的高考状元,于是,时年30岁的唐伯虎意气风发,进京赶考,如果能在会试中考中会元,殿试中考上状元,就连中三元了。没想到,多灾多难的惨烈命运又给他开了个可怕的玩笑。在进京赶考的船上交得一好友,富二代徐经,就是徐霞客的曾祖父。他才学出众,出手阔绰,到京城后俩人一起走访权贵,甚至去主考官家串门,知识分子的单纯和不安事故使他不知道在得意的時候更要谨慎。而当时的主考官程敏郑也祸从口出,因为题出得很难,绝大多数考生答不上,另一位考官说“就一张好”,主考官说“那八成就是唐寅的”,完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紧接着就是举报揭发检举,明孝宗严办,把他们投入大牢,一陈皮开肉绽的暴打,徐经招了,虽然后来又翻供,却令他们从此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断了入仕的后路,主考官第二年也忧愤而死,这也许本来就是官场政治斗争的结果。而唐伯虎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他无辜地受到了最大伤害,他失望沮丧,踏上了遍涉千山万水的征途,以此排解怨气,写了很多游记诗歌,画了很多山水风光。游历时间长了,钱也花没了,两手空空还背上罪名,回到家里遭到众人的白眼。以前拍马屁的把他视为可耻的另类,他续弦的第二个妻子尤其势利眼,天天争吵,后来只能离婚了,休了她。

这时候的唐伯虎百感交集,悟出了许多东西。他的诗平白如话,都听得明白。他卖书借钱在苏州买了个房子,起名叫“桃花庵”。做诗曰“桃花屋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其实唐伯虎并没有真正颓废,骇人听闻的经历更激励他的才华,他诗书画日益精进。 他的书法用笔迅捷痛快,八面出锋率真自如,融诸家笔法于一体,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近“燕尾”,达到了挥洒自如、神机流走的境地。他的山水更是充满雄浑潇洒之气,因为他走遍千山万水,胸中充满千山万壑,可谓胸有成竹、手到擒来。诗书画三绝非他莫属。后来又娶了个叫沈九娘的贤惠女子,生了一个女儿,也因此有了唐伯虎有九个老婆的讹传。可惜沈九娘死得早,晚年的唐伯虎贫病交加、孤独终老,终年54岁。他的碑文是好友祝枝山写的,他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书法家好友张宠的儿子加以照顾,张灵、文征明等好友合伙出钱埋葬了他。

他的一生比影视剧本还要跌宕起伏,据说2013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中,唐寅的一幅立轴《庐山观瀑图》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唐寅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也被称为迄今为止中国最贵的画,这也从侧面传达出后世的人们对才子境遇的唏嘘感慨和心痛与爱戴。

参考文献

[1]《走近唐伯虎》 林家治著 三联出版社 1992;

[2]《关于唐寅的研究》江兆申著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76;

[3]《六如居士集》唐寅著 西泠印社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文征明唐伯虎唐寅
翻翻他的“朋友圈”,见证一段书法史
文征明习字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别出心裁 自成一格——唐寅《灌木丛筱图》赏析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文征明最娴雅的小楷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文征明 雨馀春树图诗》
唐伯虎赞画
唐寅绘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