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18-09-10赵彬彬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物学中学生心理健康

赵彬彬

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以给中学生带来各种心理压力,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学科中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生物学,因此,借助学科优势,我在生物教学中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具体实施。在生物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和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利用学科特点来优化学生心理环境等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重视青春期教育

十四五岁,是孩子们身体、心理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其变化之快、幅度之大,往往是人们难以预测的。有些学者把这个时期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他们的好奇心往往促使他们迫切地寻找答案。青春期又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学习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学习时间过长会使大脑产生疲劳、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再讲到神经系统时,通过学习,孩子们认识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用脑卫生:(1)善于用脑。注意劳逸结合,动静交替,还要交换脑力活动的内容。此外,要在课后及时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条件反射。(2)勤于用脑。注意遇事多想多问,先想后问,这样才能使神经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使人的思维越来越敏捷,记忆更加深刻。(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把学习、工作、体育运动、休息和睡眠等的时间合理安排,尽量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以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对学习效率的提高、神经系统的保护以及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益处。

二、利用生物学知识,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

生物教学内容丰富,其中自然界的无穷奥秘,生命现象的神秘莫测,会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学生们了解了血型、血量与输血知识,懂得了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了成年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在学习视觉和听觉时,我结合三月份来我校演出的残疾人艺术团的感人故事,告诉他们视觉和听觉障碍的形成原因,出示了我国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数据统计及不同的致残原因,数字触目惊心,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最后,我向学生们倡导为了救助病残,将来可以捐献自己的角膜、骨髓等器官。令人感动和欣慰的事,在后来的学生周记中,有几个同学写了上课时的感受,并决心将来也做一个器官捐赠者!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和创造的学科,生物课外活动更应重视实践。在实际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各种生物现象,并能搜集、参阅大量资料,去说明和解决一些问题,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制作了普通的腊叶标本,还有不少同学用多彩的、形状各异的叶片、种子、花等组成了美妙的图案。最后展出时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艺术作品。

四、充分利用实验课,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合作精神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观察、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等在生物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生物实验活动中蕴藏着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每一个实验过程,都能够有意识的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渗透进去,和实验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

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具有爱的品格。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努力尝试,的确有所收获。

首先,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老师不能再作为“一言堂”的主人,学生也不再“唯师是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决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中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成熟之中,他们需要尊重、理解、鼓励。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表现出的态度、讲话的语气必须和蔼可亲,对待学生的问题不论简单或是幼稚、荒谬,甚至尖锐,我们都应耐心地进行解释讲解。我在提问学生时,一定不忘了說“请XX同学回答”、“请坐下”等词语,学生答对了一定记得及时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平时基础差的同学或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更需略带夸张地给与鼓励,对答错的问题,及时更正,但不去嘲讽学生,做到以尊重学生自尊心为重。激励性语言如“你说得真棒!”、“你思维很敏捷”“你想得很全面”等会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另外,平时闲暇时间尽量多与学生接触,以平易之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诉说,分享他们的喜悦,帮他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一来,那怕是很调皮的孩子,在课堂上,他们也会给足你这个“朋友”的面子。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过程,用爱为他们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

总之,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和学两个方面共同构建的协调发展空间,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达到最佳耦合的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特点,也决定了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生物学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