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018-09-10冉亚均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班主任小学生

冉亚均

摘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好从小做起,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各类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加强对小学生各项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阶段正是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本文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规则意识;班主任

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遇到很多年轻老师问诸如“学生自习课讲话,怎么办?”“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怎么办?”“学生违纪又不服从管教,怎么办?”等等问题。每当遇到这些问题,我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们班有班规吗?”而答案往往是“有班规,但是学生不遵守”。班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经由班规的制定和执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这里面大有学问,本文就师生共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行简要陈述。

一、透解内容,强化意识

在一年级的班级管理中,规则的讲解总是让我感到头疼,说得太深,学生们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告诉我,他们并不理解;说得太简略,学生们活泼好动的行为告诉我,他们记住了,但是做的时候,刚好忘记了。在几番尝试后,我开始尝试利用少先队课的时间,以读儿童绘本、看动画视频、听规则小故事的方式,渗透规则内容的讲解,如在绘本故事《蚯蚓的日记》中,我通过小蚯蚓憨厚、可爱的一声声“早安,早安,早安,早安,早安……”中,教会了学生“我们要懂礼貌”的待人规则;在蚯蚓妈妈的“三件重要的事情”中,教会学生明白了地球给了我们需要的一切,同时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力量照顾地球,让他们明白了爱护环境是我们责任,这样的规则内容,学生们读得可欢乐了。

二、塑造榜样,引导向学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塑造性极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应验。因此,在规则这个德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积极为学生们塑造生活中的、身边的“好榜样”,并将“好榜样”贯穿到我们德育教学的始末,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向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塑造的“好榜样”应该是具体的,多元的,来自学生生活的,有的老师在塑造榜样时总是那么一两个成绩优异的孩子,把所有光环集于一身,这样并不利于学生们的规则意识的强化。

我们在塑造榜样时,应该有所侧重,如在考试中,我们应该塑造诚信考试的好榜样,对坐姿端正、答题认真、仔细检查考卷的同学,进行正面表扬;在劳动中,我们应该塑造积极勤快的好榜样,尤其是那些虽然平时调皮,学习成绩一般,但积极劳动的学生,进行着重表扬,从规则的另一个角度出发,既鼓励班级学生学习他对劳动的热情,同时也引导他将规则的践行延伸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中。为了塑造这些来自班级的“小榜样”,我在班级后墙的角落设计了一个“我是闪闪小红星”的光荣榜,定期对这些守规则、讲文明的学生进行展示,将他们的小事例、他们对规则的心声张贴出来,与大家进行分享。

三、培养自控力,促规则意识

要理解到学生并不是故意不遵守规则,而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天性活泼好动,相对而言,自控力较差。所以,培养自控力的主要方式是从孩子的视角积极主动发展孩子自身的自控能力。

(一)设计活动培养自控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活动。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会等待、轮流、合作、团结、自律、自强等各种社会技能,通过这些技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和调节自己的自控能力,而且这种调节和控制是主观的,学生通过主观调控自我,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规范要求,并且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够影响到其他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更好的提高自控能力。

(二)提醒鼓励培养自控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的同时,需要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意识的提醒和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参与活动。例如,在开展某一项具体活动的时候,在活动前,教师要将活动中的具体要求、规定和注意事项给同学们进行充分交待,学生们在活动开始前就能对整体的规定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知。然后在活动中,如果学生有违反规定的行为时,老师要善意提醒学生,让学生了解到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更要鼓励学生,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按照规定做好。这样,孩子在宽松良好的环境下,自控力也会逐渐提升,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要求自己遵守规定,按规矩做事。

四、家校合作,共同教育

(一)家长树正确教育观念

首先,家长的教育观念要正确,这是首要的事情。国内的管教对于孩子太多约束,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自由也是有限度的,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基础上的,否则,就会造成孩子从小就缺乏规则的约束,长大后就会漠视规则。所以说,家长应当养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不能一点也不管教,又不能对孩子约束太严格。自由与管教相互叠加,帮助孩子遵循社会生活的基本规章制度。

(二)家长以身作则做榜样

父母是孩子们的榜样,家长们平时为人处事态度,无形中就是给孩子起了模范的作用。如果家长自己都不遵守规则,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所以说,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孩子的好榜样,让孩子在一个平等、和谐和遵守规则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样,孩子自发遵守规则的意识就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家长与孩子互相监督

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做榜样,更要象朋友一样与孩子共同制定生活规则,例如共同制定并遵守作息制度等生活规则,相互监督,家长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也要敢于接受孩子们的批评和指正。这样对孩子也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孩子们正确的规则意识得以养成。

结语

学生良好规则意识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引导。作为小学生来讲,其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家长、老师和学校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教育。同时,要认识到,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要有持久性,在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时都应当以尊重为原则,正确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张涛,卢艳萍.基于主体性德育观的小学生规则意识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5(13):31-32.

[2]趙萌萌.新班主任的规则意识是怎样炼成的[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3(10).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班主任小学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夸夸我的班主任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班主任
我是小学生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