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2018-09-10梁燕玲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

梁燕玲

摘 要:教师对学生的不良心态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不仅会导致体育课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更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不良心态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真诚地帮助和教育学生,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不良心态;不良表现;实施策略;健康心态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发展身体素质,而且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身心素质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课堂不良心态经常出现,对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造成较大影响。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真诚地帮助和教育学生,选择了合适的指导策略,才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现阶段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也相应的进行改革,利用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真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学生体育课堂不良心态的表现

(1)无所谓心态。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和转移。

(2)逆反心态。主要表现为不遵守规定,不听从指挥等盲目反抗教师的行为。

(3)自私心态。主要指体育课堂上学生损害公物、抢夺同学器械,甚至恶意指责、彼此争吵、辱骂、打架斗殴等攻击性行为。

(4)躲避心态。包括寻找各种理由逃避上体育课。

二、学生体育课堂不良心态产生的原因

(1)一些学生不重视体育课教学,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功能。本身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也较差,再加上体育课的特殊性,导致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不需要纪律的约束。

(2)体育活动兴趣低落,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一些学生因教学内容太难,达不到教师要求而产生惧怕心理;一些学生因教学内容太易而感到索然无味;或由于教学生厌倦和恐俱,对体育教师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师生矛盾和冲突逐渐尖锐化。

(3)教师教学内容不当、教学方法不当也能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课堂的组织不合理和教师的课堂管理不当,往往也给学生提供追逐、打闹、躲避练习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机会。

(4)教师对学生要求不当。有时我们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就很容易引起学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使整堂课都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逐渐形成对课的厌倦和恐惧,还会对体育老师产生抵触的情绪。

(5)环境方面的原因。课堂不良行为的产生,除了取决于学生和教师的因素外,还与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课堂内部的影响。

三、体育课堂培养学生健康心态的实施策略

(1)析现象、究原因、重激趣

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意识的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提高其对体育课的认识,教师不能简单地责备学生,要增强体育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项目,因人而异,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发挥特长。

(2)严考勤、精准备、强合作

由于体育教学空间相对宽阔,故学生课堂组织纪律方面尤为重要。体育课堂会经常出现迟到、接嘴、练习不认真等不良行为,为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混乱。教师要严格课堂考勤,将有助学生规范体育课的行为。

同时教师要认真地准备好每一堂课,恰当设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精心创设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要准确,指令表达要清晰,组织调动学生要快速、有序,但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练习时间。

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体育课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团队精神,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良好的合作,才更容易取得成功。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分析合作竞争胜利的原因,对学生之间配合成功给予表扬,以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及行为。

(3)强意志、多激励、多表扬

学生的意志品质对衡量其在体育锻炼的表现十分重要。而现在的孩子们耐挫能力较差。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培养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和与困难做斗争的决心,还能磨练学生吃苦意志品质,理智的支配和控制了自己的行为。

教师在课堂上多鼓动学生的情绪,多采用一些培养意志品质的练习,又一点尝试就给予表扬,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尽可能把教学内容安排有一定趣味性,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培养同学们的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候,通过循序渐进或者创设情境,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帮助及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4)重说服,少惩罚、多认可

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学生中的大多数并非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在教学中教师多安排一些相互合作的练习,让他们的价值得以体现,获取成功喜悦。在正面教育、嚴格要求的同时,要注意以情动人,以爱育人,切忌简单粗暴。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恰当。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学生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都有差异,教师应因势利导,用他们自身的长处去弥补不足,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要让学生展现自我,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先应做到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特长机会,让同学在体育运动中相互悦纳、认同和鼓励。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希望,在课堂上教师多使用些对学生带有期望性的言语。

体育课堂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体育教学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磨练他们的意志,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迎天著《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国学校体育》,2001.1年出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