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价值与社会责任文献综述研究

2018-09-10姜久仿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影响

姜久仿

摘 要:整合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的产业价值创造计量的三种方法:一是探寻环境、社会和管理绩效与企业价值的联系;二是量化企业正或负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并把这些影响纳入企业财务状况中;三是在社会结果和实际财务绩效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然而对产业价值创造进行计量的可能方法,并没有对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因此,目前尚没有计量产业价值创造的科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案例研究是产业价值创造研究的重要范式。

关键词:产业价值;社会责任;影响

1.产业价值

不仅Porter and Kramer及其合作者进行了产业价值创造的案例研究,其他学者也进行了许多类似研究。这些案例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①将产业价值创造概念置于特定组织的研究,例如跨国公司(Moon et al.,2011;Maltz and Schein,2012;Panchenko and Kiriakova,2015)、社会企业(Pirson,2012)、社会影响组织(Lopez Zelaya and Barrios Mena,2013);非营利组织(申光龙等,2015)。②特定行业产业价值创造的研究,例如食品(Diamond et al.,2014;Lee et al.,2014;邢小强等,2015)、服装业(Schmitt and Renken,2012;Schmitt2014)、石油和天然气(Wilson and Kuszewski,2011;殷鹏和许晓玲,2013)、教育(Lopez Zelaya and Barrios Mena,2013)、银行业(Amah and Ahiauzu,2014)、餐饮业(Drozdz et al.,2015)、水资源管理(Lassch,2015)、制药行业(Mohammed and Usman,2016;Smith,2016)。③国家层面产业价值创造的分析,例如巴西(Spitzek and Chapman,2012)、印度(Vaidyanathan and Scott,2012)、秘鲁(Kerkenaar,2013)、澳大利亚(Leth and Hems,2014)和瑞士(Haskell and P?lhed,2016)。

Porter and Kramer(2011)在正式提出产业价值创造概念时,曾列举了多个已实施产业价值创造的案例。此后,不论是Porter and Kramer的合作者还是支持者,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有关产业价值创造的案例研究文献。本项目组通过梳理百余篇产业价值创造的案例研究发现,有近一半的案例来自于Porter and Kramer及其合作者在FSG和HBR上发表的研究,所选案例大都是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按行业细分发现,这些案例大都集中在农业企业(Andre Maggi Group、Britania、Coca-Cola、Danone、Dow Chemical、Ferrero、Grameen Danone、Heineken、Mars、Nestle、Cargill、Bunge、Revolution Foods、Whole foods);医药健康企业(Bayer、Boehringer Ingelheim、Johnson&Johnson、Novartis、Novo Nordisk);生物化学(Basf Grameen、Dupont、Lanxess、Kemira、Novozymes、P&G);移动通讯电子企业(BracNET、Cisco Systems、Intel、Microsoft);金融企业(Credit Agricole、Root capital、Santam、Wells Fargo)和服装企业(Grameen Adidas、H&M、NIKE、Woolworths)。虽然农业是国外产业价值创造案例研究较集中的行业,但也有部分案例是其他行业,包括医药健康、生物化学、移动通讯电子、金融和服装等多个行业。但我国产业价值创造案例研究的数量较少,且多是农业企业。例如,刘娜等(2015)基于价值链模型,从支持活动和基础活动两方面探究了我国乳品企业创造产业价值的路径;邢小强等(2015)以临武鸭、新希望、九康楝树、寿光蔬菜、长城葡萄酒和百事土豆六个在中国农村市场运营的农业企业案例,探讨了农业企业在金字塔底层市场获得经济回报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的策略与途径。从国内外农业企业产业价值创造案例研究的主要对象看,较多的是农业企业中的食品企业。

从实现产业价值创造的方式看,有部分案例研究没有涉及案例企业实现产业价值创造方式的内容。涉及产业价值创造方式的案例,所研究的产业价值创造方式也只有Porter and Kramer建议的三种方式,产品、价值链和集群。其中,共有12个案例运用三种方式中的两种作为实现产业价值创造的方式,11个案例涉及产品和价值链,一个案例涉及价值链和集群;单独运用产品、价值链和集群中的某一种方式作为产业价值创造方式的案例分别有34个、33个和3个。可见,已有产业价值创造的案例研究还缺乏内涵和边界的一致性。从产业价值创造案例研究的数据来源看,大多数案例比较简单,缺乏支持作者观点的详细信息和数据,理论分析浅显,难以称得上是学术意义的案例研究。所使用研究数据大都来自于企业对外公开数据或报告和与管理者的面谈。例如,Sojamo and Larson(2012)运用案例公司外部公开报告取得数据;Kruschwitz(2013)基于雀巢公司高管提供的报告取得数据。也有案例研究数据来源于多种途径。例如,Michelini(2012)通过公司对外公开报告和公司网站取得数据;Aakhus and Bzdak(2012)同时通过访谈和网站报道获取数据。综合上述情况,产业价值创造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这也是产业价值创造案例研究侧重于产业价值创造对企业的影响而较少考虑其对社会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2.社会责任

关于产业价值创造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的文献至今基本空白。只有傅鸿震(2013)曾对我国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产业价值创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过简单的实证分析,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比较简单。关于企业政策和运营方式对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社会责任的概念是Sheldon在1924年最早提出的,企业是社会的重要構成部分,在道德、法律、经济、战略、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Jose,2016),从而,企业不应将赚取利润作为其唯一的经营目标(Chen and Wang,2011),还应关注其在经营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Friedman(2007)认为,企业存在有且仅有一个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所拥有控制的资源,为股东赚取最大的利润,增加股东财富。印度公司Infosys的创始人Narayana Murthy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Jose,2016)。企业的目标究竟是履行社会责任还是为股东创造财富?能否将两个目标予以兼顾,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给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个议题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关于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结果。有研究得出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是负相关关系((Bhattacharya and Sen,2004;Makni et al.,2009;李正,2006;温素彬和方苑,2008;王怀明和宋涛,2008)。研究结论认为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是负相关关系的文献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解释:一是认为,当企业聚焦于短期绩效时,不惜通过降低员工工资、破坏自然环境等损害社会价值的手段来获取短期收益(Lenssen and Zadek,2006);二是认为,社会责任是在牺牲企业绩效的基础上提高社会价值(Reinhardt et al.,2008),关注的社会责任是用企业赚取的利润去做慈善和捐赠(Clyde and Karnani,2015)。还有研究证明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是一种递归关系,即社会责任同时是企业绩效的因和果,是一种良性循环(Nelling and Webb,2009;尹开国等,2014)。闲置资源理论解释了企业绩效对社会责任正向影响的原因,认为,前期较好的企业绩效使企业具有较高的财务自由权,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必需的资源(Ullmann,1985;Waddock and Graves,1997)。另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本投入,提高企业绩效(尹开国等,2014)。Salzmann et al.(2005)认为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是因为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一个最优水平,当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太少时,增加社会责任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超出最优水平,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则会产生负向作用。

3.产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关系

大部分研究得到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关系的结论(Valenzuela et al.,2011;Tan et al,2015;沈洪涛,2005;张兆国,2013)。这一研究结论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认为,较多的履行社会责任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较高的满意度((Hill and Jones,1992),可以提高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尊重和信任(Jose,2016),给企业带来较强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从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Donaldson and Preston,1995;Jones,1995)。研究者通过元分析,对不同研究结论进行了比较,发现样本规模和时间间隔都是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Quazi and Richardson,2012)。样本规模越大,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越明显。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时间越久就会产生越高的企业绩效。在上述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相关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Hasoneh and Alafi(2012)发现顾客满意度在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Saeidi(2015)发现企业声誉和可持续竞争优势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李高泰和王尔大(2015)除发现顾客满意度在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以外,还发现员工离职率在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本文为2017年潍坊市软科学课题“依托“一三四七”战略,实现产业价值共享——以潍坊市食品加工企业为例”(项目编号:2017RKX08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袁子琪,孙蔓莉,企业社会责任与产业价值创造,企业管理,2013,(12):114-115

[2]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交互跨期影响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13,(8):32-39

[3]赵钧,宜信:信用创造产业价值——宜信公司2011-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WTO经济导刊,2013,(7):72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