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8-09-10吕岩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堂沉默高职英语教学高职学生

吕岩

摘 要:在高职英语课堂上,高职学生默不作声已成为目前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常态,也可以说是高职英语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如果长期发展下去,高职学生会因此而形成课堂沉默的习惯,高职英语教师则会因此而失去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对高职学生和高职英语教师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使高职英语教学失去了语言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不具有实效性。因此,应在对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后,找出缓解或解决的办法,促使高职学生能够积极、乐观、自主的参与到高职英语课堂活动,赋予高职英语课堂新的活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课堂沉默;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高职教育意在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使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够拥有实用性的技术和能力,以适用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也以此为指导思想,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等,使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用英语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事件,但在现实的高职英语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在践行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时,高职英语课堂上高职学生的沉默却阻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施,使高职英语教学对高职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陷入泥潭,无法实现预定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这样沉寂的高职英语课堂也使高职英语教师倍感挫折与压抑,久而久之,也会使高职英语教师出现倦怠、消极的教学态度,从而将“教”与“学”置于恶性的循环之中,何谈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因此,打破高职学生英语课堂的沉默是现今高职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而且刻不容缓。

一、分析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

在高职英语课堂上,对于高职学生默不作声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1.在教学层面上,高职学生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不同,致使高职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不适应,出现英语课堂沉默现象。高职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注重对英语知识的认知与记忆,对于英语知识的运用,也只限于书面上的做题,很少涉及对口语的实际操练和进行口语的实际表达,尤其是对于那些来自英语师资条件一般、英语教学条件有限的县、村级地区的高职学生,其英语口语的训练则更是少之又少,其英语课堂的缄默度就更为明显。这样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必定会导致高职学生在高职英语课堂的沉默、无语,必定会导致高职学生英语表达上的缺失,因此,应从教学层面入手对高职学生英语沉默现象进行干预与解决。

2.在心理层面上,高职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不足。高职学生对于“说英语”、“用英语表达”这种事情存在某种抵触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高职学生长期缺少相关内容的训练,致使高职学生内心深处没有足够的准备、没有充足的把握,对于自己的表现没有信心,也没有勇气去说,所以不敢开口、也不愿开口说英语。另一方面,是由于高职学生心理的羞涩情感、爱面子的情节使高职学生不愿主动去表达,担心自己在英语表达上犯错误,怕别的同学笑话,顾忌自己的形象等问题,使高职学生在英语表达的道路上迟迟不愿开口,这也是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愿开口说英语的心结所在,如何打开高职学生的这个心结应是高职英语教师深入探讨,寻求解答的根源。

3.在高职学生自身的层面上,存在英语知识储备不足的现象,其构成了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内因。高职学生的来源,即高职的生源的构成,是众所周知的,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够牢固,英语水平也有限,所以这就成为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巨大障碍。高职学生欲表达时,要么是不知自己想说的话对应的英语词汇是什么,要么是不知对几个意思相近的英语词汇如何选择,简而言之,就是高职学生英语知识储备的欠缺或是对英语知识掌握的不够准确所致。基于此,高职英语教学有必要加强高职学生英语知识的输入,使高职学生能够言之有物,能够实现对自己欲表达内容的口语表述。

二、打破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举措

欲打破高职学生英语课堂上的沉默,就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通过上面对问题原因的查找,笔者欲从教学层面、高职学生心理层面、高职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层面的三个主要方面入手,实施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而解决高职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现象,助力高职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助力高职学生的有效学习,实现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1、在高职英语教學上,引领高职学生适应高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学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是新的起点,原因在于高职英语教学不会延续高职学生以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而是有其自己的发展和培养方向,所以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高职英语教师在初期的教学中,应为高职学生详细讲解以往学习和高职英语学习之间的区别,使高职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明了、清楚,而以此为高职学生指明学习差异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职学生求同存异,尽快地适应高职英语教学。

此外,高职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绝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训练不足的情况,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之初的设计上,要以简单的英语活动或英语主题为主,甚至可以将英语入门级别的主题作为初期的教学内容,如:向别人介绍朋友与见面的问候、对于提议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询问时间或问路、邀请客人参加活动或宴会等,这些简单的会话不会给高职学生带来紧张的压力感,反之,会为高职学生的英语表述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使高职学生能够自由、自如的发挥,从而引领高职学生走进开口说英语的大门,使高职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这种简单的英语主题只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初期,目的是使高职学生张嘴说英语,能够适应高职英语教学的技能型学习模式,一旦高职学生建立起英语口语表达的信心,能够或是愿意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时,高职英语教师就可适当为高职学生增加英语口语表达的难度,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前期的导入前功尽弃。从高职英语教学层面寻求打破课堂沉默的途径是个需要时间去实践的过程,并非短短数日就能立竿见影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验证,以求获得最实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2、在高职学生的心理构建上,以鼓励式教学帮助高职学生获得信心。高职学生的羞涩、爱面子、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都可通过鼓励式教学帮助高职学生进行改善或解决。鼓励式教学,主要就是对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进行正面的分析,从积极、正能量的角度对高职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使高职学生从评价中获得肯定,对自己、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充满信心,能够有充足的动力展开接下来的英语学习,进而为高职学生在心理构建出一座坚固的堡垒,使其能够抵抗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高职学生更好的开展高职英语学习。

高职英语教师实施鼓励式教学的前提是高职英语教师对高职学生的认可,要以一种公平、平等的态度看待高职学生,不能歧视、低估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更不能对高职学生的人格有所轻视。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都有其发光点,高职英语教师应承认每个高职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是互不相连的,不能盲目地进行对比,而应重视每个高职学生的个体,充分肯定其的存在价值,以此才能保证评价的公正与公平、客观与积极。除此之外,高职英语教师自身要具有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要具有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别人,以此才能发现高职学生的优点,才能从高职学生的角度出发衡量高职学生的变化,才能更全面、更容易地察觉高职学生的微妙改变,从而才能保证鼓励式教学的持续性实施。

3、在高职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储备上,增加高职学生的英语输入量。高职英语教师应尽可能为高职学生创造条件增加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使英语知识源源不断的输入给高职学生,从而为高职学生打破英语课堂的沉默储备力量。随着英语知识的不断积累,高职学生也会从中获得信心与学习的毅力,为高职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埋下伏笔。

英语输入的方式可以是课堂上的教学,通过课堂上知识的讲授为高职学生带去知识,这是最常规、最常用的一种英语输入方式,但仅凭课堂教学的输入是不够的,还应从课下入手为高职学生扩展视野,帮助高职学生丰富英语知识的领域,使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具有多样、多元、多维化的趋势,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的英语学习需求。各种各样英语知识的推送是较好的一种拓展英语知识的方法,高职英语教师可为高职学生甄选一些优秀的、有价值、有内涵的英语资料,供高职学生课下、课余时间翻看、研究、学习,如:英语美文朗读:鲍勃·迪伦《时光慢慢流逝》、英国人用英语表示道歉的英语表达、英文漫画:11种生活方式,复制了难以计数的庸碌人生、耶鲁大学校长的精彩演讲《像狐狸一样思考》、老外都会用错的常见英语表达等。英语单词的背诵是高职学生英语知识储备的基础,也是高职学生能够发挥英语工具性作用最根本的因素,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可为高职学生制定英语单词背诵计划,计划的实施并非是课堂上的行为,而将其放在课下进行。高职英语教师可为高职学生组建英语单词背诵群,教师每天或定期为高职学生发布单词背诵的任务,高职学生则需要在高职英语教师发布任务的当天按照教师的要求提交任务的完成情况,或是发送单词的语音朗读,或是提交自考的照片,或是提高高职学生互考的结果等。在群内,高职英語教师或任何高职学生都可发起单词接龙活动,发起人由单词所对应的汉语解释发起,其他高职学生进行接龙,说出对应的英语单词,并补充一个单词的汉语解释,以此类推,形成循环,直到群内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接龙才算截止。当然,单词接龙活动与高职学生的平时成绩相对接,以此促进高职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使高职学生从单词接龙活动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郝永林.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2]王健,张静.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英语,2008(1):81-84.

[3]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4]乔春华,李艳.从教师视角看地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沉默[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6).

[5]徐薇.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9).

[6]李祥慧,唐树良.活跃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气氛的策略[J].大众科学,2008(3).

猜你喜欢

课堂沉默高职英语教学高职学生
从文化角度探究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初中英语课堂沉默成因的调查研究:基于学生视角
杜绝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