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德在泸顺起义中的贡献

2018-09-10蒙秀琼赵洪松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民革命朱德

蒙秀琼 赵洪松

摘 要:1926年,朱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苏联回国参加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随即参与领导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武装起义——泸顺起义。他积极策反军阀杨森、全程参与泸顺起义的组织领导和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为泸顺起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朱德;泸顺起义;国民革命

1926年,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武装起义——泸顺起义在四川爆发。起义的领导者主要有杨闇公、刘伯承、朱德等。长期以来,学界关于杨闇公、刘伯承在泸顺起义中的贡献有很多研究,但对于朱德在泸顺起义中的贡献研究却几近空白。本课题组在史料欠缺的情况下努力还原伟人朱德在泸顺起义中贡献和作用。

一、积极策反杨森,为泸顺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1926年7月上旬,朱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苏联回国参加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朱德回国之际,正是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湖南湖北之时。当时,手握重兵、扼守川东门户万县的四川军阀杨森与吴佩孚勾结在一起,对北伐军进军两湖构成重大威胁。为解除这一重大隐患,中共中央决定派朱德入川,策动杨森易帜,配合北伐军在两湖的作战。

1926年8月,朱德来到万县,受到杨森的热情欢迎。因为,朱德与杨森既是同乡,又是顺庆府中学堂时的同学,还在滇军中共过事,杨森还曾以师长之位相邀,并表示将虚位以待[1]。但是,当时,四川正处在军阀割据之中,刘湘、杨森、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等各霸一方。杨森控制的军队达七万多人,盘踞在川东万县一带,拥兵自重,对时局的变化抱观望态度。当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展顺利,便派人向广东国民政府输诚,表示要加入国民革命军;当共产党力量崛起,又請中共派人到他军队工作;他认为吴佩孚目前势力还比较大,就又接受了吴佩孚委任的四川省省长一职。

朱德针对杨森这种两方都不得罪、四面迎合的暧昧态度,严正指出:“我能向您提供的只不过是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我们这方面(即国民革命)必然得胜,你如果不参加进来,坚持要打我们,你就毫无前途”。[2]但朱德对杨森仍作积极的艰苦的争取,对他宣讲革命形势,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杨森具有了一定的进步性、革命性,如支持朱德、陈毅等在“万县惨案”发生后发动了广大工、农、商、学、兵、妇等各界群众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但杨森虽口口声声表示赞成北伐,却又借口兵饷不足,不愿脱离吴佩孚。1926年9月24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委任杨森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兼川鄂边防督办,朱德为军党代表并代政治部主任。杨森却迟迟不肯宣誓就职,而是在进犯武汉遭到国民革命军围歼后,才被迫派代表赴武汉“请罪”,并多次找朱德表示“悔悟”。1926年11月,杨森终于在宜昌通电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杨森易帜后,在朱德的建议下,设立了中国国民党第二十军党部和第二十军军事政治学校,用来自武汉的政工人员(大多是共产党员)担任教官。朱德对他们说:“我们创办这所二十军事政治学校,是为了撒播革命种子,培养革命干部,改造封建军阀部队,变反革命武装为革命武装”[3]。朱德领导政工人员对杨森部队普遍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唱革命歌曲,激发官兵的革命热情。朱德还亲自到校上课,宣讲革命形势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勉励学员说:“一定要有崇高品德的修养,要有坚强的革命方向,要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光辉事业。”[4]由于朱德等人的宣传和影响,该校先后发展了十多人为共产党员,成立了党支部。朱德等还以身示范加强对杨森部队中下级军官的改造。当时,朱德虽然担任二十军党代表兼代政治部主任,但生活依旧十分俭朴。“每天到杨森总部办公、汇报,都是身着布军服,手拿公文包,胸前佩着总部出入证,与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样,徒步来去。”“他总是和蔼可亲地与人交谈,当面圆满地解决问题,使人心悦诚服的离去。”[5]这种作风在旧军队高级官员中是很少见到的,因而博得军内广大官兵的尊敬。通过耐心艰苦的工作使杨森部的中下级军官如师长罗觐光等逐步同情革命军,具有一定的革命倾向。这一情况,引起了杨森的猜忌。于是,在其要求下,12月下旬,朱德率第二十军军事政治考察团赴武汉考察,暂时脱离了杨森的部队。

朱德对杨森部的策反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不仅使摇摆不定、反复无常的杨森公开易职,宣布效忠国民政府、支持国民革命,减轻了对国民革命军北伐的重大威胁,特别是在“万县惨案”发生后还支持朱德、陈毅在万县发动各界群众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北伐期间四川民众的革命热情,营造了四川良好的国民革命氛围,这为泸顺起义的发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泸顺起义期间作为四川第二大军阀势力的杨森部均未参与对泸顺起义军的打击和镇压,这虽与四川军阀之间的矛盾有关,也有朱德、陈毅等人对杨森部策反工作的影响有关。

二、积极参与组织领导泸顺起义

在北伐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加紧了在四川的军运工作,先后派吴玉章、刘伯承、欧阳钦、朱德、陈毅等人入川,策反军阀部队,争取在四川打开军事斗争的新局面。经过艰苦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争取了杜伯乾、秦汉三、黄慕颜、陈兰亭、袁品文、罗觐光等一大批川军中层将领倾向革命,甚至还吸收了秦汉三、黄慕颜加入党组织。1926年9月28日四川省国民党莲花池党部在重庆召开了革命军事会议,提出了响应北伐,会师武汉,投向国民革命阵营的号召。11月中旬,在重庆浮图关刘伯承家中召开的紧急会议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川组织暴动的最后决定,组成了以杨闇公为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委员的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从此,朱德作为军事委员会三位成员之一,积极参与了泸顺起义的组织领导。

首先,参与制定泸顺起义的总方案。军委会经过讨论,决定:“争取地方军阀反对北洋政府,支持国民政府。在具体策略上,利用军阀内部矛盾,策动一部分军队起义,以推动和争取更多的军阀武装起义,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6]据刘伯承后来回忆道:“当时我们的策略:对四川军阀一面拉拢使之有利北伐进军,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实力。所以在战略上是‘前面抵,后面拉的办法。利用川军矛盾,在顺庆起义以为根据地,在沪州起义——互相策应。”[7]

其次,参与制定泸顺起义的具体作战方案。军委会详细研究了军阀内部矛盾的发展,革命力量的分布,起义部队的素质、兵员实力以及枪弹装备情况,还有友军的协同,农民自卫军的配合,各县市左派党部和群众团体的支援等。经过反复讨论,军委会决定在1926年冬,泸州、顺庆同时起义,以顺庆为基地,各地义军集中后,整编为6个师,解决盘据在绥定的刘存厚(时任川陕边防督办)部,即刻挥师入陕,配合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北伐军会师武汉。军委会还就起义的领导作出了分工:杨闇公在重庆主持协调全面工作和与各路军阀进行周旋;刘伯承负责起义的总指挥;德赴万县做杨森的工作;陈毅负责泸州起义;童庸生负责顺庆起义。[8]

最后,参与对泸顺起义的多方准备。在对起义作了计划安排后,中共重庆地委即全力以赴加紧准备顺庆、合川、泸州起义,先后派遣30余名共产党员分别潜赴预定暴动地区,进行组织工作和思想发动。朱德也按军委会分工安排返回万县继续作杨森部的工作,使杨森承诺支持援助起义军。1926年11月,朱德又独自去泸州活动,住在朋友艾承庥家,适逢艾先生60寿辰,朱德赠匾并赠诗四首。[9]朱德对泸州是极其熟悉的。1915年的泸州纳溪棉花坡之战使他一战成名,成为护国名将。护国战争结束后,他曾领兵驻防泸州4年。对泸州的地理民情风俗军事各种情况了然于胸,这必然会对泸州起义起到很大帮助。目前,朱德此次回泸州的具体行程及活动无史可考。但从其送朋友的祝寿诗中言词“人生乱世心难测,我欲回天力自強,火热水深民望救,安危度外来思量”[10]来看,朱德既说此次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就说明此次来泸州是冒生命危险的。在国共合作时期作为国共两党派往杨森部作策反工作的朱德为老朋友祝寿应无任何风险。那么,在泸顺起义暴动前夕,朱德赴泸州干的极其危险的事必然是利用其各种人脉资源为泸州起义的发动作情报收集和各方关系梳理。起义爆发后刘伯承赴泸州指挥起义军前夕,朱德曾亲笔修书数封让刘伯承带给在泸州的亲朋故旧,显然是此次回到泸州疏通各方关系的成果,这为泸州起义的顺利发动和后来刘伯承领导泸州起义军坚守泸州41天起了积极作用。

三、积极为泸顺起义作善后工作

1926年12月初,泸顺起义在中共重庆地委军委领导下爆发了。12月1日,袁品文、陈兰亭率部在泸州起义。12月3日,秦汉三、杜伯乾率部在顺庆起义。12月5日,黄慕颜率部在合川起义。12月10日,刘伯承率黄慕颜、秦汉三、杜伯乾三部共7000余人在顺庆果山公园举行起义军誓师大会。刘伯承在会上号召起义官兵团结一致,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并就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

泸顺起义极大地震撼了四川军阀,他们一方面投机革命,向武汉国民政府输诚,另一方面,刘湘等反动军阀视泸顺起义为心腹之患,疯狂派兵围剿。12月16日,顺庆起义军在刘伯承的指挥下冲破反动军阀罗泽州、李家钰的层层包围,艰难撤出顺庆。12月22日,刘伯承率起义军2000人抵到开江县。开江是杨森部下罗觐光的防地,前文所述,罗觐光在朱德等人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倾向革命,起义军到达开江时,受到驻军司令罗觐光的出城欢迎。

朱德得知顺庆起义军抵到开江县后,劝说杨森兑现援助顺庆起义军的诺言。由于朱德对杨森部的工作,也由于杨森出于牵制刘湘的目的,杨森资助了起义军的部分给养及枪支,使起义军得以顺利驻扎开江,并得到休整和补充。朱德还派人想方设法为顺庆起义军筹集了一笔款子,又派人携款前往开江并接应刘伯承等来万县。[11]12月下旬,朱德与先后抵达万县的杨闇公、刘伯承一起分析时局的变化,商讨顺庆起义后泸州方面的军务。

1927年1月初,朱德应杨森之邀从武汉再回杨森部工作。1月中旬,中共重庆地委军委会议在万县秘密召开,朱德参加了会议,与杨闇公、刘伯承一起分析四川时局,重点商讨了控制泸州和扩大泸州起义成果的方案。会议决定,由刘伯承赶赴泸州全权指挥泸州起义军,驻开江的顺庆起义军由黄代行总指挥权。会后,朱德继续作杨森部工作。刘伯承则携朱德写给亲朋故旧的书信昼夜兼程赶往泸州[12]。泸州起义军在刘伯承的指挥下与广大民众一起积极备战,坚守孤城41天,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1927年6月,起义军撤至贵州桐梓,后被军阀收编。

1927年1月中下旬,朱德离开万县赴武汉后,四川军阀刘湘在重庆制造了三.三一惨案,中共重庆地委和国民党莲花池党部遭严重破坏,杨闇公牺牲。此时,杨森企图收编驻开江的顺庆起义军。由于朱德在杨森部工作的影响,在倾向革命的师长罗觐光亲自护送下,顺庆起义军得以顺利脱离杨森部,后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

课题项目:南充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立项课题(课题编号:RWA1703)。

参考文献

[1]、[2]、[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70、76。

[3]、[5]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朱德与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14、115。

[7] 刘伯承.纪念杨闇公同志.《刘伯承回忆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70。

[8] 王友平.《杨闇公与新中国三元帅》.《红岩春秋》,2008:2。

[9]、[10]、[11]、[12]、[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6-77、77、78、79、85。

猜你喜欢

国民革命朱德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特殊的生日礼物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聆听东方与西方的朱德群
中共对“大革命”内涵的认识及其转变初探
中共在四大前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探索
北伐前广东农民运动中国民党的身份冲突与调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