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浅析

2018-09-10刘安强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浅析初中体育渗透

刘安强

摘 要:新课标理念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性质、方式和目标都进行了规定。但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学还未能够完全跟上这个要求,因此,如何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已然成为了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其中,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是这些问题的首要问题,因为德育教育关系到人的思想发展,而这种渗透又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对渗透问题试着探析。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德育;渗透;浅析

初中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初中体育教学则是帮助锻炼学生坚强的体魄,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体。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紧密结合,便能够共同帮助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体育教育中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是学生身心教育的关键。以下便是这个关键问题的一个探讨。

一、新课标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必要性

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影响很大。2017年教育部8号文件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初中教育的整体要求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从此段话可知,《指南》对初中阶段的学生从思想层面进行了整体规划,揭示了德育教育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德育”概念分析

德育大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1、广义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2、狭义指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认识、体验与践行,使之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本文指此。

三、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1)坚持体育教学学生主导地位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演,学生是配角,这种教学是一种“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的自主性完全消失,很难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因此,现代教育需要改变这种模式,必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性地位,讓学生扮演主角,教师为导演,为设计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

如何让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地位得到实现,帮助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据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的契合点,把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与初中学生德育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并且使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展开。例如:在进行“跑步”内容学习时,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于是,老师可以创设游戏化的方式,模拟出体育比赛情境,将体育跑步的内容转变为接力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协同合作,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以此进行德育渗透。

(2)坚持体育教学因材施教

目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德育渗透还需要加强,究其原因就是一些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方式比较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同时,一些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偏爱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弱的学生,则认为无关紧要,容易让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不利于体育教学。据此,教师们应该变换观念,一视同仁,要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认识教学水平,坚持因材施教。例如:跳高这个体育项目,因为“高”,体育能力强的学生基本上没问题,对此都很积极,但是体育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则容易产生“恐高症”,畏难情绪较为突出,心理暗示不能完成,于是积极性严重不足。此时,教师就应该结合这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难度要相对较小,同时,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关心,增强他们今后的抗打能力,以此进行德育渗透。

(3)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学目的不是理论,而是指向实践。因此,体育德育教育必须跟随时代发展步伐,紧扣时代主题。就初中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而言,德育关注的是思想层面的东西,因而偏向理论方面;体育则关注的是现实身体的健康,因而偏向实践方面。所以,把二者有机结合的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那么,如何做呢?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的例子进行德育教学。例如:在讲到某一内容时,可以将国家体育健将学习和生活的经历,以德育教育的形式穿插进来,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增强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斗志,培养学生敢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学生一旦有了这种思想“自觉”,那么体育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4)将德育纳入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题,二者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教师传递知识给学生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际行为进行反馈,是一个输出的过程,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教学活动完美进行。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输入和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输出效果如何,这之间需要一个教育评价机制,需要把德育教学纳入到体育的评价体系之中,看学生对德育教学信息的反馈情况。学生一个小的动作,可以反映出他们思想的动向,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从细微处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就掌握的相关情况,结合德育教育内涵,评价学生的信息反馈是否符合体育教育内容,并对好的反馈保留,不好的反馈则及时改正。

四、总结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指引着行动的方向。德育教育作为思想教育,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指引着其它学科的发展。因此,将德育渗透到初中体育教学之中,能够有效帮助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彬.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6(92):113.

[2]莫钻林.初中体育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中),2016(10):231.

[3]程尚林.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6(52):128.

猜你喜欢

浅析初中体育渗透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浅析“谯”字“酷烈”义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