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军校学员马克思主义素养薄弱原因初探

2018-09-10李梓超

大东方 2018年3期
关键词:军校原著马克思主义

李梓超

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军校学员作为新形势下铸魂育人、举旗带兵的使命担当,必须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筑牢“金刚不坏之身”。调查发现军校学员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联系理论和强军实践、将专业优势转化为过硬看家本领上面都存在着不足和问题,深入分析存在着以下一些主客观原因:

一、学员自我要求较低,学习理解肤浅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缺失

(1)学习不为能力培养,更多着眼应付考核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熟悉的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员练就看家本领的必然要求,是更好任职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一定的课程考试,或是某一些急功近利的追求。但调查发现部分学员有这一方面的倾向,在认识上出现偏差。

比如在研读原著方面,部分学员并不是确确实实地原原本本、扎扎实实埋头苦读,而是根据考核内容大纲,有目的或有选择的学习某一专著或有关的文章,或者选读某些重点的篇章,或是选学马克思的一些主要代表作品。在开设的导读课上,完成了关于名著重点片段的学习,也没能够积极主动在课外完整地完成整个篇目的学习,奔着最低标准应付自己的学习,从而应付必要的课程考试,然而即使能够取得理想的结果,却没能够确实很好地完整把握其原著的真正内涵,对于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把握度当然不会很理想。

(2)学习深度不够,理解上较为肤浅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摊的大道,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要想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必须原原本本、扎扎实实地钻进去原著,在深刻的理解和消化当中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理论素养。

由于学员普遍面临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驾驭能力较差的问题,有大部分学员表示在阅读经典原著时遭遇太大的困惑会打击到自己的信心,也鲜有学员会在遭遇困惑时会主动和教员学员探讨,而是选择直接跳过或是浅尝辄止。这些阅读习惯对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和精髓很是不利,而学员对理论学习的低标准也是导致理论学习肤浅化,理论基础的不扎实,对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没有太大的改进作用。

二、军校生活个人时间划片明显,个人学习不够系统科学

学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理论素养不厚实,与没能系统完整地学习经典原著时很大关联的。

笔者了解学员在这一方面的情况,由于部分非专业学生没有这一方面的要求,所以在研读原著上没有太大的投入;而对于有专业要求的学员来说,会通过课后或者是假期整片时间来巩固马恩经典原著的学习效果也并不是太理想,很多学员抱怨军校生活个人时间比较少,时间被划分的比较破碎,在加上各种公差勤务繁忙分散学习注意力,导致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效率大打折扣,也会经典原著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基本理论基础不扎实的很大客观因素。

确实,在军队集体中生活,个人的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在加上今年学院裁撤物业服务之后,较大的营区和室内的卫生打扫工作也是占据了学员较大的精力和时间。本来不多的个人时间分配部分给了娱乐和休息,留在理论学习上的自然部队而且更加支离破碎,对学员系统连贯的理论学习影响较大。

三、教考机制仍有较大不足,理论武装效果滞缓时代需求

(1)教育手段比较传统,没能把握学员认知需求

当前的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教学,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比较单一,互动性、趣味性不足,发现特别是原著导读课上,虽然学院的规章制度规定禁止了学员课上玩手机、看闲书等一系列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但学员的“隐性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就是身在课堂而心不在课堂,教员在教学时鲜有学员的配合和参与,长期以往极易引起学员的抵触和逆反,没能收到融入灌输的应有效果。

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机制与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也是比较不相适应的。全军政工会上提出的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水平,使发展着的信息技术成为政治工作发挥生命线作用的“倍增器”,但目前情况开来关于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军校网络政治工作,在本科生这一层面上还是比较滞后的、比较欠缺的。对于本科生的教学不能够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不能拓展马克思主义教学的空间和渠道,再加上90后一代学员求奇求新的认知特点,一正一反间教学矛盾更加突出,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

(2)考核机制仍有较大漏洞,一定程度上加剧“为学而学”的情况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设置必要的考核手段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途径,也是强化学员理想信念的一种方式,然而现实中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理想信念的培塑却成为应试教育牺牲品。

学员平常学习不下苦功夫,考前抱佛脚,靠教员上课教授的重点进行复习;学习原著功夫没有下在平时、没有靠之钻进去,而是捧着辅导书,死记硬背一些重要的句子,只要把几分钟的面试应付过去就行,这样的学习方式根本不可能把原著学深学透,也起不了强化信仰、净化观念的作用。其实这和学院的考核机制的漏洞是有很大的联系的,然而这也是我国应试教育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解决还是要學院集齐民主之意和融合科学考核机制,更好起到推进学员确实把理论学习变成坚定信仰的有效途径。

四、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和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是教学效果打折扣的客观原因

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和传媒的优势,通过全球化的媒介,从日常的消费、饮食、娱乐等到意识层面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极力向中国传播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其和平演变的对象主要聚焦我国青年一代,当然军校青年学员也是他致力改变的目标。近年来我军的开放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军队前进的需要有了更大的提高,虽然军队相对于外界社会来说平时更着重“以红抵黑抵灰”的工作,但也免不了给西方文化留下渗透的些许空间。

猜你喜欢

军校原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拔牙
水家乡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