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2018-09-10李秀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肺功能护理

李秀芹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5. 6—2016. 11收入8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1.8%,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中护理前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儿肺功能情况,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关键词】护理;以家庭为中心;支气管肺炎;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196-01

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一类疾病为支气管肺炎,主要是由多种病原体以及其他因素所引起一类疾病,此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以及呼吸困难[1]。患儿症状较轻即预后情况良好,严重者会出现中毒性脑病、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出现,甚至会导致患儿出现死亡。随着医疗事业先进发展,许多危重病例抢救治疗及时,其预后效果良好,本文就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5.6—2016.11收入8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0.7—7岁,平均(35±0.8)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0.8—8岁,平均(3.8±1.1)岁,两组—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予以患儿常规抗感染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为无菌操作,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病情进行氧流量调节,并根据患儿痰液分泌量,予以患儿排痰护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予以以家庭为中心护理,1护理人员可以指导家属参与到整个护理当中,在患儿发病初期时,患儿会出现焦躁、哭闹等不良反应,可以适当采取有效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加强与患儿之间沟通,疏导不良反应,建立治疗信心。2.在疾病治疗初期,应当告知家属疾病健康知识,根据患儿具体病隋以及自身隋况,确定对其健康教育需求。并向患儿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整个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烦躁、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症状时,应当告知患儿家属立即通知医护人员。3.在服用药物之前,告知药物使用剂量、方法,并按时间以及医嘱服用。采用雾化治疗时,应当保持正确姿势,当患儿出现烦躁时,应当立即停止治疗。4.建立良好病房环境,让患儿感到舒适,并定时进行开窗通风、消毒处理,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同时可以放置患儿喜爱玩具,使患儿保持愉快心情以及充足睡眠。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包括显效[2]: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肺功能检测仪对患儿肺活量( FVC)、Is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率(FEVl/FVC)、呼吸峰值流速( PEF)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1.8%,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属于低龄儿童最为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体和其他一些因素所引起一类疾病,又称之为小叶性肺炎,是2岁左右儿童发病率最高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等,严重可见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等,甚至会引起死亡。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主要是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病情以及需求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尽量满足患儿以及家属需求,并在家属密切配合之下开展各项护理服务嘲。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1.8%,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中护理前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差异有意义(P<0.05)。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予以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予以患儿心理、用药、健康宣教以及环境方面护理干预措施,以加强与家属之间沟通,以建立友好护患关系。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以解决治疗中出现许多问题,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同时降低患儿家属经济负担[4]。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于患儿肺功能情况能有效改善,同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加以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淑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8):2232-2234.

[2]奚玉秀,李瑞雪,姚记农等.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6,40(11):1229-1230

[3]赵丽,杨卫红,姚金华等.PDCA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实用价值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7):1594-1596

[4]陈涓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49-151,161.

猜你喜欢

支气管肺炎肺功能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20例的效果分析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