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①

2018-09-10谭婕娟

中国商论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谭婕娟

摘 要: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当围绕着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性意见,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实现科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b)-187-02

本文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策略,找出落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全面进行人才培养的路径。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1.1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不明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特点不明显,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没能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不仅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而且没能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不仅不利于高职院校规模化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且还影响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当前高职院校还缺少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不少高职院校还没能设立创业学课程。有的高职院校即使开设创业学科课程,也没能围绕创业理论进行系统的教学,导致学生对创业创新活动没能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现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没能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1.2 创新创业与学科缺乏一体化的思路

只有走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新路,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贯彻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始终,当前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的手段。由于创新创业教师与学科教育课程联系的不紧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沙上建塔的问题。两者衔接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学活动衔接性不强,无论是创新创业课程还是学科专业课程都没能相互渗透各处的原理与方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在总体规划上纳入学科课程的内容,学科课程的实践活动无法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1.3 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水平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还没能开发出统一标准化的创新创业教材,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属于新兴课程,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比例设置,课程学时安排等还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缺乏统一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指导标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水平不足,现有的教学理论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只注重单一学科的问题,不少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学科的有效整合目标。

2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原则

2.1 树立面向全體学生的教学观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按照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理念,围绕当今社会的创新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念,对创新创业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未来取得更好发展。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从以往创新创业教育只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向着高职院校所有学生拓展,这样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切实打破传统精英教育理念下的束缚,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其次,还要建立起面向本校学生 特色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着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全面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作用。最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应当树立“种子”的理念,只有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在未来能够抓住创新创业的机会。

2.2 注重以实践为导向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体系能力,只有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培养学生的能力需求。首先,应当以实践为出发点,科学的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内容,不断丰富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内容,逐步的把教学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统一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其次,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创新创业的实践环境,注重围绕着真实创新创业环境中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最后,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面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着力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使用探究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

2.3 注重打造科学创新实践平台

只有给学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实践平台,才能全面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当前在实践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只能提供模拟操作的平台,还不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来,不少学生还没能获得直观的创新创业活动的体验。高职院校应当借助社会力量,构建起企业、社会、学校广泛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完善拓展训练平台,注重给学生提供体验性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把创新创业计划转化为创新创业活动的现实。其次,注重使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器,注重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丰富场所,通过创业俱乐部、创业夏令营等活动辅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2.4 形成良好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为了全面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把创新创业教育贯彻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过程当中来,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使高职学生广泛的关注社会创新创业现象,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丰富的土壤。应当注重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当中,注重在校园活动中贯彻普及创新创业的知识,通过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的宣传,不断鼓舞学生参与相关活动的热情。校园文化还应当加强相关的思想政治和法律法规教育,注重从哲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领,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新创业本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3.1 明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全面贯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当前要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目的,必须从科学的目标定位出发,找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首先,应当借助国内已经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积累的教学经验,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框架,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更好获得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在全方位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目标影响下形成学生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次,加强对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情况的实际情况研究,注重结合我国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丰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全面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着重提高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内容的深刻认识,围绕着高职院校有限的学时,为高职院校学生开辟良好的学习创新创业本领渠道。

3.2 构建科学完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在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的周期内形成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有深入的理性认识。首先,加强创新创业基本原理的教学,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低年级就明确创新创业的基本原理,从而打破创新创业神话,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本质有深刻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的对待创新创业的现象。其次,围绕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创業的方法论体系,引导学生围绕着国情和专业特点,进行自主探究的创新创业活动,并且围绕着我国高职学生的需求,不断的丰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

3.3 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效率

当前开展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效率,注重发挥高职院校软硬件条件的支撑作用,围绕着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需求,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首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注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条件,围绕着创业实习基础,创业法律法规教育、创业教育制度和教学规划开展具体的活动,支撑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普遍开展。其次,加强核心课程的设置和完善,在配备专业教师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完善和修改,构建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丰富的课程内容。

4 结语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彻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始终,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相关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找准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路,促进创新创业活动在高职院校蓬勃开展。

参考文献

[1] 徐俊祥.高职学生创业基础知能训练教程[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4(8).

[2] 李家华.创业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

[3] 刘贵芹.转变观念完善机制 更加有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

①基金项目: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xhjg008)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xhjg008)。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