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湖南省产教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①

2018-09-10唐小艳

中国商论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对策

摘 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推进区域产教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存在利益相关者联系松散、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不足、高职教育国际化步伐缓慢等困境。总结阐述了推进湖南产教融合的对策:利益相关者深度融合,优化区域顶层设计;专业群与产业群高度契合,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加强高职教育国际化,落实湖南“一带一路”发展倡议。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湖南省高职教育 区域产业 协同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b)-184-02

1 问题的提出

根據系统论思想,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其剩余利润不会为高职院校的某一类人或某一个人获得,某一类人或某一个人也不能独立控制高职院校,因而高职院校是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形式控制权。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两个子系统,存在较大利益相关性,必然存在联系。湖南省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边天,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将会推进湖南经济社会建设步伐。但是,目前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利益相关者联系松散,难以形成区域产教合力

目前,随着国家有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的出台,湖南省出台了一系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文件,但是文件的落地还需一个长期过程,甚至有些文件只是指导性口号、难以落地。湖南省为了促使校企合作办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譬如:从2008年开始,湖南省开始组建职教集团,政府搭桥引导,将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校友等利益相关者缔结而成职教办学联合体,至2012年,湖南省共组建28家职教集团,缔结合作单位共2298家[1],同时将职教集团建设纳入湖南省教育厅“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评选出10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虽然此举对利益相关者合作有较大推进作用。但是,由于职教集团无独立法人资格,成员单位联系松散,价值追求不同,发展整合能力不强,导致利益相关者合作办学成效不明显,特别是发展至近两年,部分职教集团形同虚设,专门化机构设置取消,集团成员单位互动较少。大多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自愿开展的,主要靠人际关系维系,缺乏法律规范和机制的有效保障,导致合作深度不够,缺乏长效机制。

1.2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不足,难以提升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7]1号),2017年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备案的高职专业403个,专业点1557个。专业布局整体上与产业布局相一致,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低投入专业开设较多,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严重,譬如:会计专业等低投入专业重复设置较多,2017年湖南省的65所高职院校中有51所高职院校开设会计专业,开设率达85%。

(2)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设置较少。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湘发〔2010〕14号)精神,将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及节能环保等产业,列为湖南重点培育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湖南省高职院校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设专业较少。2016年,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中有关“新材料”的高职专业共有23个,其中湖南省仅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6个专业点。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中有关“节能环保”的高职专业共有11个,其中湖南省共有2所高职院校开设了7个专业点[2]。

由此可见,高职专业与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度不足,难以提升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1.3 高职教育国际化步伐缓慢,难以满足区域产业“走出去”需求

相较于东部发达省份,湖南省高职教育国际化步伐缓慢,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政府对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的优惠政策少,有些国际合作项目受到资金少、审批难等阻碍,区域技术技能人才“走出去”的较少,通晓国际规则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职教师和学生较少,导致难以满足区域产业“走出去”需求,产教国际化进程缓慢。

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对策分析

2.1 利益相关者深度融合,优化区域顶层设计

政府应加强区域顶层设计,牵线搭桥,促使利益相关者深度融合,应出台有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文件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湖南省应加速政策的落地以及细则的出台,政府可引导高校技术入股、企业资金入股,搭建校企协同育人中心、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等育人、研发及孵化平台,并明确“政校企”的责权利,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考虑到校企不同的追求价值,应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质性的优惠政策,并引导学校和企业制定本单位的校企合作激励制度,学校以制度形式对参与企业实践、合作科研及技术服务的教师给予实质性激励,企业以制度形式对积极参与学校教学、合作科研的员工给予实质性奖励,让政策落地,让利益相关者推进产教融合的制度具体执行并常态化。

2.2 专业群与产业群高度契合,推进区域产教融合

近年来,湖南省高职院校本土就业的人数和比例偏少,大部分选择去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就业。这一方面说明湖南省处于中部地区的地域优势不强,同时也说明区域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不强。这需要加大区域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契合度,专业设置不仅要着眼于眼前,还要放眼未来,紧扣湖南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设置前景好、本土就业好的专业。根据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湘发〔2014〕11号)的文件精神,湖南省继续强化装备、食品、电子信息、汽车、有色、石化、建材、轻工、冶金等千亿产业的支撑作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应紧扣千亿产业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满足支柱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对接产业集群打造专业群以及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与岗位群相互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满足区域产业发展要求,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同时,应出台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就业优惠政策,留住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湖南扎根、发展。

2.3 加强高职教育国际化,落实湖南“一带一路”发展倡议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实际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湖南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简称“一带一部”),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要求湖南产业“走出去”,企业要有国际化视野,相应地需要培养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

区域政府应有战略眼光,搭建平台,构建区域联盟、校企联盟等[3],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话,推动湖南高职院校与东盟、东欧等沿线国家组建国际化教育联盟,在产学研领域签订合作协议,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交换生、学分互认等制度。同时,加强产业之间的交流,引导高职毕业生去沿线国家实习实训,加强人才交流和文化交流,推进国际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湖南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推进湖南“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键.2012年度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总结[R].湖南长沙: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视频工作会议,2013.

[2]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备案名单的通知[R].湖南长沙:湖南省教育厅,2016.

[3] 徐华,黄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6(4).

①基金项目: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2014BZZ024);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5YBB010);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17YBZZ117)。

作者简介:唐小艳(1981-),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副教授,副处长,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数据分析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