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2018-09-10陈君

中国商论 2018年29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新常态中小企业

陈君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要。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部分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企业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揭示了导致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措施,期望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直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b)-180-03

1 科技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1.1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经济增长、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决城乡就业、推动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2016年底全市中小企业数(含个体工商户)超过30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约99%以上,创造了70%以上的经济总量,吸纳了80%的就业人口,提供了60%以上的税收。但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经营风险隐患增多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2 科技创新对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意义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實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则要以创新来引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逐步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实质上仍然要依靠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而科技创新则成为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是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促使中小企业研发出高质量的新产品,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二是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区域或全球性生产经营网络,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三是通过科技创新可以赋予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基于扬州市的实际

科技创新的关键取决于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而衡量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力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和一个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就具体企业而言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是“无形资产”项目占用的资金数。以扬州市为例,统计资料表明,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2016年占GDP的比重在1%左右,与广东等发达省份的4%相比,差距很大。

另外,对扬州市314户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314户中小企业2015年度的财务年报中,有“无形资产”的企业数为55户,仅占企业总数的17.5%。55户企业中无形资产净值在100万元以内的有25户,在100万元以上的有30户。在314户企业中随机抽取的30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分析:30个企业分布在15个行业大类中的9个行业,包括制造、能源供应、建筑、房地产、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信息技术服务、科研技术服务和文体娱乐等行业。30个企业中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有6家,500万元(含500万元)到100万元的有7家,100万元(含100万元)到50万元的有6家,50万元(含50万元)到10万元的有11家。30个企业中只有6个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其中:5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净值在30万元到85万元之间,有1个企业为1450万元(该企业的注册资金为8000万元)。从上述的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民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要求。

3 影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原因分析

3.1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僵化,所有者科技创新理念缺失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没有能够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定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仍采用比较僵化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于所有者(老板)一个人身上,在管理上也没有完全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两权高度统一。

因此,企业所有者更多地相信多年形成的管理经验,缺少科学、系统的现代管理理论及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从而导致了他们科技创新理念的缺失,没有认识到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低下对企业效益所带来的影响,缺乏战略眼光,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眼前利益。再加上科技创新可能产生不成功的风险,从而使中小企业所有者对科技创新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导致中小企业所有者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在新技术引进或新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明显乏力。

3.2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普遍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所有者科技创新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普遍不足。前面提到,抽样的30户企业中在技术研发方面有投入的只有6户,仅占抽样企业的20%。而从抽样的30户企业资产负债表分析,许多企业持有大量的货币资金,充分表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不是因为资金的制约,而是因为企业的所有者缺乏战略目标,不能从战略的高度来认真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在企业新产品研发、技术更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就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财力。

3.3 各级政府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管理缺位

近年来,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撤销了原来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局,将其职能转入政府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会所属的与中小企业相关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落实国家和省级关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负责中小企业发展扶持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监管;协同研究提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政策措施;推进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中小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是满足于政策和文件的转发、扶持资金的分配和创新基金的申报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宣传、创新的融资工具使用推广、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示范、有效发挥各类服务平台的作用、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明显不足。

3.4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对创新的金融产品依存度较低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使用范围的日渐广泛,创新的金融产品逐渐增多,我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促进了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互联网金融逐渐融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机构中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创新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多,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供给量大幅度增加。通过对抽样的30户中小企业财务资料分析发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对创新的金融产品的依存度仍然较低。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中小企业很难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取得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资金;二是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对财务风险预防能力明显不足,从而产生了融资恐惧心理,使得他们不愿意为科技创新投入一定的资金;三是由于中小企业所有者和财务人员对创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接受程度偏低,促使得他们宁愿通过风险很大的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融资,不愿从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制约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力度。

4 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思考

4.1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中小企业所有者科技创新的理念

中小企业“两权”集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中小企业发展之初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了企业所有者缺乏战略发展的思维。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作用,增强中小企业所有者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转变科技创新的理念。一是通过政策宣讲、平台服务、典型案例示范等方式,不斷增强中小企业所有者对科技创新投入的信心,让他们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依据现代公司制的要求,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不断优化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构建多元化的中小企业产权结构;三是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进行决策,加大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引进、专利申报并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2 加强对中小企业人才的培育,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企业的科技创新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因此,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根本的是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育。一是政府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搭建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负责人的培训,用现代管理理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用科技创新成功的企业案例引导他们转变科技创新理念,增强企业负责人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与激励机制,如股权激励制度、薪酬调节制度和职位提升制度等吸引并留住创新人才。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积极培育勇于科技创新、乐于科技创新的创新人才,不断调动他们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新技术培训,组建企业科技创新的团队,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4.3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

2014年,APEC第21次中小企业部长会议的主题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会议发表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南京宣言》,宣言提出了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对国家有关促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应及时发布、宣传,并认真组织政策的落实。同时,积极组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借助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功能,带动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二是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三是应充分利用好政府搭建的各类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等,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人才培训、技术服务、新产品展示、专利申请、创新示范、融资担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4.4 转变融资观念,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解决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资金投入,关键在于转变企业所有者融资观念,多渠道筹集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提升中小企业所有者对科技创新投入的信心指数。一是认真筛选并指导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申报各级政府专门设立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及其他基金项目,用好用足国家财政扶持资金;二是对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应认真组织并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通过证券市场筹集权益性资本;三是通过行业协会举办培训班,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融资知识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创新的金融产品和互联网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信贷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贷款支持力度;五是对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资金比较紧张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与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填补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短板。

5 结语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2014—2015)》蓝皮书中指出,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中小企业也无法避免。所以,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科技创新成为“十三五”期间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各级政府应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促进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因地制宜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同时,各中小企业应积极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构建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机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主动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内、外结合,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中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宁学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10上).

[2] 郑伟.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出路[J].中小企业金融,2016(10).

[3] 江鸿,贺俊.“十三五”期间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思路与措施[J].学习与探索,2015(9).

[4] 刘静.“新常态”背景下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14(33).

[5] 杨煦.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6] 尹航.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人民论坛,2011(12上).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新常态中小企业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