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策

2018-09-10丁畅

中国商论 2018年29期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对策

丁畅

摘 要: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对广东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本文简要介绍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阐述了广东现阶段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背景、意义、现状等,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建议政府从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上旅游、加强海上维权、加强文化建设、加强经贸合作上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b)-150-04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区域经贸合作,促进亚太乃至世界经济繁荣,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这为在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的广东当下进行二次创业,推动经济工作再创辉煌提供历史机遇,也带来挑战。

1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

1.1 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可以追溯到西汉年前(前202—138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隋唐时期,由于战火不断以及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陆上丝绸之路不再适应商品运输发展和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的需要,隋唐末年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走向没落[2]。而到唐代陆上丝绸之路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促进了中西文化和物质交流繁荣,同时也促进了广东地区商贸活动的成熟,并且使广东成为以商贸为主要职能的专业性地区,丝绸之路经济贸易提升了沿线城镇的经济实力[3]。

1.2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历经秦、汉、隋、唐等朝代,期间繁盛衰败起伏。它以泉州为起点,经过广东的徐闻、合浦、广州、潮州、阳江等多个港口,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4]。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朝廷和港市的财政收入;元政府制定的“至元法则”,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2]。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当代更是促进了广东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实现区域一体化,扩大贸易范围,改善当地经济结构,推动商贸业、航海业、旅游业、采矿业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必要性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2.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必要性

(1)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需要。后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双速缓慢增长”格局。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及对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带动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对总体陷入衰退的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经济无疑起到提振,投资和消费信心有所回升。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则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自身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推进当下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又一重要举措。

(2)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目前国内经济面临种种问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等现象[5]。迫切需要進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优化产能结构;扩大对外经贸,打造新经济格局;增进与世界各国、区域互联互通,共创双赢局面。中共中央在2013年底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其中包括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的突破口。

2.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广东战略必要性

(1)广东争当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桥头堡作用的需要。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在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当中担当桥投堡的作用。李克强总理提出“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以备案制为主,大幅下放审批权限。健全金融、法律、领事等服务保障,规范走出去秩序,促进产品出口、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这也是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所要注重的方面。

(2)广东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有专家指出广东省的产业层次偏低,表现在制造业大而不强,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足,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少,技术对外依存度高[6]。广东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中期,需要加快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投资布局,最大限度发挥优势。例如,已经得到省政府批准的省属商贸、旅游两大板块资产重组方案,既加强了与关联国家和地区经贸联系,也带动了发展省内的旅游事业。

(3)广东省进行经济技术升级的需要。广东加强与东盟十国、太平洋岛国等的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经济技术升级,扩大对内地开放。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期,但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矛盾频发等问题凸显,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发展瓶颈,迫切需要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解决外部发展环境趋紧、内部发展环境固化的矛盾[7]。

3 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经贸合作主要体现在与丝绸之路沿线包括东盟、中东、太平洋岛国以及非洲东海岸国家。

3.1 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

3.1.1 现状

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良好,贸易额逐年增长。自2013年来,广东与东盟的贸易一直保持着4.29%的平均增长,增长态势平稳。

3.1.2 存在问题

(1)年贸易额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013—2016年,中国—东盟贸易额年均增速0.8%,而同期广东—东盟年均增速4.29%,高于全国3.49个百分点。

(2)对东盟投资力度不均衡。其中年力度不均衡:广东所占全国对东盟贸易额比重:例如 2013年23.1%(文中数据来自年鉴、网上,或根据数据计算而得),2016年25.6%,上升2.5个百分点。

地区力度不均衡:例如2016年,广东对东盟国家投资的前五位和后五位总额分别为961.29和195.85亿美元,且投资最高与最低的国家间差距大。

(3)广东与内地省(市)对东盟贸易份额比较有上升趋势。如2015年广东、上海对马来西亚进口额分别为283.07与198.74亿美元;2016年变为284.2与189.8亿美元。

(4)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利润较低。体现在出口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较快。

3.2 广东与中东地区经贸合作

3.2.1 现状

广东对中东主要贸易伙伴是投资沙特、埃及、阿联酋。2013—2016年期间贸易呈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28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7.9%[9]。

3.2.2 存在问题

(1)广东对中东地区近几年投资波动较大。广东对阿联酋投资增长率波动较大,最高2014年41.96%,最低2016年-14.4%。

(2)投资地区覆盖面不广。广东对中东投资主要集中在沙特、埃及和阿联酋,2013—2016年间投资增长率年平均对埃及28.16%,对阿联酋6.05%,较少涉及对其他地区的投资。

(3)投资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广东出口中东地区产品主要是服装和家具,产品种类不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大头。

3.3 广东与非洲东海岸地区经贸合作

3.3.1 现状

广东与非洲东海岸地区也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体现在投资、资金援助、承包工程、劳务合同等方面,主要对象国是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3.3.2 存在问题

(1)与非洲东海岸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度小。2013年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分别是8.3和4.12亿美元;2016年与坦桑尼亚6.2亿美元。

(2)当地矿藏资源丰富,但投资偏少,弥补本省资源短缺方面收效不足。

(3)投资地区覆盖面不广,投资领域单一,出口产品多以服装、鞋子、轻工业产品、机电产品为主。

3.4 广东与太平洋岛国经贸合作

3.4.1 现状

广东与太平洋岛国经贸联系主要体现在对新西兰国家。与巴布亚新几内亚、裴济等8个国家的合作始于2006年,通过“送医上岛”“送戏下海”“经济合作”等方式,取得积极的成果[10]。

3.4.2 存在问题

(1)进出口贸易额度小。2013年8.92亿美元,2016年17.04亿美元。

(2)贸易额波动幅度较大。对其增速例如:2009年16.48%;2010年8.47%;2011年41.88%;2012年6.57%。

(3)对主要对象国新西兰的贸易也不稳定。2011—2012年期间对其出口为9.89~8.82亿美元,而进口由6.1~8.22亿美元。

4 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的挑战

(1)对外经贸上广东虽说走在全国前列,但易受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影响,贸易货物面窄无多样性,模式单一。迫切需要改变观念,改善经贸环境,打造新的平台。

(2)政府和企业面对当前国际经济激烈竞争背景下涉及的新规则、新机制,未作充分研究及制定相应对策,不能规避如TPP、TTIP、TISA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

(3)沿海港口、码头、仓储等基础实施能力不强,内联外接出海通道建设滞后,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发展不足,因而造成物流不畅,货物吞吐周折。

(4)出台政策较少。各地响应中央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西、福建、海南纷纷“提出设想措施”[8],广东在这方面具体政策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完备,涉及层面不清晰。

(5)涉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版物不多,且以历史为主。例如《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丝绸之路文物图集》等,即使有涉及经济的,也是作为例子进行阐述,研究并不深入。

(6)旅游开发与历史结合不深。广东目前已开发的广州十三行、荔湾区、上下九、沙面、南越王庙等旅游景点,没有与海上丝绸之路背景相结合,对海洋历史文化挖掘不深,出境旅游广度和深度不够。

5 广东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策

5.1 发展海洋经济

广东应制定详尽的海洋政策,包括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及推进沿海区域一体化的具体措施。政府要整合生产要素资源,加大投资力度,并合理规划利用海洋资源。加强与航线上的国家、城市的区域化发展,建立相应贸易园区,例如广东湛江-非洲东海岸功能区,带动海洋贸易、经济、技术合作。与此同时广东省可在国内与其他省(城市)建立贸易园区,例如广东-福建海洋自由贸易园区,以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全省经济发展。

5.2 开发海上旅游

旅游业收入在GDP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将带动其他领域的经济增长。建议:(1)在已有开发的广州十三行、上下九、荔湾区、黄埔,阳江、湛江等景区基础上,增设湛江、惠州、东莞等地海上丝绸之路新景区。(2)景区内增设(建设)多媒体放映厅,播放海上丝路历史资料。(3)在海上丝路景区内举办旅游节日或相关活动,邀请企业、商家参与并互动。(4)在广州珠江上新设立“海上丝绸之路”号游轮,通过游轮传播历史文化。(5)加大力度开发境外旅游项目,如特色旅游、时节性旅游。

5.3 加强海上维权

领土范围内包括领路、领水、领空和领土,领土主权是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行使最高的权力。領土主权有3个原则:(1)领土不可侵犯。(2)国家在领土范围内享有属地管辖权。(3)国家对领土国的自然资源享有永久权利,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必须加强对海上维权。近年来,南海、东海等相关岛屿海域争议不断,势必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发展。相关部门应制定海上维权战略和战术;建设一支设备齐全、技术精湛、训练有术的海上维权队伍。

猜你喜欢

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对策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行摄广东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粤来粤美”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印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欲连印“季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