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观察

2018-09-10田仁琼李倩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田仁琼 李倩影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干预方案以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出生日期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小儿缺铁性贫血;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096-02

引言: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该种疾病的存在,多是因患儿体内铁质的缺乏,而使得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诱发的贫血症状,属于常见的小儿贫血【1】。临床上认为,小儿缺铁性贫血主要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等。且该种疾病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以2岁之内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2】。为了方便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年龄介于0~6岁。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因为个体铁质的储存量不足或者摄入量不足,从而无法满足机体的生长所致。该种疾病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必须要及时进行治疗。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案,以补铁为主。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入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效果。我院在临床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出生日期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包含3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男18例,女12例,其年龄介于O—6岁,平均年龄为( 2.34±0.45)岁;观察组患儿男14例,女16例,其年龄介于O~7岁,平均年龄为( 2.31±0.43)岁。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是环境干预,用药引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有:(1)注重患儿饮食的均衡,适当的加强含铁食物的食用。一般来说,主要包含母乳的喂养、添加辅助性食物、注重进食环境的优化等内容。(2)适当的给予补充铁的药物。在临床上,主要包含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而元素铁剂的用药量和规律为每日2—3次,4—6mg/kg。注意在药物服用时,必须要由小剂量过渡到全量,且于两餐之间服用。在药物服用时,禁止食用牛奶、咖啡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部分患儿可采用铁剂注射的方式。(3)贫血患儿需要注意休息的规律性与运动量的适当性。贫血程度越深,其在运动量应当越小,且以休息为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陪护,来安抚患儿的心理。(4)感染预防。贫血的存在也就是表明患儿的机体功能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必须要做好对应的保护性隔离与口腔护理,从而降低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同时,在患儿住院期间,还需要对其基本体征加以观测,避免并发症的出现。(5)心理护理。在此处心理护理需要从患儿以及其家属两个方面展开。部分患儿已经具备基本的交流能力,且能够对一些事物认知。护理人员需要对其意识进行引导,保证其对护理以及治疗的配合。而对于患儿家属,需要加强其对疾病的认知,从而保证其的护理能力提升。

1.3 评价指标

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的变化,将其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且经过检查,贫血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且经过检查,贫血好转;无效:与干预前比较,基本无变化。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就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 讨论

贫血会使得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存在头晕、眼花等多种临床症状,严重时还会诱发患者休克,从而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其本身的功能发育不全,免疫力相对较低,缺铁性贫血的存在,更会使得其诱发疾病的可能性增高,临床症状较为明显。面对该种现象,临床对其多采用积极治疗措施。但是从缺铁性贫血的诱发原因上分析,可以看出其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联系性[4]。因此不能单纯使用治疗方案,还必须辅以一定的护理干预策略。常规护理干预固然有一定的效果,却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管理能力,从而使得其在出院后复发的可能性较高,危险因素加大。在本次研究中,我院所提出的综合护理干预策略,从患儿的日常生活着手,起到了辅助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进行治疗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屏萍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01):49-51.

[2]褚丽华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要点分析[A].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论文集[c].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2.

[3]王香红,熊珍,晏宜玲,等护理干预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2):101-102

[4]朱小妹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17-118.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