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对策

2018-09-10洪珍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外伤性急诊护理

洪珍香

【摘要】目的观察外伤性肝破裂病人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病人1 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月-2 017年1 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组病人则接受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抢救效果。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的病例为78.0%,好转病例为18. 0%,另外有2.0%死亡病例。而对照组基本痊愈的病例为56.0%,好转病例为30.0%,另外有14.O%为死亡病例。两组抢救效果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病人通过接受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085-01

外伤性肝破裂为急诊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建筑事业的发展,外伤性肝破裂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肝脏为人体中较为脆弱的器官,同时血运较为丰富,很容易优于外伤而诱发损害。外伤性肝破裂会使得病人出现腹腔内大量的出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止血治疗,往往会诱发诸如失血性休克等严重问题【2】。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病人100例作为对象,观察外伤性肝破裂病人的急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病人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治疗组50例病人中,男性病人为27例,女性病人为23例,年龄各不相同,最大为77岁,最小21岁,平均42.6±5.2岁。对照组50例病人中,男性病人为28例,女性病人为22例,年龄各不相同,最大为78岁,最小20岁,平均42.9±5.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 0.05。

1.2方法

所有对照组病人全部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而治疗组病人则接受急诊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方法是:首先创建急诊抢救小组,小组成员由责任护理工作者以及辅助护理工作者者组成,责任护理为医院或者科室的高年资质护理工作者,具备较为丰富的临床抢救检验,而辅助护理工作者则能够执行部分相对较为简单的操作,和责任护理工作者进行有效的配合,这样就能够有效加快抢救的效率,各个工作各司其职,明确自身在抢救工作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其次,呼吸方面的护理,责任护理工作者和辅助护理工作者组成急救小组实施抢救,责任护理工作者则快速实施呼吸道的清理,最大限度的保障呼吸道的通畅,头偏向一侧,此举能够有效避免呕吐物或者呼吸道分泌物出现堵塞呼吸道的情况。如果痰液较多或者较为粘稠的病人,则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将痰液吸出。手术之前的相关准备,责任护理工作者快速实施体外的血液清除,连接其心电图实施生命体征方面的监测,另外还需要配合医生实施气管插管等相关操作,辅助护理工作者则需要建立静脉通路,同时抽取样本,责任护理工作者则需要对病情实施准确有效的评估。

1.3观察指标

分析研究两组病人抢救之后愈合情况。基本愈合:病人康复之后出院,且生活能够实现自理;好转:病人症状有非常明显的减轻,没有生命危险,不过还没有完全康复出院;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检验,(x2 x±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比较则使用t进行检验。

2.结果

如下表1所示,治疗组基本痊愈的病例为78.0%,好转病例为18.0%,另外有2.0%死亡病例。而对照组基本痊愈的病例为56.0%,好转病例为30.0%,另外有14.0%为死亡病例。两组抢救效果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临床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外傷性肝破裂是一种外伤性较为严重的疾病,在临床抢救过程中必须做到快速有效,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病人而言,救治的一分一秒都关系到救治的效果以及抢救的成功率,所以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护理的效率、预见性以及有效率,另外也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应急准备,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关的护理抢救措施【3】。而常规的护理干预则是由医院的值班护理工作者执行,由于不同护理工作者的护理配合度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抢救效率往往也各不相同,另外在抢救外伤性肝破裂病人中,护理工作者的抢救经验往往对抢救成功率都会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4】。

此次分析的外伤性肝破裂病人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其抢救的效果以及死亡率也各不相同,治疗组接受急诊综合护理抢救干预,通过建立抢救护理小组,为高年资的护理工作者担任护理组成的职务,另外选用部分辅助护理工作者,可以做到相互配合,在抢救的过程中各司其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抢救的成功率【5】。此次研究治疗组病人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 0.05。因此,科学有效的协作,同时在实际的抢救过程中重视细节处理,加强护理工作者与护理工作者之间的默契度,加强护理工作者和医生之间的默契度,能够有效提升抢救的成功率。

总之,外伤性肝破裂病人通过接受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谢德贵,孙勇.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效果探讨[J].重庆医学,2015,20(7):975-977.

【2】方巧红,罗敏,龙昌群等.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术后肝损伤41例[J].中国药业,2015,11(15):113-114,115.

【3】梁永玲,宋海燕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急救与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9):3032-3034

【4】徐锡平预见性护理在外伤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0):96-97

【5】李素娜.创伤性肝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4):184-185

猜你喜欢

外伤性急诊护理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的麻醉处理研究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