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2017-02-28唐沁暇

医学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并发症

唐沁暇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和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急诊护理措施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28例,救治成功率为96.55%,远远高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的情况25(86.2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90%,也远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4.1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给予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以及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并发症;急诊护理;救治成功率

当今社会,由于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人们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安全问题,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也居高不下。这其中,严重性创伤是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致命性威胁的一种情况,如果严重性创伤患者的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则导致患者出现失血过多、全身系统功能受累等后果,甚至出现休克。而多项研究表明,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正确的救治和合适的护理非常关键[1]。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各2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39.8±11.3)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5例,高空坠落7例,刺伤5例,其他伤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1.6±11.8)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3例,高空坠落8例,刺伤4例,其他伤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致伤原因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性的急诊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并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急诊护理措施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具体护理和预防措施是:①按照急救流程,迅速组建急救小组,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评估病情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并主动对密切地协助医生实施抢救工作;②迅速完成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包括血压、脉搏、心跳、心脑电图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情况,注意其呼吸、神智、 瞳孔等的变化情况,注意患者的体位,并协助其保持平稳,以防止伤情因体位变化而恶化;③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建立吸氧通道之前,应首先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出现呛咳、堵塞情况,之后在开放吸氧通道。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吸氧情况,若发现患者出现间歇式呼吸停滞状况,应立即遵医嘱给予气管插管处理,以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氧需求;④建立静脉通道:应对患者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并及时对患者进行补液、扩容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的输液的反应,保持合适的速度。同时,应该随时观察静脉通道的情况,保证静脉通道的通畅性,注意预防静脉炎症的发生;⑤注意提高患者的抗休克能力,及时正确的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纠正酸中毒。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项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对患者的各项监测数据做好记录观察,若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做好患者的各项导管的护理措施,保证通畅和稳固。

1.3观察评价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抢救成功的判定方法是指患者从休克状态成功的苏醒,并且没有发生任何的不适状态。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28例,救治成功率为96.55%,遠远高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的情况25(86.2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90%,远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4.1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严重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中,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的出血情况和创伤部位损伤情况,并迅速做出判断,同时,对于患者的神志、呼吸、面色等情况也应予以关注。对于这类患者的救治,最关键的是做好止血处理和保证顺畅的呼吸通道,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各种补液、补血措施,并密切注意其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由于严重性创伤患者往往会因大量出血而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并且并发凝血而出现血栓等情况,从而引起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应该做好患者的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2-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28例,救治成功率为96.55%,远远高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的情况25(86.2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的并发症是血栓、器官衰竭和感染,其中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0%,也远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4.1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给予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以及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亚静.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及急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7):319-319.

[2]王宏.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和并发症应用急诊护理的防范效果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51):232-232.

[3]张秀香,郑玉秀.严重刨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处理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61-262.

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并发症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护理分析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