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

2018-09-10茹思雨

中国商论 2018年29期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产权性质

茹思雨

摘 要:本文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和股权集中度都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根据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进行分样本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在非国有企业中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高管薪酬 股权集中度 产权性质 企业绩效

中圖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b)-102-02

企业发展的目标主要是提高企业绩效,而高管薪酬和股权集中度是影响企业绩效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企业应该设计出科学的薪酬机制,对高管人员进行有效激励,提升高管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股权集中度是股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股权集中度下,高管掌握的管理决策权是不同的,因此,股权集中度对于提升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采用分样本检验发现,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所表现出来的相关程度有所不同。

1 文献综述与理论支撑

1.1 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

Carpenter(2002)通过研究得出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张昭明等(2002)、吴育辉等(2010)通过研究得出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为降低委托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委托者和管理者可以签订薪酬契约,使得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挂钩,这样高管就会主动努力工作,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假设1: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1.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许小年等(1998)、陈工孟(2006)通过研究指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当公司股权集中度较低时,监督成本高于收益,此时公司的代理成本较高。当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时,大股东会由于自身利益与公司的业绩联系紧密,所以为获得更高的收益,大股东会努力去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

假设2: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1.3 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1.3.1 产权性质、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

王爱国等(2010)通过研究表明央企高管薪酬会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化程度较高,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主要目标。因此,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为实现自我价值,会更加主动经营好企业从而提升企业绩效,但在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的中央企业里,由于政治因素的存在使得高管通过自己努力提升企业绩效的动力较小,所以在高管薪酬方面,对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效果要高于非国有企业。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a。

假设3a: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促进作用更强。

1.3.2 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

王化成等(2007)基于不同企业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国有企业一定程度上承担着社会性职能,大股东的利益与企业联系没有非国有企业那么紧密,所以非国有企业的高管与企业利益会更加协同,非国有企业高管为谋求自身利益而去损害企业利益的倾向小于国有企业高管,由此可见,股权集中度在非国有企业中越高,大股东会越有主动性去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b。

假设3b: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明显。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3—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文进行了以下的筛选:(1)剔除金融类上市企业;(2)剔除ST和*ST亏损企业;(3)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通过以上筛选,本文共获得13753个观测值。数据源于万得数据库,分析处理数据运用工具为Stata13和Excel2010。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平滑性和准确性,排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数据进行1%的缩尾处理。

2.2 变量设置

(1)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本文实证研究部分采用总资产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绩效。(2)解释变量。高管薪酬。本文采取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所选取的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自然对数来展开研究(李烨、严由亮等)。股权集中度。本文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反应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3)控制变量。为了保证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除此之外,选取公司成立时间为研究的控制变量,并引入行业和年度两个虚拟变量。

2.3 模型建立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两个实证模型对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薪酬和股权集中度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进行了回归分析。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结果为:企业绩效变化最大值为22.5067,最小值仅为-14.3685,表明样本企业中企业绩效变化水平差距较大,其均值为4.675333,标准差为5.530115,说明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绩效还是较好的;高管薪酬的最大值为6.988791,最小值为3.498324,表明样本中高管薪酬的差距还是较大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大值为99,最小值为15.15296,表明样本企业中股权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

3.2 相关性分析

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009,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初步验证本文的假设1是正确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間的相关系数为0.1074,且这两者相关性在1%的水平下显著,初步验证假设2是正确的。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值大多都小于0.3,所以可以判断本研究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3 回归分析

3.3.1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回归性分析

从表1模型一可以看出: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回归系数为1.5462,且在1%下显著,表明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即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是成立的。

3.3.2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回归分析

从表1中的模型二可以看出看: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0448,且在1%水平下显著,表明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即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验证了本文的假设2是正确的。

3.3.3 不同产权性质下的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1)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从表1可知,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系数要高于在非国有企业中的系数,这说明实施薪酬激励制度在国有企业中能够产生更强的效果,假设3a得到了验证。(2)不同产权性质下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由表1可知,非国有企业中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系数要高于在国有企业的系数,这说明在非国有企业中一定程度上提高股权集中度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的效果会更加明显,验证了本文的假设3b是正确的。

3.4 稳健性检验

为了论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一步分别用净资产收益率和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企业绩效和股权集中度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保持不变。这与前文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所以本文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进一步通过分样本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在非国有企业中股权集中度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构建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2)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3)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1] 张晖明,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之源,2002(4).

[2] 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猜你喜欢

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产权性质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董事—经理兼任影响企业投资效率了吗?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机制对旅游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相关性研究的评述
信贷政策、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关系
会税差异与产权性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西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