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成本费用控制的相关性

2018-09-10于凤翠

中国商论 2018年29期
关键词:相关性内部控制

于凤翠

摘 要:内部控制是指公司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保证公司经济活动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嵌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本文只在通过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结合复烤企业的生产特点,探讨内部控制与成本费用控制的相关性,通过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复烤企业经营效率。

关键词:内部控制 成本费用控制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b)-099-02

1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简介

内部控制的思想据记载产生于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是企业规模化和资本分散化的产物。到了20世纪初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组织、调节、制约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其中著明的专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制度的是1936年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报表的审查》,该文献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的准确性而公司内部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大家最熟悉的是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的,并在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我国于2008年6月28日发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实行,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本规范第一章第三条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这也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观点谋合。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内部控制已全面嵌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保障。

2 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与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

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采用什么最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呢?纵观几百年的企业经营发展历史,内部控制贯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有效的内部控制更是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世界最大的连锁零售公司沃玛特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提出“供应链制胜的关键是永远都要比对手更好的控制成本”。当下,在烟草行业控总量、去库存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复烤加工企业面临加工量不足的巨大压力,在片烟加工费和主要价外项目收费标准既定的条件下,加工量这一变量的减少是影响企业经营利润的唯一因素,要缩减这一因素的影响,只有在降低成本费用上作文章。如何采取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呢?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唯一出路。建立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成本责任区及岗位成本责任为重点,按照成本只有一个责任人的原则,确定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成本责任人,科学核定成本责任区及岗位成本责任人的成本指标,形成高效有序的成本费用管理体系,将内部控制细化到每一个人,使之成为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将内部控制嵌入成本控制中,实现以内部控制为推手,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3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寻

纵观几百年的企业发展史,优秀的企业家们不断寻求、探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内控措施:20世纪90年代,通用电气公司经过实践,总结了六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电气、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华硕等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作为全国复烤企业预算试点单位的“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在成本费用管理12345工程中,也提出了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稳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笔者借鉴前者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提出以下控制成本费用的方法。

3.1 建立成本责任控制中心,控制生产成本

以工艺流程为主线,设立成本费用控制中心。建立生产责任中心(加工车间)、辅助生产责任中心(锅炉)。生产责任中心成立四个责任小组,一是原料预处理段责任小组,关键工序真空回潮,主要设备是真空回潮机;二是叶梗分离段小组,关键工序打叶去梗,关键设备热风润叶、打叶风分机组;三是叶梗复烤段小组,关键工序是叶片复烤,主要设备是叶片复烤机、烟梗复烤机;四是叶梗包装机小组,关键工序是预压打包,主要设备预压打包机。实行小组责任制,负责各组所管辖段的设备工艺、维修、岗位人员配置,建立工艺操作档案、维修档案、人员岗位档案,以三年以上历史数据为依据,制定年度成本费用预算定额,以定额编制维修预算、能耗预算、人员配备预算且严格执行,达到有效的控制能源费用、维修费用、人员费用。辅助责任中心对锅炉的维护、运营负责,通过历史数据分析,革新挖潜,寻求降低煤耗,提高产汽量的有效方法。

3.2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降本增效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有激励才有动力,有成绩就要有效益,逐步发挥平衡计分卡管理的优势,制定费用考核目标,将费用控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节约者奖、超标准者罚,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技术革新,以精益管理课题为契机,成立TPM小组,征寻降本增效改善提案,发挥集体的智慧,寻求降本增效的新方法。开展7S运行管理,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七方面提升全体员工职业素养,树立以厂为家、共同发展企业文化。

3.3 加强采购成本控制,从源头降低成本费用

据统计,企业95%的成本来自采购成本,也就是说1%采购成本的下降,可以增加5%的企业利润。采购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成本费用,涉及面广,生产用备品备件的采购,能源动力的采购,包装材料的采购,每一个环节都是控制成本费用的源头,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一直以来,采购员在企业是美差,采购员的腐败行为不仅侵蚀着企业的利益,而且对整个企业文化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所以要降本增效,就要從源头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为了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各行业制定了各种内控制度,力求更有效的控制成本费用于源头。公司采用现实的有效的内控方法就是成立了三项工作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制度,如《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从采购名录、方式、原则、流程等制定了全面的、系统的控制流程,每一笔采购业务从立项到供应商的招投标,都有采购、审计、纪检、使用部门等多部门参与,相互制约,使采购过程更加透明化,公平公正,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从源头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3.4 建立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在行业控烟履约政策的大背景下,建立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事在必行,以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分析历史数据为依据,制定预算定额标准,实现各责任中心成本费用的自我控制,有效的控制成本费用,改变了员工们没有节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习惯,每个人都明白预算是自己定的,没有预算的费用不能执行,从而以预算的刚性执行促使预算执行者开动脑筋,想方设法避免超预算费用的发生,从而实现一点一滴降成本,一点一滴增效益,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

4 结语

内部控制是降本增效的指挥棒,企业的经营者是人,利润是由人来创造的,同样成本费用也是由人来控制的,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理念是降低成本费用的新突破,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诚信程度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和降低成本费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成本费用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至上而下的树立成本与效益意识,建立成本—效益—个人利益观念,建立企荣我荣,企衰我衰的思想理念,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贡献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从每一个环节做起,形成一个全员自我控制的内部控制环境,降本增效成为每个人的工作目标,我们的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内部控制与降本增效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 我国于2008年6月28日发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

[2] 1992年COCS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Z].

[3] 1936年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报表的审查》[Z].

猜你喜欢

相关性内部控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