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生态学理论的学科溯源①

2018-09-10李一帆宋少君颜贤斌

中国商论 2018年31期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学

李一帆 宋少君 颜贤斌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浪潮中,处于市场经济系统中的大小企业必须对自身精准定位,科学协调内外关系,才能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并推动市场经济系统的结构性升级。本文从生态学理论出发,以企业仿生观点为基础,讨论企业生态学中的企业生态位、企业种间关系、关键种企业等概念的内涵,对明确企业生态学与生态学的理论联系、指导企业进行自身定位、协调内外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学 企业生态学 生态位 种间关系 关键种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a)-168-02

经济系统中的企业与自然中的万物十分相似。生态系统中,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生。企业必须依附于一定层次的经济系统才能存活,它们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摄取各类资源满足自身发展,同时与系统中的其他经济单位进行产品、资金、技术等资源的交换。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系统运作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生态学与企业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范畴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尚玉昌2010∶3)。最早的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就是动物的“收支”问题,换句话说,生态学就是研究有关生物的“经济管理”的学科。

作为一门具有“仿生”意义的生态学,企业生态学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构建理论框架,从企业生存空间环境、企业相互作用、企业生态链、商业生态系统等多角度对经济系统中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及其与整个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企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小到微观经济单位(企业、经济组织),大到企业种群、企业群落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相应地,企业生态学的研究分支包括:企业个体生态学、企业种群生态学、企业种群生态学和商业生态系统生态学(杨忠直,2003:10-12;杨忠直 陈炳富,2003:55-61)。

2 企业生态学基本理论的生态学理论溯源

企业生态学也被称为“企业仿生学”,几乎每个企业生态理论都有其生态学“影子”。本文将从生态学理论出发,模拟企业生态学理论的生成。

2.1 生态位理论与企业生态位

生态位(niche)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空间、时间位置及其所发挥的作用。生活在同一稳定群落的每个物种都有不同的生态位,它们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的时间、数量、方式等各不相同。然而,群落中的资源有限,不同的生态位之间难免会出现重叠,任何两个物种在生态位的重叠部分就必然会产生竞争。生态位概念的内涵反映了群落中种间关系的实质,也是群落特征形成、物种间竞争与协同进化的动力。

因此,借用生态学中对生态位的定义,结合企业在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仿生”特点,我们认为:企业(企业种群)作为存在于某一层次经济系统中的某个“物种”,占据经济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并发挥作用。企业生态位反映某个或某类企业在所处经济系统中对时间、空间、资源等多维资源的占有情况(李金津,2011:44-46)。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中资源的有限性,各企业生态位之间的重叠部分引起不同企业对某种特定资源的争夺——这就是企业生态学角度下企业竞争的实质(葛振忠,2004:113-116)。图1描述的是集合论模型下的企业生态位相互关系。借助企业生态位理论,可以展开对企业在某一产业领域甚至整个经济系统内的环境要素分析。

2.2 种间关系理论与企业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互不干扰两种关系。若两个种群彼此产生有害影响,那么这种关系就是竞争;如果某一种群以另一种群为食,那么它们之间的“利己害它”关系即称为捕食(捕食的一个特例即寄生,寄生过程往往是漫长的,并非常见的“此消彼长”);若两个种群之间互不产生影响,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中性”;如果两个种群都对对方有利,而且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能生存,那么这种关系叫做共生;相反地,如果两个种群都对对方有利,但若解除关系,双方都能生存,这种关系被称为“互惠”。特殊地,偏利是指A、B两个种群的同时存在对种群A有利,对种群B既无利又无害;偏害是指A、B两个种群的同时存在对种群A有害,对种群B既无利又无害。

企业所处经济系统的运作与生态系统存在许多共同点(如表1所示)。为更直观地描述企业种间关系,我们用加号(+)表示有利,用减号(-)表示有害,用0表示既无利又无害。

(1)企业种群间的竞争关系可以分为:第一,干扰竞争,即某企业(种群)通过直接行为排斥另一个企业(种群),使其无法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第二,利用竞争,即某企业(种群)所需资源B企业(种群)同样需要,但对资源的争夺过程中,二者不发生直接接触。

(2)企业间的共生、合作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体自组织调节的体现。事实上,企业种间关系中也存在着类似于生物种间关系的捕食、寄生关系。由于没有任何企业是以吞并其他企业为目标,企业之间很少存在捕食关系;企业间的寄生关系体现在:规模较小的企业(种群)依附于大规模企业(种群),靠满足大规模企业(宿主企业)的某些需求而生存。从生态学上看,企业间的寄生关系必将对宿主企业(种群)产生有害影响,且这种关系具有先天不稳定性,即寄生关系不会长时间存在,它会向着双方消亡、協同进化(共生)或宿主吞并三个方向发展。

(3)在经济领域,绝对的偏利或偏害关系和绝对的寄生关系一样都不会长期存在。偏利(偏害)关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共生介质的稳定性。在经济系统中,如果只存在利益的单方面流动,那么非受益方将没有动力维持这一关系。因此只有互利共生、利己利他才能够满足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特性(李金津,2011:56)。

2.3 关键种理论与关键种企业

为更好地分析群落组成,生态学中根据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划分群落成员类型。常见的群落成员类型有:优势种(建群种)、关键种、伴生种和冗余种。其中,关键种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影响要远大于其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在经济系统中,某个或某些企业往往占据着产业链的关键位置,左右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动向,甚至决定了整个产业链的存续。关键种企业占据着规模优势,为整个产业链输送资金、技术、原材料等核心资源。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将“关键种”概念引入企业内部业务结构分析。关键种业务占据着企业所有业务营收的多数,起着维持公司基本运营,为其他业务及公司发展提供资金等基础性作用(如图2所示)。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关键种业务都是见证企业诞生与发展的基础业务。

3 结语

除本文提到的生态位、种间关系、关键种理论外,产业链与食物链、生态链(企业种群)与生物种群等,都是生态学理论在企业生态学中的体现。进行企业生态学理论的生态学溯源,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为企业运用企业生态理论进行自身定位、协调内外关系提供基础,让企业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推动市场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杨忠直.企业生态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杨忠直,陈炳富.商业生态学与商业生态工程探讨[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4).

[4] 葛振忠,梁嘉骅.企业生态位与現代企业竞争[J].华东经济管理,2004(2).

[5] 李金津.企业生态链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

①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10022060)。

作者简介:李一帆(1996-),男,汉族,河南南阳人,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宋少君(1997-),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颜贤斌(198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商务英语研究,创新管理与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生态位生态学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生态位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支持研究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
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生态位视野下纯网综艺优势初探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基于就业生态位理论的班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