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作曲美学

2018-09-10武迪

剧作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时代性作曲

武迪

作曲要遵循音乐艺术独特的本体特征,以旋律为基础,运用丰富多彩的作曲技巧,创造出诗情画意的优美乐章。作曲首先是个从音乐形式入手的技术活,但最终是一项以情感人的审美创造。作曲家在驾驭作曲形式的同时,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作曲美学。

一是真实性。真善美是艺术创造的灵魂。真是善与美的基础。虚假的艺术谈不到善和美。因此,真实性是艺术最宝贵的品格。作曲家要以社会生活为创造源泉,从生活真实升华到艺术真实。音乐是浪漫的艺术,表现的艺术,抒情的艺术。音乐的真实不是表面的生活真实,而是高度概括的情感真实。作曲家最宝贵的创造资源,是来自源于生活阅历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记忆,是刻骨铭心的真情实感。其音乐作品应该是个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从自己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生命之歌。作曲家要像《文心雕龙》所要求的那样“为情而造文”,切忌“为文而造情”。无病呻吟是作曲的绝症;形式主义是作曲的顽敌。有出息有才华的作曲家,要修炼成童心不泯的性情中人,以真情实感创造以情感人的动人乐章。

二是民族性。所谓民族性,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特有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中国作曲家要熟悉并且热爱民族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感情方式,如仁爱之理,阴阳之道,天人合一,中庸哲学,中和之美。这些对中华传统音乐有深刻影响。在民族传统音乐方面,“线性”音乐形式,尤其是“线性”的优美旋律,即绵长的韵律,含蓄的韵味,深厚的情致,悠扬的生命情调,是民族传统音乐最显著的美学特征,同注重和声的立体化的西方音乐明显不同。当代作曲家要创造性继承民族音乐的“线性”传统。

民族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地域性上。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地域文化林林总总、异彩纷呈,是十分壮观的文化风景。如黄土文化,黑土文化,齐鲁文化,云贵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雪域文化。在这些地域文化圈里,百花齐放的大量民歌此起彼伏,千姿百态的地方戏曲穿云裂石,争奇斗艳的地方曲艺响彻云霄。这些原生态的地域性民族音乐,是作曲家的宝贵财富,作曲家们要从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情调的动听音乐。

三是时代性。对于作曲艺术来说,时代性与民族性是同等程度的美学概念。文艺作品反映生活,是反映特定时代的生活;文艺创作具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一定时代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艺作品的真实性也与时代性息息相关。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新时代不断超越旧时代。文艺作品往往为旧时代敲响丧钟,为新时代欢呼雀跃。文艺创作的时代性要求,其本质是讴歌生机勃勃的新生事物,埋葬腐朽没落的历史僵尸,激励人们告别旧时代走向新生活,推动人类文明和文化不断进入理想境界。因此,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时代性。比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流血牺牲保家卫国时代精神的反映;而《邓小平在那个春天》《走进新时代》,则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举国上下解放思想奔向“四化”的时代精神。

我们正处在一个更加深入地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时代。作曲家要以崇高的使命感,激情讴歌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放歌创造全新历史推动改革开放的人民群众;赞美带领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尽情描绘伟大改革时代的宏伟画卷,热烈抒发实现中国梦的豪情壮志诗情画意;唱响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主旋律。

责任编辑 李 蕊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时代性作曲
文艺作品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Task 1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AI作曲的诺亚方舟将去往何处?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大学生文艺作品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共产党党员质量标准演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