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及防范措施探讨

2018-09-10朱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用药安全防范

朱丹

[摘要]目的:降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分析和总结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类型,并针对原因类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导致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产生的相关因素包括药品、环境、调剂流程以及药师等因素,其中药师的影响最大;针对调剂差错产生的主要原因,完善了药品调剂工作制度,制定了科学的操作规范,采取了药品运送模式,改善了药品陈列方式,并定期对药师展开知识培训。结论:通过制定了科学的药品调剂差错防范措施,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降低了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防范措施有效。

[关键词]住院药房;药品调剂;用药安全;防范

引言:

对于医院来说,正确、科学、合理用药是为患者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基础,降低用药风险是保证患者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其中,药品调剂差错必须要尽力避免。所谓药品调剂差错,就是指为患者按处方调剂药品时,发生的疏忽或错误。药品调剂错误,轻则导致患者疗效受到影响,重则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住院药房做为医院的重要机构,主要面向住院患者提供药品服务,降低调剂错误,直接关系着住院患者能够顺利康复。本文针对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措施的常见原因展开分析,进而针对原因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先做出如下报道。

1 药品调剂差错的常见原因

1.1 药品管理方面 药品管理方面,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1],在药师使用方面,为严格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导致一些生产日期较早的药品使用滞后导致药品过期。一些药剂人员在药品上架的过程中,出于方便的原因,将原有药品推至后排,新到药物直接排在前面,一旦监测不到位,就会导致后排药品使用被延误;或者在使用注射剂时,为了便于操作,药剂人员将药品拆零后,首先放入一个大包装盒中,再根据需要拿去,在不断的药品补充下,一些药物长期在盒底得不到更新,也很容易导致注射剂过期。其次,一些药物长期放置,由于摩擦导致表面字迹模糊,无法清晰的看到批号、规格、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导致出现用药安全隐患。另外,一些需要避光的药品,在拆零之后,一旦未尽快使用,就有可能由于失去外包装的保护而受到光照影响,疗效降低。

1.2 调剂错误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也让药剂人员在调剂药物时存在一些客观上的困难。特别是一些同厂家,不同药物之间使用的包装没有太大差异,在调剂药物时容易出错。一些药物同时存在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的种类,也需要调剂过程中仔细核对。还有,药剂师在调剂药物的过程中,为了便利常常采用按照药架取药而不是按请领单顺序取药,也会导致药物漏配现象;再加上药剂人员在持续工作下,对于电脑打印的请领单容易错看,漏看,串行,导致药品数量、种类错误[2]。

1.3 药品拆零与摆放方面 在药品调剂过程中,一些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的药品需要拆零,拆零过程中,人员往来频繁,药剂人员可能会出现用手直接接触药片的行为,造成药品污染;另外,药勺、数药板等药品调剂工具使用时间过长,如果消毒杀菌措施没有按时完成,也容易导致微生物超标。另外,药品拆开以后,失去了其固有的保存条件,在空气、温湿度以及各种微生物作用下,其药效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还有,一些铝锡板、水泡眼塑板包装的药品,拆零过程中,需要将其按照使用粒数剪下,导致药品的批号、有效期、药品村却,也让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受到较大影响。

1.4 工作环境不佳 对于住院药房来说,药师在上午完成查房、出医嘱的行为以后,取药行为就会持续发生,这样在上午9点到11点的时间段内,病区取药频繁,人员众多,药剂师业务量过于集中,再加上各种电话咨询,导致药师工作压力增大,心理容易出现急躁、从速的想法,也加大了药品发放错误的风险。

1.5 药师方面 影响药剂调配的药师方面的因素,一是精神状态,一是专业能力。药师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责任意识不强,调剂过程中聊天,都会使得配药错误率大幅提升。专业能力不足,对于药品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也会导致药师在调剂过程中张冠李戴,产生配药错误。另外,药师专业能力不足,在面对临床上遇到的相关问题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解答,容易造成用药问题。还有,在药品调剂过程中,对于核对制度执行不利,有特殊存储要求的药品没有按照标准存储条件存放,这些行为违反了相关操过规定,都会进一步增加药品调剂风险。

2 住院药方药品调剂的防范对策

2.1 完善药品调剂工作制度 首先,完善药品存储制度,保证药品存储的环境符合其需求,特别是温湿度状态,同时,对药物实施分类定位排列,保证药品的先进先出原则。其次,对于容易混淆的药物,要建立清晰的标识,防止调剂过程中混淆、错用。再次,要强化药品试用期管理和特殊药品管理,定期对展开排查。另外,严格坚持药品调剂的“四查十对”制度[3],药剂师完成药品调剂以后,需要由另一面工作人员对其实施核查,由双方共同签字。最后,做好药品调剂人员的配置,确保工作人员的合理复合,从而按质按量完成工作。

2.2 严格操作规范 在药方中,建立专属的拆药工作台,拆零前,需要对工作台、数药板、药勺实施全面消毒,防止对药品造成污染。药剂师在工作之前,必须做好洗手工作,并佩戴手套、口罩,严谨用手直接触碰药物;同时,在药品分装袋上标明药品的相关信息。拆零剩余的药物,尽量维持元保障,保障其存储条件的稳定性,防止发潮、风化,也有利于对其信息的核查。另外,对于需要特殊保存的药物,在药品发放时,务必做好相关说明,保证临床上药品的合理存放。

2.3 采用药品运送模式 将护士到药方取药的模式,改变为专门人员实施运送。医师在电脑中完成医嘱开具,护理人员将其信息通过网络传至药方;药房人员审核完成后,打印清单,完成配药和上锁;在交由专门的运送人员将药品送至相关病区,由责任护士签收;护理人员如果对药品发放存在疑问,可与药方进一步核实。这样,一方面让护理人员无需负责领药工作,将精力投入患者护理过程中,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药剂师提供一个安静、轻松的环境,从而使得药品调剂冯家有序、有计划,降低出错率。

2.4 改善片剂药品发放的包装方式 对于住院患者的口服药片,采用透明药袋,一次标识药品相关信息,另一侧可直接观察药品。这样,护理人员在领取药品以后,不需打开药袋,就能夠完成药品核对工作。这种包装方式能够有效方式交叉感染,保障药品质量,又能够让患者服药的正确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2.5 定期对药剂师展开培训 对于药剂师,要定期安排参加相关培训,讲座。一方面使药剂师及时了解新出药品的相关知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要学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性,帮助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从而在工作中保持更谨慎、更严格的服务态度。

3 小结

综上所述,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我院通过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采取药品运送模式,改善药品陈列方式,并定期对药师展开知识培训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降低了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防范措施有效。

参考文献:

[1]隋继英,窦明金,陈金娜,等.PDCA循环法用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风险管理的实践[J].中国药事,2016,30(3):246-251.

[2]赵志华.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常见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5):362-363.10

[3]曹金华,周燕妮,王慧,等.我院住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分析与防范[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2):146-148.

猜你喜欢

用药安全防范
团队合作模式提高非糖尿病专科胰岛素用药安全的实践
SQL注入防护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
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