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惊无险的《村委会》

2018-09-10唐丹梅

剧作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矿长村主任冲突

唐丹梅

发表于《剧作家》2014年第二期上的四幕话剧《村委会》,是一部弘扬基层领导干部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主旋律作品。该剧以新任村委会主任杨宏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克服来自群众的压力、家庭的不解、前任村主任的刁难,将该村历史遗留的若干难题一一解决,逐渐改变村子落后贫穷的面貌,带领全村走上新农村建设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

该剧主题鲜明,时代感强,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的描写,树立了杨宏这样一个新时代下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该剧向读者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性和长期性,反映了农村民主选举下村委会的透明性和实干精神。同时,作者也不回避農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贿选、贪污农民征地费、扣发赈灾款、欺街占道、私建滥建等问题。对农村普遍问题的再现,充分地反映出该剧编剧能够立足生活、立足社会,将生活的真实加以艺术化,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农村题材话剧。

从该剧的结构来看,并无十分出彩的地方。采用了较为简单的叙事性的“纯戏剧式结构”,按照时间发生的顺序将人物行动和冲突贯穿起来,故事情节的推进自然流畅,一切的发生似乎都在意料之中,给人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这也与本剧的冲突性不强有着莫大的关系。很明显,该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发生在新上任的村主任和前一任村主任罗世昌之间,读者在已经预知了矛盾双方的情况下,更期待看到的是罗世昌如何给新任村主任的工作制造麻烦,而新主任杨宏又是如何运用智慧和胆识一一化解的。但在这一点上,作者让读者失望了。从一开始的公开投票选举,二者的强弱对比便十分明显了。笔者认为杨宏矿长身份的设定是根本原因。正由于他矿长的特殊身份,使得剧中一切矛盾冲突解决得太容易。最根本的资金问题得以轻松化解,也就意味着新任村主任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困难了。或者,如果一定要是矿长的身份,那么该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则应该发生在杨宏与家人之间,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和他一心为公之间的矛盾,随着剧情展开逐渐化解,但本剧显然也没有从这个方向去构筑戏核。杨宏所做的一切决定和付出,既没有外部的阻力也没有内部的压力,这种一边倒的局面使得罗世昌这个人物所应该具有的冲突性也黯然失色,他的反行动线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内容和作用。

具体来剖析该剧四幕戏的事件:

第一幕:换届选举,杨宏当选,立下军令状;第二幕:妻侄砍树,照罚不误;老曹头家起火,村委会组织党员、群众捐款;治理欺街占道,顶住压力拆私建房;第三幕:山西矿主送红包,杨宏折成管理费;县里发奖金,拒绝独享与矿工平分;第四幕:罗世昌因贪污救灾款被刑拘;李晓亮改邪归正,主动自首;展现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村民拥戴杨宏,一起畅想未来小康生活。

从这些事件的安排和结构中我们不难发现,该剧在情节上没有“系扣——解扣”的过程,只是单纯地将发生在杨宏上任后的事件一一罗列,前一幕和后一幕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很强。我们知道,戏剧中的事件应该是能够推动戏剧情节发展、使戏剧冲突上升或解决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讲,剧中大部分情节的设计仅为事实而非事件,这也直接影响了该剧日后搬上舞台的可看性。

从该剧人物的设计和描写来看,剧中刻画了正直无私的村主任杨宏,以权谋私的前任村主任罗世昌,对丈夫由埋怨到理解的杨宏妻以及略带小农意识的一众村民。该剧作者显然对农村生活做了一定的调研,对农民的特点把握得很准确。通过风趣幽默、具有农村特色的对话将人物刻画得生动、立体。正因为贴近现实生活,故而在人物身上显现出来的小毛病、小缺点,没有让读者感到厌恶,反而更觉得这些人物可爱。尤其是对配角的描写,正是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作者更容易放开笔墨去渲染。比如郑淑琴和田嫂,台词的大胆和不羁,将两个泼辣爽快、没心没肺又古道热肠的农村妇女形象活脱脱地定格,而邻村岳华的诙谐且不伦不类的歪词则让农村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相比较而言,主人公杨宏的台词则不够生动和真实,口号式的台词过多,使得这个人物符号化痕迹有些重,让读者产生距离感。该剧的主题符合新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是个好题材,相信进一步加工修改后会成为一部观众喜爱的话剧。

责任编辑 李 蕊

猜你喜欢

矿长村主任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一只鸡
一只鸡
一只鸡
绝爱
一定要救活他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狗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