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瞬时弹性扫描诊断肝纤维化准确性研究

2018-09-10鲁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肝纤维化准确性

鲁霞

[摘要]目的:就瞬时弹性扫描诊断设备对肝脏患者肝脏纤维化的扫描诊断准确程度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12月进入我院进行病理检查的140例肝脏病患,并针对病患情况将四段肝脏硬化时期分别以Fl、F2、F4、F4来表示,利用瞬时弹性扫描诊断设备(下文中简称为FS)对所有病患在这四个时期的肝脏工作特征曲线(ROC)、肝纤维化灵敏度(Se)、特异度(Sp)以及纤维化阴阳预测值(PPV和NPV)进行诊断,并通过对以上诊断曲线及数据的分析对病患纤维化程度及诊断准确性加以分析与观察。结果:140里肝脏病患的肝脏硬度、纤维化程度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Kendall系数为0.74,而所有病患肝脏工作特征在Fl-F4、F2 -F4、F3-F4以及F4期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96、0.99、0.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利用瞬时弹性诊断扫描设备对肝脏病患的肝纤维化进行扫描及诊断,其诊断结果准确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瞬时弹性扫描技术;肝纤维化;扫描诊断;准确性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相关资料 第一,优先并随机选择于2017年3-12月进入我院进行肝脏病理诊断的140例病患,其中男性病患为89例,女性病患为51例,所有病患的年龄在26-48岁,平均年龄为38土5.3岁。其中包括慢性乙肝病患63例、慢性丙肝病患68例以及其他慢性肝脏病患9例。在进行选择病患前必须对此次研究进行上报,确保研究方案、流程以及扫描设备符合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相关标准,竟有上方领导人员及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上级领导认可及批准后才可开展研究。

第二,在进行研究前必须对FS设备加以了解,并要求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完全掌握设备操作技巧,明确设备扫描流程及作用,保证能够在扫描期间不会对病患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确保设备能够顺利使用。

第三,要求相关研究医护人员必须及时对140例病患进行沟通,对病患进行流程明确,保证病患在清醒且完全了解设备检测方式和研究方案的同时签署同意书,并对病患的肝脏纤维化进行诊断,保证所有病患能够协助完成此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 第一,聘用专家及专业人士对FS设备操作人员及相关医护人员开展培训活动,确保所有操作人员及医护人员充分掌握FS扫描设备原理、具体操作方法及设备作用,提升对设备的认识程度,保证在具体扫描期间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该设备对病患进行扫描,并确保病患的健康及人身安全,提升扫描效率的同时降低医疗事故发生概率。

第二,对各个病患进行宣传。由相关医护人员逐一对进行扫描前的病患进行讲解,确保病患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情况、疾病特点以及FS扫描对诊断病理情况、治疗疾病以及提升健康水平起到的作用,使病患能够充分了解FS扫描流程,同时对病患进行扫描前注意事项的讲解与说明,保证病患能够在扫描过程中放松心态,提高扫描诊断准确性的同时做到对病患进行人性化治疗,改善医患关系。

第三,确定扫描时间。要求140例病患必须在进行肝活检病理检查项目之前一周做好诊断准备并在FS设备的扫描下进行诊断,保证其诊断结果能够符合肝活检病理检查要求,为病患肝活检病理项目提供准确的肝纤维化评分数据,保证肝活检项目的顺利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方式 此次研究过程中使用SPSS10.0系统作为对FS诊断结果数据进行统计的软件标准,要求将所有定量资料按照正态分布,并取其平均数,用x±s表示数据平均数,并保证其平均数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肝纤维化与肝脏硬度关联性进行分析时采用Kendall等级评价标准,同时以肝脏四个硬化阶段为诊断节点,利用ROC曲线形式对病患的肝脏纤维化进行判断。此外,将病患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比较标准,对病患在利用FS设备诊断的肝纤维化有关Se、Sp. PPV和NPV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其准确性进行研究,以a=0.05作为比较标准。

2 结果

2.1 对病患肝脏硬化程度及肝纤维化相关性的分析 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将肝脏疾病病患的肝脏硬度数值划分为FO、Fl、F2、F3、F4期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肝脏硬度数值分别为依次为(3.4±0.7)、(5.3±1.1)、(8.3±2.1)、(15.4±7.6)、(20.4±9.4)kPa。通过利用Kendall等级评价标准(系数为0.74,且p=O.01)对各个阶段内肝脏硬度程度及肝纤维程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整体呈正比关系,当肝脏硬度较高时,肝肝纤维化程度也较高,而肝脏硬度时期越靠后,其肝硬化程度也随之提高,如图1所示。

2.2 利用FS诊断设备对病患各个时期肝纤维化程度的ROC曲线分析利用使用ROC曲线作为体现病患在几个时期内杆纤维化程度的具体形式(如图2一图5所示),并在进行曲线分析后将所有数据结果整理成表格形式,将病患的肝活检病理检查数据结果为检验标准,使用非参数法对ROC曲线下面积数值进行统计并分析。具体分析时要求检验人员以ROC曲线斜率45°∠为具体诊断界限值,对所有数据内对应的肝纤维化的Se、Sp、PPV和NPV几个数值进行准确计算,保证其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近20年来,许多学者为寻找非创伤性定量诊断肝纤维化方法已进行了大量探索,包括应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聲等物理方法,以及各种生物化学方法,如测定a2-巨球蛋白、结合球蛋白、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肽和层粘连蛋白等。但与肝活检相比,无一能达到满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研究对选取的研究对象,均进行了肝活检及肝脏硬度值测量。结果显示,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FibroScan诊断各期肝纤维化的AUROC均>0.90,说明FibroScan能准确检测各期肝纤维化,而且肝纤维化程度越高,其准确度越高。FibroScan是一种无创、可靠的诊断肝纤维化的手段,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跟踪随访和管理将更具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燕,冯艳玲,施裕新.瞬时弹性成像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47): 21-24.

[2]王建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瞬时弹性波扫描仪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8): 1254-1256.

猜你喜欢

肝纤维化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Task 1
Noordhoff手术联合PNAM正畸对唇腭裂患儿发音准确性及腭部裂隙情况的影响
NF—κB信号通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现状
扶正化瘀制剂抗肝纤维化和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与效应物质
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肝纤维化早期诊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