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推拿手法在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8-09-10邱海权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疗效

邱海权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法,41例)和对照组(应用常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41例)。采用统计学分析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法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针灸推拿;临床疗效

颈椎病是骨科较为常见疾病,由于机械因素或者动力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到压迫,最终引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情况出现[1]。颈椎病在祖国医学中被归为头晕目眩范畴,颈椎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中医常用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不需要患者住院,与此同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对颈椎病患者的相关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合分析颈椎病应用中医针灸推拿法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2.36±11.02)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02±1.54)年,平均体重为(62.39±11.18)kg。对照组中有26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2.45±11.00)岁,平均病程时间为(6.10±1.47)年,平均体重为(62.41±11.09)kg。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针灸治疗方法,取患者坐位,针刺患者的以下几种穴位:其一,风池;其二,百会;其三,大椎;其四,太冲;其五,风府;其六,颈夹脊。平刺0.5寸百会穴位,直刺1.5寸风池穴位,直1寸颈夹脊穴位,缓慢刺入0.5寸风府穴位,直刺1寸大椎穴位,垂直进针1寸内关穴位和太冲穴位,每一个穴位均留针0.5h,ldl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14d,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实验组应用中医针灸(同对照组)推拿法。使用推拿方法之前,帮助患者放松身体,先揉搓颈部4min~6min,推拿过程中保持患者始终处于坐位。取针后,中指指腹按摩患者风池穴(以患者感觉到酸胀为宜);再一次按压患者的其他几个穴位,如百会穴位、大椎穴位等;使用一指禅屈拇指指推法按揉患者的夹脊穴(100次/min),使用拇指螺纹面向下及向内方向按揉颈臂穴位(70次/min),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14d,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一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析治疗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

1.4 疗效评价标准

优:接受两个疗程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的头晕目眩和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与此同时恢复日常劳动能力;良:接受两个疗程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的头晕目眩和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消失,与此同时恢复日常劳动能力;可:接受两个疗程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的头晕目眩和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有所消失,与此同时恢复一定的日常劳动能力;差:接受两个疗程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的头晕目眩和视力减退等临床症状未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分析 实验组优、量、可以及差人数分别是35、3、1、2,优良率为95.12%,而对照组优、量、可以及差人数分别是20、6、7、8,优良率为80.49%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量表评分分析 见表2。

3 讨论

颈椎病的致病机理主要为:(1)骨质增生;(2)颈椎劳损;(3)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患者是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引发压迫椎动脉和多种病理变化,最终诱发一系列临床病症[2]。

祖国医学认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加强中医针灸推拿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实践研究结果显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中医针灸推拿法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古代医学的《景岳全书》中对其有所记载,《景岳全书》认为:“头眩属上虚,下虚为阴中之阳虚”[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多因久病而耗损机体元气,导致肾气不足;也有部分椎動脉型颈椎病患者先天肾精不足,继而发生椎动脉型颈椎病。肾乃元阴元阳,肾主骨生髓;肾气不足则脑海补充,上下皆虚,病发头晕目眩。基于此,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过程中要调整其营养,补充肾气。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祛湿散寒和滋补肝肾等功能,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相比起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简单操作和无副作用等优势。有学者表明,推拿联合针灸方法能够降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流阻力,不断增加血液微循环速度,积极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但是,单纯应用针灸治疗方法无法起到良好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循环阻力指数、脉动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手法能够积极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和背部血液循环,积极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除此之外,推拿手法能够积极改善椎间处所受到的压力,加速新陈代谢,从而减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在治疗过程中,以裨益气血和避免神经受到刺激为主,避免患者的椎间受到更大压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手法能够积极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处血液循环状况,积极调节好韧带粘连情况,使得关节滑利,进一步加速恢复关节的基础结构,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推拿手法能够发挥出标本兼治作用,最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推拿手法通过体表作用到经络血液之中,继而调节脏腑,达到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海光,鲁刚,冯卫星等.触骨针法配合一指禅缠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7):905-906.

[2]章珍明,范志勇,黄威等.腹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5-17.

[3]魏楠.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93-694.

猜你喜欢

颈椎病临床疗效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