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8-09-10吴永利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孕期心理状况心理护理

吴永利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孕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各8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与产妇干预前后的心理状体,并调查两组产妇对护理对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初次产检时,SAS评分与SD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前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30.l±3.0)与SDS评分(31.1±5.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产妇来说,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里状态,降低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孕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孕期;产妇;心理状况

引言:

怀孕和分娩对于女性来说,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时间,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女性特别是首次怀孕的女性会产生特有的应激反应,对心理状态形成强大的刺激,从而使孕妇产生一系列明显得生理、心理变化;尤其是容易滋生产妇焦虑、抑郁等心理,对于产妇的正常妊娠和分娩都会造成不利影响[1]。因此,在孕期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患者建立积极的妊娠心态,对正常生产具有积极作用[2]。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孕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我院特针对160例孕产妇展开本次研究,现就此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各8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产妇年龄范围在20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3.1)岁;孕周范围在37周到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4±1.5)周;包括经产妇31例,初产妇49例;从文化程度上来看,大专以上学历51例,高中学历19例,初中机以下学历10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范围在20岁到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7±3.1)岁;孕周范围在36周到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2±1.7)周;包括经产妇33例,初产妇47例;从文化程度上来看,大专以上学历49例,高中学历20例,初中机以下学历11例。所有产妇均在本院建档,并定期接受孕检,全部160例孕妇均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对比是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孕前产检期间,给予常规讲康教育。

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孕妇文化状况、职业特征、性格喜好、家庭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妊娠状况等资料做全面了解,并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孕期心理护理计划。心理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阶段健康教育[3]。在孕12周前,护理人员主要教会患者应对早孕反应,并引导孕妇养成合理的休息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运用、饮食、药物禁忌。在孕13周到27周之间,重点各项孕妇强调产检的重要性,告知孕妇不同阶段产检的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的目的以及期间的注意事项;同时向孕妇介绍胎儿健康发育知识,教会孕妇通过计算胎动的方法发现异常,并懂得基本的异常处理方式。在孕28周以上,引导孕妇定期参与产检,并向介绍胎教的意义和方法,同时再次阶段应引导孕妇的家属参与其中,为孕妇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鼓励孕妇在身体状况许可的前提下,适量运动;向孕妇介绍分娩前的症状等。同时,在此期间,要重视孕妇的心理变化,教会孕妇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及应对各种常见问题的方法;使孕妇建立良好的心理准备,消除焦虑、恐惧心理。(2)强化与孕妇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孕妇在每个阶段的心里状况,并且告知孕妇不良情绪对妊娠的负面影响,教会产妇控制情绪,形成平和心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孕妇,情绪孕妇的心声,帮助孕妇分析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原因,并针对原因给予有效疏导;同时通过与孕妇的深入交流,获得患者的信任感,也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对于具有严重焦虑倾向的孕妇,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使其尽量保持放松的心态;同时要引导孕妇家属参与心理护理过程中,以帮助孕妇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将精力投入到分娩准备中。(3)引导并鼓励产妇积极参与户外活动,通过在广阔的天地中放飞心情,呼吸新鲜空气,能够有效缓解孕妇的各种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积极的妊娠心态。

1.3 观察指标 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忧郁自评量表)[4],评估并对比两组孕产妇在初次产检与产前的心理状态。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孕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接受卡方检验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数量土方差),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P<0.05作为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 两组产妇初次产检时,SAS评分与SD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产前两组产妇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30.1±3.0)与SDS评分(31.1±5.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在各80例的两组产妇中,分别有2例观察组产妇和12例对照组产妇对护理不满意,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表2 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孕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心态明显降低;并且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于孕产妇来说,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里状态,降低产前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孕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宝红产前焦虑症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677-678

[2]李春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99-101

[3]赵燕凌关于产前护理指导对缓解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 104

[4]谢灵萍心理护理教育对产前焦虑及情绪情感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6):115-116

猜你喜欢

孕期心理状况心理护理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某社区围孕期及孕期妇女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育龄妇女孕期医学指导与优生的临床意义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