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擦亮每一颗蒙尘的珍珠

2018-09-10姜蕾

新阅读 2018年4期
关键词:梦梦图书教室

姜蕾

我自小喜欢读书,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坚持带领班里的孩子利用课内外的时间进行海量阅读,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全班孩子的成績在年级遥遥领先,语文学科的优秀率达到了100%。那时候的我,对于阅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它能提高学习成绩上。

直到2012年接触到新教育实验,我对阅读的认识开始慢慢转变。特别是2013年8月,我作为访问教师来到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工作学习,更是切身体会到了新教育儿童课程对于孩子、父母、老师的重要意义。

适合的故事,打开孩子紧闭的心扉

新教育儿童课程不仅有孩子们喜欢的晨诵诗歌,还有令孩子们着迷的故事。每天中午的共读故事、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的独一无二的生日故事,都是唤醒孩子生命成长的精神力量。

班里有一个叫梦梦的孩子,一年级刚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了他的异常:几乎每节课十几分钟之后都要往教室外面跑,如果老师阻止他到操场玩或劝他回教室,他都要歇斯底里地大哭一场。我和他的妈妈沟通后才知道:梦梦在幼儿园的时候聪明又活泼,常常做出许多别人想不到的有趣的事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幼儿园的老师嫌他太淘气,有一次把他锁在了黑暗的柜子里……这件事情给小小的梦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他变得对封闭的空间很敏感,喜欢到空旷的场所去发呆。每当孩子反感封闭空间而哭闹的时候,爸爸都会打孩子一顿,造成的后果是孩子在家不敢吭声,第二天到学校一定会找机会大哭大闹一场。妈妈万般无奈地表示,他们对这个孩子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除了打,找不到其他的教育方法。

如何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让他能够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来呢?我觉得应该是阅读。学校在走廊拐角处有一个温馨的图书角,那里有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各类绘本,还有可坐、可抱的抱枕,是一个特别适合自由阅读的好去处。我尝试着把梦梦领到学校图书角,他果然喜欢上了这个自由、空旷的小世界,于是,他的活动场所也从操场转移到了图书角,往往是一节课才上一半,就到图书角读书去了,还常常因为沉迷于阅读,而忘记了回教室上下一节课。

在梦梦生日的那一天,他得到了老师送给他的生日故事《鳄鱼哇尼》:小鳄鱼哇尼为了参加朋友的聚会,在路上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准时到达。故事结束,老师说:相信梦梦一定也会像小哇尼一样准时到教室上课!从此,在红月亮教室,老师、同学都亲切称呼他为小“哇尼”。信任的力量、角色自居的力量就是这样巨大,从那次生日会后,梦梦总是很努力地去做那只可爱的小哇尼,只要他准时回来,我都会给他鼓励的拥抱,给他温馨的微笑。

在教室里,他可以和大家分享他最喜爱的故事,可以自由阅读他喜欢的图书,可以和老师亲密无间地聊天,点滴的进步都能得到同学的掌声和老师的表扬。渐渐地,他喜欢上了真心关爱的老师、同学,喜欢上了老师温暖的怀抱,喜欢上了这间温馨的教室,他在教室里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到二年级的上学期,他已经彻底告别了在室外游荡的生活,完全回归到班级这个安全、温馨的大家庭。

梦梦的爸爸妈妈看到了孩子可喜的变化,决心和老师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温暖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能够彻底走出过去生活留下的心理阴影,健康、活泼地成长。爸爸妈妈不仅给孩子建立了家庭图书角,还经常陪伴孩子共读,并在老师的建议下坚持每天写成长日记,两年时间写下了几万字的成长记录,深切感受到了孩子和自己的变化与成长。

现在的梦梦快乐地生活在父母、老师共同为他营造的温暖的港湾里,用他幸福的笑脸告别阴霾,拥抱充满阳光与关爱的世界。

美好的故事,温暖孩子荒芜的心灵

2015年9月,在北京学习结束以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不断地向我的同事、朋友言说阅读带来的生命奇迹。听我讲述了班级里那些感人的故事后,校长安排宇宇进入了我新接手的一年级红月亮班。

关于宇宇的故事,我还真听闻了不少:他上课喜欢躺在桌子底下睡觉,睡醒了就趴在地上抓其他同学的脚,经常闹得老师和同学无法上课;他经常在教室里大便失禁,还把大便涂抹在教室墙壁上……一年级毕业,老师拒绝他继续在自己的班级上课,于是宇宇的爸爸妈妈给他办理了休学手续。

校长安排宇宇在我的班级上课,希望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滋养下,宇宇的学习生活能有所改变。我对宇宇的遭遇感到同情,同时也感到了挑战,但我时刻牢记我在北京的师傅——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执行所长蓝玫老师的叮嘱:孩子任何行动的背后肯定有原因,老师要透过表象寻找行动背后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去疲于纠正一个个不当的行动本身。

于是我静静地观察宇宇的表现:上课经常爬到桌子上躺着;下课去学校新建教学楼的工地上抓泥巴,扔到学校墙壁悬挂的作品上;用木棍去捅校园动物角的小鸽子;和小伙伴一言不和,就用小拳头对付……

我约谈宇宇的妈妈,请她谈谈宇宇的成长经历,从中梳理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宇宇的爸爸妈妈没时间带孩子,一直由不识字的老奶奶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简单,一个字——打,孩子身上经常有青一块、紫一块的伤;因为孩子偏爱喝凉水、吃冷饭,经常难以自控地腹泻;孩子几乎没有接触过绘本之类的童书。

我和宇宇妈妈约法三章:一是由妈妈自己带孩子,二是每天给孩子吃温热的食物,三是每天给孩子读一个《贝贝熊》的系列故事,孩子和父母一起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遇到问题如何正确解决,并由妈妈每天记录共读的情况与孩子的变化。

共读一周后,宇宇开始有了变化,他悄悄地给教室里的绿植浇水,我发现以后就大张旗鼓地表扬他,小伙伴们也对他表示感谢,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家伙第一次脸红了。随后我刻意安排他为同学们发作业本,分发学习用品,他也越来越主动地帮助老师和同学做更多的事情。宇宇生日那天,我送他的生日故事是《鼠小弟的小背心》:鼠小弟有一件可爱的小背心,小伙伴都想穿一穿,鼠小弟总是愉快地答应小伙伴们的请求。就这样,这些美好的故事,如同甘甜的雨露滋润了宇宇曾经荒芜的心灵。短短半年的时间,宇宇喜欢上了阅读,成为了童书馆最忠实的“小书虫”,他也成了班级里备受欢迎的散发温暖光芒的“小月亮哥哥”。

专业阅读,引领孩子父母老师共同成长

就这样,我从自己热爱阅读,到引领班级里的孩子阅读;从引领学生父母阅读,到引领全校的老师阅读;从引领一个班级的阅读,到推广全市的父母、孩子、老师三位一体的共读……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随着对阅读的重要性的不断认识,我的行动越来越“疯狂”。

为了让班里的孩子爱上阅读,我和同事一起研发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的儿童课程,从开学第一天到放假那一天,陪伴孩子们每天坚持晨誦诗歌、午读故事,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了热爱阅读的“小书虫”。我建立班级图书基金,通过购书、赠书、漂流图书等形式,建立图书资源丰富的班级童书柜、家庭童书柜,为孩子们的阅读提供保障。2014年的“六一”儿童节,我和孩子们一起,把班级阅读故事搬上了《新教育的一年级》全国新书发布会的舞台。

为了让孩子父母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通过班级父母QQ群的每日分享,引领父母们跟随朱老师的解读,学习蒙台梭利、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大家的理念;我担任了新教育萤火虫家校共读项目诸城分站的站长,引领全校父母通过聆听新教育萤火虫每周三的全国公益讲座,不断提升父母们的教育水平;通过开展每月一次的亲子共读会,把父母、孩子深度卷入共读的行动中来……我所带班级的父母们不断成长,分别走上了“全国家庭教育研讨会”“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校长联盟第一届研修班”“新教育萤火虫新父母全国公益讲座”的舞台。

为了推广儿童阅读,我给班里的孩子们上完第一节课后,驱车几十里赶到乡村学校给全镇的老师们做阅读公益讲座;下午放学后,赶到市里的邻近学校给全校的老师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阅读带来改变的故事;周末给全市新上岗的500多名青年老师讲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长,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在不耽误孩子们一节课的前提下,曾经创下一周作五场阅读公益讲座的纪录,被身边的同事心疼又爱惜地称为“阅读疯子”。

其实我心里最清楚,我没有疯,我只是努力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希望自己的萤火之光,能够点亮更多的心灯。新教育人都喜欢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颗珍珠,珍珠也许会有蒙尘的时候,就让我们以爱为“布”,以阅读为“水”,去擦亮每一颗蒙尘的珍珠,我坚信,让珍珠闪亮圆润的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欢唱。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为了每一颗珍珠的闪亮而努力!

(作者系山东省诸城市府前街小学教师,山东省明星青年教师)

猜你喜欢

梦梦图书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梦梦的寻味之旅
胆小的梦梦
An Analysis of Main Difficulties Chinese Learners Experience in English Writing and Some Suggested Solutions for Teachers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班里有个图书角
“梦梦”“娇庆”德国行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